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
-
武汉理工《ACS AMI》:锚定在N掺杂多层石墨烯上的双单原子部分作为锂硫电池的催化宿主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了锚定在N掺杂多层石墨烯上的双单原子(Fe和Co),并研究了其对多硫化锂的有效催化转化。这项工作增强了我们对双单原子位点串联作用的认识,证实了低负载单原子催化剂在Li-S电池中的高催化效率。
-
新型高含硫锂硫正极材料!通过界面掺杂和石墨烯层网络保护共同实现
刘明凯副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独立自支撑的石墨烯-氮(N)、磷(P)和氟(F)共掺杂的介孔碳-硫(G-NPFMC-S)薄膜,将它用作锂硫电池的无粘结剂正极材料使用。
-
吉林大学《ACS ANM》:Fe3S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
我们成功地合成了Fe3S4/rGO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LSBs的分离器改性。Fe3S4/rGO具有高电子传导性和高比表面积,为锚定LiPSs提供了足够的物理和化学吸附点。通过以上论证,作者认为Fe3S4/rGO作为高性能LSB的改性隔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储能和转换领域,如Na/S、Mg/S、K/S和Al/S电池。
-
苏大孙靖宇课题组等《AFM》:新型锂硫电池隔膜!通过石墨烯-硒化物异质结构储层实现
综上所述,展示了一种通用的直接CVD策略,在原位构建具有独特3D网络的Gr-MxSey@GF分离器,以调节锂-S氧化还原反应。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策略,允许GF分离器的原位改性,为建造高性能锂-S电池铺平了道路。
-
云南师范大学JMCA:氧化石墨烯包覆空心介孔碳球作为锂硫电池动态双极性宿主研究
采用可控的化学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包裹中空介孔碳球组成的全碳基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石墨烯片在碳球上的包裹可自发进行,可能由界面较强的范德华相互作用驱动。得到的复合材料对硫和多硫化物均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所制备的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可为高性能锂硫电池和其它二次电池复合电极的合理设计和开发提供一些新的见解。
-
Yang Juan&邱介山:不对称N-配位铁单原子催化剂支撑在石墨碳上用于锂硫电池的多硫化物转化
本工作通过一种配位-浓缩-分解策略,通过使用富含亚胺(-RC=N-)的聚合物作为前驱体,制造支持在石墨碳纳米胶囊(GCNC)上的铁单原子催化剂(FeSACs),旨在通过同时增强LiPSs的限制和催化转化来抑制锂-S电池的穿梭效应。
-
北航《ACS Nano》:锚定在石墨烯气凝胶上的TinO2n-1/MXene层状双功能催化剂,用于柔性高能Li-S电池
综上所述,作者探索了基于3D Mo-Ti/Mx-GN电极、GPE和稳健的锂阳极设计生产灵活安全的可充电电池的可行性。Li-S电池可以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这意味着实际应用的潜力。此外,坚固的锂阳极通过原位聚合和快速离子传输粘合在GPE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界面兼容性和电池稳健性。3D Mo-Ti/Mx-GN电极、GPE和坚固的锂阳极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赋予电池可逆的能量存储和输出,良好的温度适应性,以及在严格打击(机械损伤,过热,浸水和严重变形)下的安全性,意味着在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实际应用。
-
郑州航院《Nanoscale Adv》: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穿式3D框架的柔性硫阴极,用于高性能Li-S电池
总之,我们已经成功地制造了一种独立式,无粘合剂和无电流收集的硫/碳纳米管/石墨烯(S / CNT / G)薄膜,作为通过真空过滤方法的锂硫电池的高导电框架。这种出色的电化学性能表明,这种独立式、无粘合剂和无集流体的 S/CNT/G 薄膜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
韩国世宗大学《Carbon》:石墨烯气凝胶用于锂硫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首先概述了GAs的主要特性及其合成路线。此外,还讨论了基于纯和改性 GAs 作为硫的高度多孔基质的传统浆料浇注阴极和粘合剂以及无集流体的自支撑硫复合阴极的制造。提供了对取决于改性剂类型的电化学反应机制的深入分析。还讨论了改性 GA 在设计和制备锂硫电池中间层和功能性隔膜方面的进展。最后,对用于锂硫电池技术的 3D 纳米结构碳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结论和展望。
-
陈远富教授AFM:Mo2N量子点修饰N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双功能界面层用于免枝晶生长、无穿梭效应的锂硫电池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简易构建Mo2N量子点修饰N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双功能界面层(Mo2N@NG),用于改性商业PP隔膜。由于其对多硫化物很强的化学吸附、优异的催化转化能力,以及与锂离子(Li+)很强的化学亲和力,Mo2N@NG可有效地催化转化LiPSs且能并诱导Li+的均匀沉积,从而能同时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及锂金属枝晶生长,通过理论计算与原位拉曼表征揭示了相关抑制机理。
-
电子科技大学《AFM》:Mo2N量子点修饰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用于锂-硫电池
Mo2N@NG具有很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对LiPSs有很强的电催化作用,与锂离子(Li+)有很高的化学亲和力,可以有效地催化LiPSs的快速转化,并诱导Li+的均匀沉积。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和原位拉曼协同解释了穿梭效应的抑制和枝晶生长的减缓。
-
费拉拉大学《Energy Fuels》:使用无粘合剂石墨烯涂层铝集电器的锂硫电池
TEM、SEM、AFM、拉曼和 TGA 测量证明了新集电器的特征结构和形态。FLG使硫电极具有低于 100 μm 的厚度、快速的动力学、低阻抗和 1000 mAh g S –1的初始容量300 次循环后保留率超过 70%。使用 FLG 的 Li/S 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能量密度分别为 300 Wh L -1和 500 Wh kg -1,这些值与市售的锂离子电池相当。
-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Xinxiu Yan等–用于Li-S电池的碳纤维增强石墨烯 CNT基复合材料的微纳米结构构建
我们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基于碳纤维(CFs)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GC)基复合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通过浆液铸造工艺生产最终的CFs-S/GC阴极,硫负载为4.5- 5.5 mg cm-2。微/纳米杂化材料的三维结构增强了结构强度,构建了一个互联的导电网络,用于高效的电解质渗透和快速的电/离子传输。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锂硫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功能炭材料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双功能”石墨烯介孔SnO₂/SnSe₂纳米片用作锂硫电池的隔膜修饰层(G-mSnO₂/SnSe₂),其具备高电导率、强化学吸附位点(SnO₂)和动态插层转换动力学(LixSnSe₂)等特点。研究人员采用原位XRD、原位Raman、非原位XANES和DFT模拟计算,证实了该隔膜修饰层对“穿梭效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能促进多硫化锂催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