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
汇聚全球智慧,共“碳”产业未来 | 高烯科技亮相202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宁波举办。作为石墨烯前沿新材料领域的杰出代表,高烯科技应邀参加。
-
头条|精彩纷呈,织梦未来——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圆满收官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复旦大学吕银祥教授、东华大学王富军教授、天津工业大学林童教授、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孙国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但亚平教授分别为年会作题为“石墨烯纤维的发明与发展”“高性能纤维可编织技术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织物传感/织物电路一体化可穿戴体温监测系统研究”“纤维基骨科柔性材料结构设计及应用”“压电纳米纤维的创新研究”“扭转结构-纤维扭转的力量”“再生医用材料转化中的挑战和机遇”“低维柔性电子器件的高增益光电导体原理”的学术报告。
-
突破性卷对卷工艺:两步快速焦耳热制备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连续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即通过焦耳加热化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膜,并集成高通量的卷对卷工艺。这种方法不仅能快速制造石墨烯薄膜,而且在能效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科技引领未来丨千年舟集团携手浙大共探石墨烯新纪元
千年舟集团与浙大的合作,旨在将石墨烯的神奇力量融入基础板材之中,打造绿色、健康、环保的新型建材。魏院长强调,提升消费者对石墨烯的认知是关键,通过科学展示石墨烯在康养、健康、远红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石墨烯带来的舒适与健康。双方将共同探索石墨烯在板材领域的创新应用,引领行业向更高品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浙江大学《ACS Nano》:通过双场协同对准工程,实现具有金属级导热性石墨烯纤维基热界面材料
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电气双场协同配向工程策略,利用柔性和高导热性 GF 制造出高度垂直配向的 GF 阵列,阵列密度高(33.5 mg cm-2),配向度优(0.88)。通过双场协同调节,垂直排列的纤维可以建立更有效的热通路。
-
【科研进展】基于激光闪射法的石墨质膜导热性质的可靠测量
针对使用激光闪射仪测量石墨质膜导热性能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根据激光闪射法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要求及样品厚度适用范围,讨论了测试过程中表面预处理条件、仪器参数设置及数据分析与后处理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探索实现导热性能准确评估的测试方案,以期实现碳基薄膜材料导热性能的准确评估与一致性认识。此外,还对石墨烯厚膜和常见各向同性材料的激光闪射仪准确导热测量进行探究,以满足多元化的热测量要求。
-
【新闻通稿】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领跑新兴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2024年第二季度,总投资4000万元“高通量酷冷模组与高性能石墨烯热界面材料项目”在绍兴滨海新区马海片区正式落地。这是研究院基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教授团队石墨烯材料研发优势,积极推动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德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打造中国(烯谷)石墨烯硬科技产业项目的先导项目。该产业项目分三期进行,总投资150亿元。首个建设期,重点将建成年产100吨单层氧化石墨烯原料生产线及年产50吨石墨烯基碳纤维生产线。
-
浙大高超课题组《Small》:高柔韧性和超弹性石墨烯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智能手语
这种机械稳健性源于其跨尺度多孔结构,该结构由双曲微孔和多孔纳米纤维组成,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柔性和超弹性GNFA 作为电传感器在检测拉伸和弯曲变形方面表现出的高灵敏度和超稳定性。将GNFA 传感器安装到人的手指上,并通过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高精度的手语智能识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柔性、高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可用于传感器技术中的可穿戴人机界面。
-
浙江大学Nano Letters:层间缠结调控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复合纤维
通过设计分子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层间缠结调控策略,突破了仿贝壳石墨烯基复合纤维韧性和强度的极限。在对缠结网络的调控中,指出材料机械性能的两个增强趋势:(1)引入氢键,形成额外的动态凝聚缠结点,增强层间缠结网络,促进载荷的有效传递和应力的平均分布,实现了石墨烯基仿贝壳材料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的组合。纤维的最高强度能够达到1.58 GPa,韧性52 MJ/m3。(2)同时引入氢键和金属离子配位键,增强层间缠结网络,制备的纤维强度为2.3 GPa,杨氏模量有253 GPa,实现了更高强度和刚度的组合,超过了以往常见层状复材的增强策略。
-
浙大高超课题组近年重要工作概览
课题组介绍 浙江大学纳米高分子高超课题组,由高超教授领衔,有教授1名,特聘研究员2名,副教授1名,专职研究员1名,科研助理3名,高级研发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博士后5名,博士生19名,硕士生18名,共计50余名成员。该团队聚焦氧化石墨烯,重点研究其化学与物理…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等:面向极端热管理的双向高导热且结构超稳定的石墨烯基厚膜
通过可靠的无缝键合组装策略,有效改善了石墨烯厚膜的界面结构,获得了结构超稳定且双向高导热的石墨烯厚膜。当厚度为250 μm时,其面内和面外热导率分别高达925.75 W/(mK)和7.03 W/(mK)。此外,在77 K至573 K的数百次高/低温冲击后,该石墨烯厚膜的结构和导热性能也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确保了其在极端热管理应用中的环境适应性。
-
浙大高超课题组《Carbon》:大规模制备高导热石墨烯纤维长丝
这项工作实现了高强导电石墨烯纤维的大规模制备,拓展了石墨烯多丝的研究领域,拓宽了石墨烯纤维作为热管理材料的应用前景,促进了石墨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研究期待着石墨烯纤维在热管理、电磁屏蔽、功能纺织品等方面的现实应用,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工艺的改进进一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
-
浙大高超团队《Nat. Commun.》: 超高导热超高模量石墨烯纤维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团队最新工作,提出“复合流场湿法纺丝”方法,纺丝的同时,引入径向的旋转流场,使原本径向无序分布的氧化石墨烯基元有序化排列,形成了同心圆的液晶织构,经过干燥和高温石墨化后处理,大幅增大纤维中晶区的三维尺寸,同时实现了纤维的超高导热和超高模量性能,导热率达1660 W/mK,杨氏模量达901GPa。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等:面向极端热管理的高导热石墨质膜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GF在循环液氮冲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表面鼓泡新现象,并揭示了其结构破坏机制,即氮气分子在GF的内部结构空隙中遵循“渗透-扩散-变形”行为模式。该工作提出了一类通用的无缝异质界面增强的结构设计,有效克服了高导热GF在极端液氮冲击下固有的结构失稳并维持了高导热性,为开发应用于极端环境的下一代热管理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
精彩回顾|高超教授:发现 发明 发展——石墨烯与未来文明浅谈
整场讲座中,高超教授从人类的使命和意义出发,讲述自己与石墨烯的故事,分享科研道路上一路走来的感触;并以其文学修养和积累,传递了科学家在发明创造背后需要的长久坚持和非凡热忱。本次讲座由汪芳教授组织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