黄富强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ACS Nano》:硫功能化碳纳米管与镶嵌纳米石墨烯,用于3D打印微型超级电容器和灵活的自供电传感系统
这项工作不仅为开发高性能微型超级电容器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方法,而且为创建先进的可穿戴/柔性微电子系统奠定了基础。
-
天下无锡人|黄富强:把新技术“火种”带回家乡
固体化学,是黄富强的“看家本领”,但在科研产出上,他却“八面开花”:在以铁基超导、三维石墨烯、超级材料为代表的多学科领域高影响力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超700篇。
-
黄富强AFM:一种新型可拉伸含硫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弹性导体用于传感,焦耳热和电热驱动
优化后的纳米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纳米填料与弹性体之间的IFSS,表现出显著的导电鲁棒性(ΔR/R0≈1.8在200%以下)、优异的拉伸性(> 450%)和优异的机械耐久性(≈30 000循环)。此外,该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焦耳加热效率(≈150°C, 12 V),可拉伸加热转换(≈200%)和长期稳定性(> 24 h)。
-
王一鸥与来岳考察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专家和客商会谈
市领导王一鸥与来岳考察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恒力盛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厉楠、湖南南粤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求一行会谈。
-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具有增强的光吸收性能的黑磷偶联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高效光催化CO2还原
中科院上硅所黄富强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韩一帆教授报道了具有增强的宽光谱太阳光吸收性能和优异的电子迁移率的BP偶联的BT纳米复合材料(BP-BT)用于有效的光催化CO2还原为CH4。
-
中科院黄富强等人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综述:多维石墨烯结构及其扩展:独特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国科大黄富强,王家成及Liu Qian等人从尺寸和结构的角度对石墨烯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涉及材料科学,电化学,无机化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
“治污黑科技”:新材料助力黑臭水体污染防治
这一科研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黄富强带领两家科研机构,历经7年攻关获得。其成功研发的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特殊材料混合而成,治污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治污新材料 光照2周可改善水质
黄富强介绍,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混合而成,其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负责牢牢“抓住”有毒有机物,黑色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可吸收高达95%的全太阳光谱,把有毒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研发团队拥7秒充电行驶35公里石墨烯超级电容研究成果 石墨烯超级电池产研合作项目落户佛山
3月1日,具石墨烯超级电池应用世界先进水平的中科院石墨烯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合作项目落户广东佛山,项目将拉开作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石墨烯超级电池在广东实现产业化的序幕。
-
超级电池研发团队公布新成果 领军人物是无锡人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超强电池”,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最新出版的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昨从宜兴有关方面获悉,“超级电池”研发团队的领军人物是无锡宜兴籍科学家黄富强。黄富强今年47岁,出生于宜兴徐舍镇,师从已故宜兴籍科学家、有“中国量子化学之父”美誉的唐敖庆先生。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闪冲长续航“石墨烯超强电池”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可用作电动车的“超强电池”:充电只需7秒钟,即可续航35公里。
-
上海发现三维石墨烯管的“超级材料” (附股)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研究,毕辉、陈一苇和黄富强等发现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管的“超级材料”(图1),属于一种新型的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cellular material,兼具远优于已有碳材料的强力学、低密度、高导电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