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
-
综述-石墨烯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介绍了石墨烯在柔性物理信号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和这些器件在可穿戴技术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传感器的新发展方向,如小型化、智能化和多模式。还重点介绍了相关传感设备的最新技术进展,并指出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方向。
-
西湖大学李兰团队APR:调制、探测一体化集成光电子器件
该工作报道了微环谐振器集成的石墨烯/MoTe2异质结调制、探测一体化集成光电子器件,可用做电光调制、光电探测;该器件不仅工艺简单,提供了一种提高集成光电子芯片集成密度的方案,拓展了集成光电子芯片的可编程性及应用场景。
-
香港城市大学《Small methods》:激光诱导石墨烯基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传感机制和应用
本文全面概述了LIG的发展和基于LIG的传感器的进展。深入研究基于LIG的传感器的多种传感机制,探讨了健康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简要讨论了基于LIG的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机遇和挑战。
-
香港理工大学《JMCA》:石墨烯涂层使高性能压离子传感器能够用于空间、手势和物体识别
我们将具有vdW结构的石墨烯电极直接涂覆到自供电压电离子(Nafion)传感器上,以增强信号输出并将其应用于各种传感和人机界面场景。
-
Infomat:用于光电调节和热伪装的可扩展范德华石墨烯薄膜
通过选择具有适当断裂能的载体和衬底,石墨烯纳米片可以以一层一层的结构从一种聚合物转移到另一种聚合物。与化学气相沉积的相比,所得石墨烯薄膜具有理想的厚度和相当的导电性(92.8±4.6欧姆平方-1)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即使离子可逆插层,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光电调节能力,可有效抑制90%的热辐射。该策略可以扩展到在各种聚合物衬底上制备高性能vdW石墨烯薄膜,并用于可持续和智能光电应用。
-
AEM:石墨烯负载的原子催化剂中促进CO2RR生成C2产物的双相关性
开发高效和稳定的原子催化剂(AC)对实现高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的CO2还原反应(CO2RR)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科研工作者已经为其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对C2途径的理解以及金属选择和活性位点对CO2RR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有鉴于此,香港理工大学Huang Bolong研究了石墨烯负载的原子催化剂中促进CO2RR生成C2产物的双相关性
-
香港理工大学沈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Jang-Kyo Kim综述:石墨烯/MXene多孔结构在多功能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
首先,该综述总结了影响各种能量损耗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导电性、界面功能化和孔结构,并深入讨论了它们与电磁屏蔽性能的相关性。其次,总结了构造多种多孔结构(如二维多孔薄膜、三维气凝胶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厘清了获得所需微结构及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随后,阐明了不同制备方法和微结构对多孔结构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多孔电磁屏蔽材料在自适应电磁屏蔽、防冲击、热管理和可穿戴设备中的新型多功能应用,强调了多孔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重要性。
-
分子桥连石墨烯/银导电浆料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柴扬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Molecule bridged graphene/Ag for highly conductive ink”,提出一种分子桥连的石墨烯/银(MB-G/A)导电浆料,并应用于高导电性、低成本的纸基电子器件。
-
Nano Today. :全面了解碳点在金属化石墨烯基催化剂光诱导生成H2O2中的作用
为了深入理解CDs的功能,挖掘汞化石墨烯(HgL1)的光催化潜力,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Wai-Yeung Wong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CDs/HgL1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CDs/HgL1(800 µmol h-1 g-1)催化的H2O2产率是原始HgL1(125 µmol h-1g-1)的6.4倍。CDs对HgL1的影响贯穿光催化过程,包括加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提高氧化还原活性,使表面状态由疏水变为亲水。本工作为CDs基光催化剂的智能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金属化石墨烯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
香港理工/华中科大《ACS EST Engg》:磁性超稳定氧化石墨烯膜过滤器,用于使用点水处理
香港理工大学蒋毅/华中科技大学吕以亮等研究人员在《ACS EST Engg》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磁性超稳定GO膜过滤器,与化学交联等传统方法不同。用原位形成的Fe 3 O 4纳米颗粒修饰的GO纳米片首先通过真空过滤组装成膜过滤器。随后将过滤器置于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 (≤0.50 T) 中,并通过嵌入可磁化微粒的定制多孔载体进行调谐。
-
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定官Small:表面合成具有可变带隙的多孔石墨烯
借助表面合成方法,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定官博士等成功制备两种具有大带隙(bandgap)的多孔石墨烯框架。通过两步热处理分别诱导脱卤和脱氢的两种碳-碳偶联反应,进而得到纳米孔石墨烯-1和纳米孔石墨烯-2。
-
Small:可变带隙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表面合成
调节纳米多孔石墨烯的带隙对于诸如有机杂化器件中的电荷传输层等应用是可取的。该领域的关键是能够合成具有可变孔径和可调带隙的2D纳米多孔石墨烯。有鉴于此,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Andrew T. S. Wee教授,吴继善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杨明助理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合作展示了具有可变带隙的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表面合成。
-
香港理工大学《ACS Nano》: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大面积超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制备方法
本文,香港理工大学Zhiyu Liu等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Mayer棒涂层的连续制备大面积超薄还原氧化石墨烯(GO)膜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功率UV还原。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制备的工艺能够有效克服氧化石墨烯膜生产中存在的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氧化石墨烯膜在水净化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
ACS Nano: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大面积超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制备方法
氧化石墨烯膜以其超高速的水传输和优异的分子筛分性能,在水净化和分子分离的膜过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无法在工业规模上生产出统一的氧化石墨烯膜和其不环保的还原处理是阻碍其工业应用的瓶颈。
-
香港理工大学《Carbon》:石墨烯/聚酰亚胺薄膜,用于喷墨打印超声波传感器
通过块状石墨中使用简便的高剪切LPE经济高效地生产的新型石墨烯基油墨,具有石墨烯浓度高、储存稳定性好、喷墨印刷适性和良好的功能性等优点。量身定制的印刷薄膜传感器具有超薄厚度(∼1 μm)、出色的热稳定性和非凡的粘合强度(ASTM 5B 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