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
-
文献速递|苏州科技大学钱飞跃副教授PSEP:过氧化物类型对石墨烯基催化膜去除磺胺类抗生素效能和反应机理的影响
本文使用复合组装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负载到尼龙微滤膜表面,制备了同时富含碳环结构缺陷和氮掺杂点位的rGO/N-CNT催化膜。
-
Nano Res.[器件]│苏州科技大学李阳课题组:“无”中生“有”——有机离子盐夹心层助力氧化石墨烯忆阻器实现人工突触
传统单组份GO忆阻器通常是离子迁移型忆阻器,一般采用活性金属(如银和铜)作为电极。尽管在器件运行过程中活性金属离子的迁移可以模拟钙离子在神经元中的扩散,但活性金属离子经常表现出高随机性、扩散性和低热力学稳定性,从而形成导电细丝的不可控形成和过度生长,大幅抑制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东华朱美芳/清华张跃钢/苏科大李宛飞:三维多孔石墨烯纤维的可伸缩微凝胶纺丝,用于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清华大学张跃钢教授/苏州科技大学李宛飞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通过使用自组装3D GO微凝胶作为纺丝原液并进行热还原的微凝胶纺丝来制造N和S共掺杂的多孔石墨烯纤维的简便方法。具有大的比容(312 m2 g-1),适当的分层孔结构以及N和S共掺杂的协同效应的人造纤维可以用作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优质柔性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1 A cm-3时为59.9 F cm-3),出色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在50.3 mW cm-3时为8.3 mW h cm-3),出色的速率能力(在大电流下为44.1 F cm-3)密度为1 A cm-3)和长周期稳定性(在10 000个周期内,初始比电容保持率的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