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
【研究进展】Carbon:从分散到网络—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分布
分散在TMCs中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可以细化基体晶粒,同时保持魏氏显微组织,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随着GNPs的增加,位错的严重积累和过度产生的TiC往往导致TMCs的延展性恶化。关于石墨烯对TMC延展性的影响,目前研究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因此阐明其延展性行为差异迫在眉睫。
-
清华大学石墨烯新突破,又一首次!
通过施加原位栅极电压调控的方法,首次揭示了转角单-双层石墨烯中,外电场的方向对平带电子结构的双向选择性调控作用,即通过改变电场方向,使其平带电子结构更多体现了单层和双层石墨烯的特性。
-
清华Nat. Mater.:魔角石墨烯平带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物理系周树云教授及合作者首次直接探测转角双层石墨烯的平带及远离费米能处的远带电子结构随转角的演化规律,并揭示了魔角附近晶格弛豫的重要性。
-
清华大学任天令/田禾等综述:基于二维材料的器件及芯片技术发展路线
首先详细介绍了材料合成技术和包括器件结构、介电和接触工程以及材料转移在内的晶体管制造工艺。然后讨论了典型芯片领域的二维晶体管应用现状,包括数字和模拟电路、异构集成芯片和传感电路。此外,还介绍了基于特定机制器件的几种有前景的新兴应用方向(人工智能芯片和量子芯片)。最后,分析了二维材料在实现电路级或系统级应用时遇到的挑战,并进一步推测和展望了潜在的发展路线。
-
科研人员发现近室温制备范德华块体材料新方法
研究团队从范德华材料的结构特性出发,由于该类材料的构筑单元之间主要以范德华力结合,只要这些构筑单元之间存在纳米及亚纳米尺度接触,就可以激活范德华作用,实现无需高温烧结的范德华块体材料的制备。
-
Small:仿生矿化构筑花状硒化钴/石墨烯异质结构用于高性能除盐电极
这种异质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接触面积,充分释放活性位点,加快电荷/离子传输。得益于花状结构硒化钴和高导电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所合成的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优于纯花状硒化钴和水热法所得硒化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除盐性能。电容去离子性能测试、吸附动力学计算和循环后的结构表征证实了这种异质结构在促进离子吸附和强化电荷/离子传输特性方面独特的优势。
-
物理系张金松课题组在可重构神经形态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物理系张金松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氢离子调控的石墨烯晶体管器件,利用在栅极电压和源漏电压的联合调控下石墨烯与氢离子的可逆氢化反应,使器件具有忆阻开关的I-V特性,并且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栅极电压有效地控制器件在非易失和易失性开关模式间进行可逆切换(如图1所示)。
-
清华大学李津津Small Methods:基于氟化树脂和嵌入石墨烯协同作用,增强粗糙表面抗冰/除冰性能
AF_G 涂层良好的防/除冰性能主要归功于 AF1601 树脂的低表面能特性、喷砂铝板的粗糙结构、嵌入式纳米石墨烯裸边含氧官能团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竞争效应以及 AF_G 涂层中嵌入式石墨烯卓越的光热效应之间的协同作用。
-
武汉大学等《ACS AMI》:激光诱导类皮肤柔性压力传感器,用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
在激光诱导成型工艺中,基于石墨烯的光热效应和葡萄糖的发泡效应,利用红外激光照射葡萄糖/石墨烯/PDMS 预聚物薄膜,可获得具有多孔结构和表面突起的类肤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此外,基于带有石墨烯导电层的类肤质 PDMS 薄膜,还得到了一种新型类肤质柔性压阻传感器。
-
清华大学申请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专利,该专利技术能够大规模、快速合成均匀一致的石墨烯材料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碳前驱体,含碳前驱体至少包括固态物质;通过微波等离子体的核心区域加热含碳前驱体,以使含碳前驱体裂解,冷却裂解的含碳前驱体得到重组结晶的石墨烯,其中微波等离子体的最高温度大于3000K。
-
清华大学申请膨胀氧化石墨烯专利,能显著提高最大结合量
本发明提供的膨胀氧化石墨烯作为固相萃取中使用的吸附剂,或者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中使用的填料时,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吸附剂或填料,具有显著更高的最大结合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
清华大学Wangyang Fu, Chunlei Wan等–石墨烯边缘的超灵敏量子电容探测器
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插层和压力烧结方法,可以仅制造和暴露石墨烯边缘。暴露边缘的量子电容与局域态密度 (DOS) 成正比,可用于生化传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维石墨烯边缘的边缘电场增强和生物分子会聚,我们能够在几分钟内检测到 0.01 fg/mL 浓度的四种代表性氨基酸。这些在石墨烯边缘的创新量子电容测量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通过消除复杂的微纳米处理而实现的简单而稳健的器件制造相结合,为具有不断要求的灵敏度的下一代生化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
-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宏伟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彭海琳课题组合作开发石墨烯“三明治”技术用以制备冷冻电镜样品
在制备石墨烯“三明治”样品的过程中,先将生物样品溶液滴加到石墨烯电镜载网上,然后再将另一层石墨烯转移覆盖至上述载网表面。为解决上层石墨烯易于卷曲破碎而不便转移的问题,研究团队采用硬脂酸分子辅助石墨烯自支撑地悬浮在缓冲液表面,后将其转移至滴加样品溶液的石墨烯载网上。这种方法能够高成功率、高重复率地实现石墨烯“三明治”结构封装样品溶液。
-
清华大学《Small methods》:基于氟化树脂和嵌入石墨烯协同作用,增强粗糙表面抗冰/除冰性能
本研究基于简单的工艺制备了一种AF_G涂层,通过氟化树脂和嵌入式石墨烯纳米片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粗糙基板的防冰/除冰性能。与镜面铝板相比,所制备涂层的附冰强度降低了约97.0%,在无光条件下结冰时间延迟了26.6倍,在环境温度为-15 °C的 “1 个太阳 “条件下结冰时间延迟了46.3倍,从而证明了该涂层优异的防冰/除冰性能。
-
清华大学取得电化学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专利,产品不含任何金属杂质,石墨烯氧化程度可控
将膨胀石墨装入到器壁开有通孔的容器中,铂丝插入组装为电化学阳极,导电材料作为电化学阴极,阴阳两极浸入到电解液中,通过施加电压进行剥落,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进行分离和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