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
浙江大学高超课题组《Small》:通过剪切成像技术获得数百微米厚度的可扩展高性能石墨烯薄膜
研究提出了一种剪切方法,以精确调节液晶的薄片排列,从而获得厚度为215µm 的石墨烯薄膜,其平面内热导率达到创纪录的1380Wm-1K-1。水平移动的金属丝阵列产生的5µm 的微尺度剪切场可压平片状皱纹,并消除氧化石墨烯液晶的多晶性。
-
可定制形状的多功能层状结构石墨烯气凝胶
浙江大学高微微副教授、高超教授团队通过离子扩散定向组装策略,实现了可定制宏观形状层状结构石墨烯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同时兼具优异超弹性(90%应变长循环后可完全回复)和电磁屏蔽性能(最高89.3 dB,比屏蔽效能达107,850 dB·cm2/g)。
-
浙江大学高超课题组:具有良好抗脱层性能的二维层状材料
团队揭示了层间能量耗散(而非单纯结合强度)是决定二维层状材料抗脱层性能的核心机制;提出了人工层间缠结增韧(IET)策略,显著提高了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脱层强度(11.8 MPa),接近天然珍珠层(13.3MPa),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良好面外抗脱层性能的二维层状功能材料。
-
舟耀华夏 生生不烯丨千年舟2025年服务商&供应商营销科技发展大会盛大举行!
千年舟集团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德烯科技集团/杭州高烯科技创始人高超带来《石墨烯在室内装饰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分享,引领一场前所未有的家装变革。现场重磅发布诸多板材新品,其中千年舟“六边形战士”石墨烯黑金板(六维锌效抗菌石墨烯生态板),是千年舟与浙江大学、高烯团队深度合作,凭借专业科研力量创新打造的产品。以全松木板材筑基,石墨烯尖端科技铸魂,融抗菌、抗病毒、防霉、净醛、除TVOC等功能于一体,“六维”守护,为生活构筑尖端健康屏障。
-
喜报 | 浙江烯界获评绍兴“名士之乡”英才项目领军创业团队!
签约仪式上,绍兴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人才工作局、马山街道主管等领导共同出席,与高超教授一同正式签署滨海新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合作协议。
-
汇聚全球智慧,共“碳”产业未来 | 高烯科技亮相202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宁波举办。作为石墨烯前沿新材料领域的杰出代表,高烯科技应邀参加。
-
头条|精彩纷呈,织梦未来——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圆满收官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复旦大学吕银祥教授、东华大学王富军教授、天津工业大学林童教授、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孙国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但亚平教授分别为年会作题为“石墨烯纤维的发明与发展”“高性能纤维可编织技术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织物传感/织物电路一体化可穿戴体温监测系统研究”“纤维基骨科柔性材料结构设计及应用”“压电纳米纤维的创新研究”“扭转结构-纤维扭转的力量”“再生医用材料转化中的挑战和机遇”“低维柔性电子器件的高增益光电导体原理”的学术报告。
-
突破性卷对卷工艺:两步快速焦耳热制备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连续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即通过焦耳加热化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膜,并集成高通量的卷对卷工艺。这种方法不仅能快速制造石墨烯薄膜,而且在能效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科技引领未来丨千年舟集团携手浙大共探石墨烯新纪元
千年舟集团与浙大的合作,旨在将石墨烯的神奇力量融入基础板材之中,打造绿色、健康、环保的新型建材。魏院长强调,提升消费者对石墨烯的认知是关键,通过科学展示石墨烯在康养、健康、远红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石墨烯带来的舒适与健康。双方将共同探索石墨烯在板材领域的创新应用,引领行业向更高品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科研进展】基于激光闪射法的石墨质膜导热性质的可靠测量
针对使用激光闪射仪测量石墨质膜导热性能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根据激光闪射法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要求及样品厚度适用范围,讨论了测试过程中表面预处理条件、仪器参数设置及数据分析与后处理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探索实现导热性能准确评估的测试方案,以期实现碳基薄膜材料导热性能的准确评估与一致性认识。此外,还对石墨烯厚膜和常见各向同性材料的激光闪射仪准确导热测量进行探究,以满足多元化的热测量要求。
-
【新闻通稿】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领跑新兴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2024年第二季度,总投资4000万元“高通量酷冷模组与高性能石墨烯热界面材料项目”在绍兴滨海新区马海片区正式落地。这是研究院基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教授团队石墨烯材料研发优势,积极推动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德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打造中国(烯谷)石墨烯硬科技产业项目的先导项目。该产业项目分三期进行,总投资150亿元。首个建设期,重点将建成年产100吨单层氧化石墨烯原料生产线及年产50吨石墨烯基碳纤维生产线。
-
浙大高超课题组《Small》:高柔韧性和超弹性石墨烯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智能手语
这种机械稳健性源于其跨尺度多孔结构,该结构由双曲微孔和多孔纳米纤维组成,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柔性和超弹性GNFA 作为电传感器在检测拉伸和弯曲变形方面表现出的高灵敏度和超稳定性。将GNFA 传感器安装到人的手指上,并通过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高精度的手语智能识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柔性、高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可用于传感器技术中的可穿戴人机界面。
-
浙江大学Nano Letters:层间缠结调控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复合纤维
通过设计分子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层间缠结调控策略,突破了仿贝壳石墨烯基复合纤维韧性和强度的极限。在对缠结网络的调控中,指出材料机械性能的两个增强趋势:(1)引入氢键,形成额外的动态凝聚缠结点,增强层间缠结网络,促进载荷的有效传递和应力的平均分布,实现了石墨烯基仿贝壳材料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的组合。纤维的最高强度能够达到1.58 GPa,韧性52 MJ/m3。(2)同时引入氢键和金属离子配位键,增强层间缠结网络,制备的纤维强度为2.3 GPa,杨氏模量有253 GPa,实现了更高强度和刚度的组合,超过了以往常见层状复材的增强策略。
-
浙大高超课题组近年重要工作概览
课题组介绍 浙江大学纳米高分子高超课题组,由高超教授领衔,有教授1名,特聘研究员2名,副教授1名,专职研究员1名,科研助理3名,高级研发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博士后5名,博士生19名,硕士生18名,共计50余名成员。该团队聚焦氧化石墨烯,重点研究其化学与物理…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等:面向极端热管理的双向高导热且结构超稳定的石墨烯基厚膜
通过可靠的无缝键合组装策略,有效改善了石墨烯厚膜的界面结构,获得了结构超稳定且双向高导热的石墨烯厚膜。当厚度为250 μm时,其面内和面外热导率分别高达925.75 W/(mK)和7.03 W/(mK)。此外,在77 K至573 K的数百次高/低温冲击后,该石墨烯厚膜的结构和导热性能也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确保了其在极端热管理应用中的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