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
宁波大学张京教授团队最新Nano Energy:设计p型石墨烯量子点改善锡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界面电荷传输
优化后的含N,Cl GQD的Sn-Pb PSC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能量损失。由于器件中缺陷态的减少和PEDOT:PSS表面的改性,含N,Cl GQDs的PSC的稳定性最高,在1000小时后保持90%。为了进一步提高锡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Sn2+的抗氧化研究。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3D打印叠层复合石墨烯压力传感材料——极低检测极限与宽检测范围的统一
苏州大学江林教授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报道了一种3D打印的超薄壁蜂窝结构和厚壁蜂窝结构叠层复合结构的石墨烯压力传感材料,通过利用不同微观结构层压阻特性的显著差异模拟人皮肤中双机械感受器的协同作用,获得了极低检测极限和宽检测范围的统一。
-
喂点石墨烯 蚕宝宝吐出“强力丝”
在桑叶上加一点石墨烯,不仅能增强蚕宝宝的食欲,其吐出的蚕丝强力也显著提高。近日,由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和东吴商学院的学生共同成立的黑白无双创业团队在蚕用添加剂的研究上取得突破,首次将“黑色”纳米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主要成分,帮助白色蚕茧改性。
-
苏州大学《AFM》:超越皮肤的压力传感器!3D打印层压石墨烯压力传感材料结合了极低的检测限和宽检测范围
综上所述,设计并印刷了受皮肤启发的层压石墨烯压力传感材料,该材料由具有非常低弹性模量的柔软超薄壁蜂窝层和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相对坚硬的厚壁蜂窝层组成。这种层压石墨烯压敏材料证明了将其集成到柔性大面积电子皮肤中的可行性。基于层压石墨烯制备的机器人皮肤显示了在大范围内定量检测和显示重量/压力的能力。这种以皮肤为灵感的材料结构设计理念结合了灵活便利的3D打印策略,为智能机器人的高性能压力传感设备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道路。
-
Nano Today. :全面了解碳点在金属化石墨烯基催化剂光诱导生成H2O2中的作用
为了深入理解CDs的功能,挖掘汞化石墨烯(HgL1)的光催化潜力,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Wai-Yeung Wong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CDs/HgL1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CDs/HgL1(800 µmol h-1 g-1)催化的H2O2产率是原始HgL1(125 µmol h-1g-1)的6.4倍。CDs对HgL1的影响贯穿光催化过程,包括加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提高氧化还原活性,使表面状态由疏水变为亲水。本工作为CDs基光催化剂的智能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金属化石墨烯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
石墨烯调控的氮化镓远程外延机理研究获进展
该研究讨论了石墨烯调控的氮化镓远程外延机理,创新性地提出了远程轨道杂化的概念,探讨了GaN和衬底之间的界面关系和界面耦合特性,揭示了远程外延的物理和化学机理,为快速、大面积制备单晶GaN薄膜拓宽了思路。
-
苏州大学邵元龙&程涛教授AFM:协调石墨烯薄膜层间距及锌离子溶剂化结构实现高效的紧凑式电容储能
迄今为止,一系列的多孔碳材料(活性炭、碳化物衍生碳、碳纳米笼、石墨烯等)已经被证实是能够实现高质量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然而,针对柔性可穿戴电子应用场景,体积能量密度对于优化有限空间内的电荷存储效率更为关键。
-
北大/苏大《ACS Nano》:石墨二炔/石墨烯/石墨二炔夹层碳阳极,用于钾离子电池
苏州大学 孙靖宇、北京大学 张锦课题组在《ACS Nano》期刊发表名为 “Graphdiyne/Graphene/Graphdiyne Sandwiched Carbonaceous Anode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提出一种GDY/石墨烯/GDY (GDY/Gr/GDY) 夹层结构,在范德华外延策略中提供高表面积和优良品质。
-
孙靖宇&张锦院士ACS Nano: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的石墨炔/石墨烯/石墨炔夹心碳质负极
基于此,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北京大学张锦院士报道了采用范德华(vdW)外延设计了一种石墨炔/石墨烯/石墨炔(GDY/Gr/GDY)夹层结构,其中利用高SSA的GDY薄膜形成在化学剥离的石墨烯薄片的两侧。
-
苏州大学江林等今日ACS Nano:3D打印多孔rGO/炭黑,高性能光热海水淡化!
在本文中,作者开发出一种3D打印策略成功制备出多级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炭黑(3DP-HP rGO/CB)太阳能蒸发器,该蒸发器由一层薄薄的多孔光热界面和一个具有大尺寸多孔微结构的多级多孔传输通道网格构成。
-
苏州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邵元龙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回国入职苏州大学以来,邵元龙教授已组建一支10余人的研究团队,并以通讯作者身份已在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Mater. Today,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ter. Horiz.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篇,同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石墨烯复合再生羊毛纤维企业横向等多个科研项目。
-
刘忠范院士团队 ACS Nano:A3尺寸石墨烯单晶薄膜的外延生长
为此,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通用石墨烯薄膜课题组从大尺寸Cu(111)单晶箔材衬底制备、石墨烯外延取向控制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揭示了铜晶粒长大过程中晶界角度对晶界迁移的作用,发展了强织构诱导的Cu(111)异常晶粒长大技术,实现了A3 (0.42×0.3m2)尺寸单晶Cu(111)箔材的制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震宇教授课题组合作,揭示了痕量氧在增强石墨烯边缘与Cu(111)衬底相互作用、消除石墨烯30°转角孪晶等方面的作用,利用痕量氧修饰石墨烯边缘,实现了高取向一致度(99.9%)石墨烯的批量生长。
-
《Soft Matter》苏州大学胡亮:高强度/耐低温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
在这项研究中,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酰胺-共-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聚(AAm-co-APMA)/GO]水凝胶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合成。随后,通过甘油置换获得了聚(AAm-co-APMA)/GO-Gly(PAAG-Gly)有机水凝胶。
-
在晶圆级绝缘衬底上直接生长高品质石墨烯,并制成高性能水伏发电器件 | NSR
制备决定未来,石墨烯要真正走向应用,在介电衬底上直接生长高品质石墨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衬底的催化活性,直接生长的石墨烯往往存在结晶品质低、缺陷多、层数均匀性差等问题,晶圆级绝缘衬底上石墨烯的直接生长仍存在巨大挑战。远程金属催化等传统金属催化方法存在无法放大、金属残留等问题。
-
WILEY 人物访谈——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
本周的Wiley人物访谈,我们介绍一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将兴趣贯彻至整个科研生涯,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与困境,只要做到乐于探索,实干推进,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兴趣便是失败向成功转化的高性能催化剂。实干为基,兴趣为两翼,为孙教授带来了累累硕果。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孙教授,走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