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
青岛大学《JAPS》:环氧树脂增强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气凝胶,提高了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GO和CNTs与环氧树脂的比例为1:1时,GECA-1/PS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压缩和冲击强度分别比PS高113.0%、76.1%、147.5%和99.5%。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和压缩模量分别提高了59.05%、95.91%和87.52%。因此,该方法为大规模、低成本制备多功能集成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青岛大学《Nano Energy》:一种具有防水抗菌活性的三维可穿戴压阻传感器,用于多模态智能传感
综上所述,本文开发了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多层压阻式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卓越性能和多模态智能应用为新一代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新型亲肤和可穿戴触摸屏
研究人员将压敏水凝胶夹在针织丝绸层之间。为了使织物导电,顶部部分被石墨烯纳米片覆盖。当手指滑过传感面板时,它会产生一个压力响应垫,当连接到电极和数据收集系统时,具有实时、快速的传感功能。
-
青岛大学魏刚团队: 纳米肽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实现对污染物可持续吸附
近日,青岛大学魏刚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肽分子的设计,考察了 KIIIIKYWYAF 序列多肽在三氟乙酸/三氟乙醇体系中的自组装情况,并成功孵育了一定长度的短肽纳米纤维 (PNF)。然后将自组装的肽纳米纤维与氧化石墨烯 (GO) 结合并与聚乙烯醇 (PVA) 杂交获得的气凝胶浸泡在模拟体液 (SBF) 中介导 HA 纳米晶体的仿生生长。
-
青岛大学本科生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论文针对传统氧化石墨烯纳滤膜水渗透性低、排斥性能差等问题,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及时间制备出三种不同尺寸的二氧化钛纳米棒,构筑出一种嵌入二氧化钛纳米棒的物理改性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可完成对混合染料的精确分离,实现了对于多种染料超90%的排斥性,为设计制备具有高渗透高分离性能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提供新的见解。
-
青岛大学《ACS AMI》: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可穿戴柔性多功能传感器,用于排球运动监测
综上所述,设计了一种柔性可穿戴的诱导石墨烯应变和压力传感器,并具有四个功能(位置测量、击球、接收统计和阻塞)并应用于排球运动。IGT传感器的出色线性度使其适用于其他运动应用。这项研究为现代体育中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了革命性的IGT传感器和实用技术。
-
青岛大学《Carbon》综述:柔性可拉伸透明导电石墨烯电极,用于新兴可穿戴电子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用于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先进柔性和可拉伸石墨烯基TCE的最新发展,全面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科学成果。我们期待本文综述中描述的石墨烯基TCEs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先进软电子学的前沿发展,这将推动石墨烯基电极的产业化,并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将可穿戴设备彻底改变为更智能的风格。
-
青岛大学《CEJ》:一种使用 S/N 共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进行电化学储能的新方法!
总之,我们使用基于石墨烯纳米片和 3D 多孔三聚氰胺泡沫的简便高效的原位策略制备了具有“蛋盒”结构的 S/N 共掺杂 CeCoS x -SA/GF 气凝胶。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使用 S/N 共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进行电化学储能的新方法。
-
青岛大学《Gels》:石墨烯/碳纳米管/环氧树脂气凝胶作为吸波材料
结果表明,制备的具有分级和3D交联结构的GCEA表现出优异的压缩性能、结构和热稳定性、高亲水性和微波吸收性。制备的 GCEA 从多个大应变循环中恢复,没有明显的永久变形。最小反射损耗(RL)为−39.60 d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为2.48 GHz。增强型 GO 气凝胶的开发将为制备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3D微波吸收骨架材料提供一种新方法。
-
AEM:二维氟化石墨烯增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助力高性能固态锂电池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在固态锂电池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其较差的机械性能和不可控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反应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整体电化学性能。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教授,青岛大学郭向欣教授报道了一种2D氟化石墨烯增强的PVDF-HFP-LiTFSI (FPH-Li)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以解决这些挑战。
-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Rong Wang等–Dy3+,Tb3+LuLiF4黄色激光器的石墨烯基被动Q-开关
文章报道了直接在黄色光谱区域发射的固态连续波(cw)和调Q激光器,其中包括Dy3+,Tb3+:LuLiF4晶体作为激光材料和一个蓝色激光二极管(LD)单发射器作为泵浦源。在不采用任何非线性转换过程的情况下,cw黄色激光器在573.9 nm波长处获得的最大输出功…
-
青岛大学《ChemistrySelect》:绿色法制备海藻酸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对亚甲基蓝的高效吸附性能
采用湿纺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 CA/GO 复合气凝胶。钴离子和钠离子的交换引起有机骨架的膨胀,同时利用钴离子和海藻酸盐的独特组合保留了海藻酸盐中的羟基,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材料。因此,CA/GO气凝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循环能力和高吸附效率的潜在吸附剂。对于实际应用,应进一步研究含各种污染物的废水。
-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化学去甲醛和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固态锂电池项目可行性论证会顺利召开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化学去甲醛项目负责人刘敬权教授、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固态锂电池项目负责人郭向欣教授分别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对研发团队、前期工作基础、核心技术突破、与企业合作情况、目标任务等做了全面陈述。与会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总体上表示肯定,同时就各项目拓展应用场景、产品测试与认证、加强与企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baoliang wei等–涂层方式对石墨烯涂层织物焊接防护服导热系数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刮涂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织物,研究其导热性能和熔融金属飞溅加热性能。讨论了涂层方式对其热性能的影响。刮涂织物的穿透深度较低,面内和横切面热导率分别达到 2.08 W/(m·K) 和 0.48 W/(m·K),这意味着其各向异性值为4.3,而对照织物的各向异性值为2.4。熔融金属飞溅撞击后的升高温度从27°C到19°C下降约30%。关于丝网印刷样品,面内与横切面的热导率比值为3.5,温升为25°C。
-
Small Methods:铂簇/碳量子点衍生的石墨烯异质结构碳纳米纤维用于高效耐用的太阳能驱动电化学制氢
基于此,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加拿大国家能源、材料及通讯研究院院长Federico Rosei院士,青岛大学赵海光教授和韩光亭教授等人联合报道并展示了一种由负载Pt纳米团簇的石墨烯-CNFs组成的异质结构(G-CNFs),并研究了改变Pt纳米团簇和碳量子点(C-dots)的数量对HER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