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

  • 2025, Nature Electronics——石墨烯与MoS₂联手,打造下一代柔性X光探测器

    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二维二硫化钼(MoS₂)晶体管和石墨烯/MoS₂光电探测器背板的柔性主动矩阵X光探测器。背板覆盖3 cm × 3 cm的大面积,共包含3600个像素,在闪烁体发射波长(544 nm)附近表现出17.31 cm² V⁻¹ s⁻¹的高电子迁移率和9.37 A W⁻¹的光响应率。我们采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后处理技术抑制设备固有噪声,并证明该方法在低于医疗诊断和工业检测通常所需X光曝光量的情况下,仍可提供高质量图像。

    2025年1月28日 科研进展
    12100
  • 综述-石墨烯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介绍了石墨烯在柔性物理信号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和这些器件在可穿戴技术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传感器的新发展方向,如小型化、智能化和多模式。还重点介绍了相关传感设备的最新技术进展,并指出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方向。

    2024年7月11日 科研进展
    41900
  • 香港城市大学《Small methods》:激光诱导石墨烯基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传感机制和应用

    本文全面概述了LIG的发展和基于LIG的传感器的进展。深入研究基于LIG的传感器的多种传感机制,探讨了健康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简要讨论了基于LIG的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4月15日
    27900
  • Infomat:用于光电调节和热伪装的可扩展范德华石墨烯薄膜

    通过选择具有适当断裂能的载体和衬底,石墨烯纳米片可以以一层一层的结构从一种聚合物转移到另一种聚合物。与化学气相沉积的相比,所得石墨烯薄膜具有理想的厚度和相当的导电性(92.8±4.6欧姆平方-1)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即使离子可逆插层,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光电调节能力,可有效抑制90%的热辐射。该策略可以扩展到在各种聚合物衬底上制备高性能vdW石墨烯薄膜,并用于可持续和智能光电应用。

    2023年3月20日 科研进展
    62900
  • 香港理工大学沈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Jang-Kyo Kim综述:石墨烯/MXene多孔结构在多功能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

    首先,该综述总结了影响各种能量损耗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导电性、界面功能化和孔结构,并深入讨论了它们与电磁屏蔽性能的相关性。其次,总结了构造多种多孔结构(如二维多孔薄膜、三维气凝胶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厘清了获得所需微结构及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随后,阐明了不同制备方法和微结构对多孔结构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多孔电磁屏蔽材料在自适应电磁屏蔽、防冲击、热管理和可穿戴设备中的新型多功能应用,强调了多孔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重要性。

    2022年11月1日
    94300
  • 分子桥连石墨烯/银导电浆料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柴扬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Molecule bridged graphene/Ag for highly conductive ink”,提出一种分子桥连的石墨烯/银(MB-G/A)导电浆料,并应用于高导电性、低成本的纸基电子器件。

    2022年7月2日
    98900
  • Nano Today. :全面了解碳点在金属化石墨烯基催化剂光诱导生成H2O2中的作用

    为了深入理解CDs的功能,挖掘汞化石墨烯(HgL1)的光催化潜力,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Wai-Yeung Wong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CDs/HgL1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CDs/HgL1(800 µmol h-1 g-1)催化的H2O2产率是原始HgL1(125 µmol h-1g-1)的6.4倍。CDs对HgL1的影响贯穿光催化过程,包括加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提高氧化还原活性,使表面状态由疏水变为亲水。本工作为CDs基光催化剂的智能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金属化石墨烯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2022年3月12日 科研进展
    1.4K00
  • 香港理工/华中科大《ACS EST Engg》:磁性超稳定氧化石墨烯膜过滤器,用于使用点水处理

    香港理工大学蒋毅/华中科技大学吕以亮等研究人员在《ACS EST Engg》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磁性超稳定GO膜过滤器,与化学交联等传统方法不同。用原位形成的Fe 3 O 4纳米颗粒修饰的GO纳米片首先通过真空过滤组装成膜过滤器。随后将过滤器置于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 (≤0.50 T) 中,并通过嵌入可磁化微粒的定制多孔载体进行调谐。

    2022年2月11日 科研进展
    1.5K00
  • 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定官Small:表面合成具有可变带隙的多孔石墨烯

    借助表面合成方法,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定官博士等成功制备两种具有大带隙(bandgap)的多孔石墨烯框架。通过两步热处理分别诱导脱卤和脱氢的两种碳-碳偶联反应,进而得到纳米孔石墨烯-1和纳米孔石墨烯-2。

    2021年10月6日
    2.0K00
  • ​Small:可变带隙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表面合成

    调节纳米多孔石墨烯的带隙对于诸如有机杂化器件中的电荷传输层等应用是可取的。该领域的关键是能够合成具有可变孔径和可调带隙的2D纳米多孔石墨烯。有鉴于此,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Andrew T. S. Wee教授,吴继善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杨明助理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合作展示了具有可变带隙的纳米多孔石墨烯的表面合成。

    2021年10月1日 科研进展
    1.9K00
  • 香港理工大学《ACS Nano》: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大面积超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制备方法

    本文,香港理工大学Zhiyu Liu等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Mayer棒涂层的连续制备大面积超薄还原氧化石墨烯(GO)膜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功率UV还原。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制备的工艺能够有效克服氧化石墨烯膜生产中存在的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氧化石墨烯膜在水净化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2021年9月8日 科研进展
    2.4K00
  • ACS Nano: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大面积超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制备方法

    氧化石墨烯膜以其超高速的水传输和优异的分子筛分性能,在水净化和分子分离的膜过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无法在工业规模上生产出统一的氧化石墨烯膜和其不环保的还原处理是阻碍其工业应用的瓶颈。

    2021年9月4日
    1.7K00
  • 香港理工大学ACS NANO: 可重复再利用优异超疏水性及光热性石墨烯口罩

    双模式激光制备法成功用于增材沉积石墨烯涂层于低熔点医用外科口罩表面的功能化改性。功能化后的口罩因为其超疏水表面能更好的抵御阻隔病毒飞沫,其表面可光照迅速升温至灭杀病毒温度下线而实现口罩的自消毒后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间,佩戴后的石墨烯口罩具有良好的阻盐效果可直接用作太阳能蒸发器。

    2020年5月2日 科研进展
    1.7K00
  • 石墨烯口罩晒太阳就可重复使用 ACS Nano:优异的超疏水和光热性能的石墨烯口罩

    1)提出了一种在低熔点非织造布口罩上沉积少量石墨烯的双模激光诱导正向转移方法。2)处理过的口罩表面具有超疏水性,会导致水滴反弹。在阳光照射下,功能性口罩的表面温度可迅速升高到80℃以上,使口罩经过阳光消毒后可重复使用;3)此外,这种石墨烯涂层的口罩可以直接回收,用于太阳能驱动的海水淡化,具有优异的脱盐效果。

    2020年4月27日
    2.2K00
  •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新材料随身净化空气 可制成挂坠

    梁焕方介绍,该项技术可用于清洁环境的光触媒。他指现时常见的光触媒净化产品,如空气净化机、消毒器、除臭剂等,多以二氧化钛为主。但二氧化钛将有害气体一氧化氮转化成无害物质二氧化碳的效率较低,一般低于5%,并且只受紫外光激发,室内效果不理想。此外,二氧化钛粒子可被人体吸入,造成伤害。

    2017年4月14日
    915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