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
郑州大学许群、崔鑫炜/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分子限域传输新现象
报道了一种富含0.6 nm石墨烯限域孔道的二维纳滤膜,发现了在纳米限域条件下类晶态二维有序水的存在,以及基于牛顿摆机制的非扩散、快速水分子传输机制,成功达成了高效离子阻隔(~10–4 mol m–2 h–1)与高速水通量(45.4 L m–2 h–1)的同步实现。
-
郑州大学《Nanoscale》:3D打印Ti3C2Tx/石墨烯微晶格气凝胶,用于金属钠阳极
研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即采用直接墨水写入(DIW)三维打印技术构建的Ti3C2Tx/还原氧化石墨烯(Ti3C2Tx/rGO)三维(3D)结构作为Na金属阳极主电极。
-
郑州大学《Small》:MoSe/石墨烯作为锂有机硫化物电池的高效主体和催化剂
具有 Se 缺陷的 MoSe2@rGO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足够的孔隙,对有机硫化物的转化反应具有出色的催化能力。因此,PMTT@MoSe2@rGO阴极在0.5C条件下的第一个循环就能产生405mAh g-1 的高可逆容量,并能在300个循环后保持238.3 mAh g-1 的比容量。这项工作有助于了解有机硫化物电化学的快速和持久性能,为开发切实可行的锂-有机硫化物电池材料设计带来了巨大希望。
-
郑州大学、密苏里大学《Small》:木质纤维素高效快速转化为多孔石墨烯,用于多功能柔性电子产品
本文展示了其作为多功能传感器在电容器、应变传感、焦耳加热、多巴胺传感方面的应用。这将木质纤维素升级为高附加值生物产品开辟一条新途径,并为可再生石墨烯材料和衍生绿色电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潜在的可行性。
-
Adv. Funct. Mater.: 通过化学破坏自组装Janus氧化石墨烯用于大面积高性能的忆阻器
结果显示:Ag/J-GO/Au忆阻器展现出优异的阈值型阻变开关行为,例如低泄漏电流(≈10-12A),低工作电压(≈0.3 V),高耐久性(>12,000 次),以及成功模拟了生物突触的部分典型可塑性行为。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获得大面积、连续和均匀Janus 2D薄膜的新策略,并验证了Janus 2D材料在固态微电子领域(电学仿生突触)中的新应用。
-
清华大学等《ACS AEM》: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航空除冰
本研究采用简单经济的刮削法制备了梯度浓度的EP和rGO复合材料。具有梯度浓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在电学和热性能方面与非梯度浓度样品一样出色,即使在使用低浓度的rGO时仍保持卓越的机械性能。此外,融冰实验进一步证明,梯度浓度的复合材料有望在恶劣天气下具有优异的除冰性能。此外,简单易控的制备方法也使梯度浓度复合材料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
-
郑州大学许群课题组Small:超临界CO2定向辅助合成低维功能材料
文章首先讨论了超临界流体特点及超临界CO2绿色溶剂体系的优势,以及材料构筑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接着从一维材料出发介绍了超临界CO2在不同溶剂体系条件下对碳纳米管的定向修饰,借助不同聚合物外延生长手段得到多种类型的杂化结构;随后分析了二维材料体系中超临界CO2在层状材料剥离、原子结构调控、相工程及应力工程中的独特作用,材料涵盖了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及氧化物、氮化硼、石墨炔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借助超临界技术实现包括横向异质结、纵向异质结、多元异质结和非晶异质结等多种类型二维异质结的构筑。
-
郑州大学xu zhang等–石墨烯薄膜上纳米线的自组织生长
纳米线(NWs)在石墨烯薄膜上的自组织生长是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的范德瓦尔斯外延机制实现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现象,与已知的生长机制,如自催化和金属催化的纳米线生长有着质的区别。
-
EEM |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课题组: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完全还原和超细SnO₂纳米晶体的协同原位结晶实现高性能钠电池阳极
本文设计了一种有效方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并通过短时间微波辐射,在石墨烯基体上原位合成大量超细SnO2纳米晶。在此过程中,通过C-O-Sn键桥将SnO2固定。通过该微波处理技术得到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具有晶体结构、有助于发挥石墨烯的高离子和电子传导特性,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Songzhen Tang等–三明治结构Na2CO3 /石墨烯相变热储能材料热输运性能预测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三明治结构的Na2CO3/石墨烯相变材料(PCM),建立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其热输运性能,并研究了具有理想精度的输运性能预测方法。
-
非晶态磷化硒/石墨烯有效耦合实现高比容、长循环、结构稳定非金属钠离子电池
郑州大学邵国胜课题组依托自主研发的高导电性晶体石墨烯(HCG)为基底材料,通过一种简单的球磨工艺将大量非晶态磷化硒(SeP)负载在三维连通的HCG框架中制备了高容量SIB负极。HCG衬底可以实现钠离子和电子的快速传输,同时可以容纳SeP负极活性物质的巨大体积变化。并且,基于NaxSeP的强玻璃相形成能力,有效避免除Na2Se和Na3P的超细纳米晶外的所有稳定化合物的结晶,极大促进了电池的氧化还原动力学过程。
-
Matter:在原子级精确水平上高效自下而上合成石墨烯量子点
郑州大学卢思宇教授团队受邀综述了GQDs的合成和最新进展。作者从传统碳点和GQDs的区别和联系入手,通过使用骨架生长方法丰富地总结了 GQDs 的合成策略并就如何使用有机策略准确合成完全符合预期假设的 GQD 结构提出了指南。
-
湖南大学:二维碳材料成键形式对热导率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软化的sp2-sp3键合抑制了graphene+中主导热导率的低频声子(0-10THz),并进一步引起了强非谐性和弱声子流体动力效应。通过对模式级声子性质的分析,graphene+的强非谐性可以归因于格林奈森(Grüneisen)参数较大,克服了较小的散射相空间,从而导致弛豫时间较短。基于动量守恒过程(N和U过程)和声子泊肃叶流的指数因子, graphene+中的弱声子流体动力效应被成功捕获。由于较弱的声子流体动力学,在graphene+中存在较强的声子-声子散射。最后,基于势阱和原子均方位移量化了原子间键强度,并通过积分的晶体轨道哈密度顿布局(ICOHP)值确定了sp2-sp3和sp2键合强度,发现sp3原子会严重软化相邻的sp2-sp3键,导致热导率的降低。结合独特的力学拉胀性质和电子狄拉克特性,深入了解以graphene+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热输运行为,可以为电子器件和相关的热管理应用提供指导。
-
石墨烯纳米片对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影响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石墨烯相比,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增加,因此不易缠结和团聚。通过将这些纳米材料掺入聚合物基质中,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等性能得到显着改善。然而,这些复合材料中仍然存在脆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