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
-
深圳大学/山东理工大学Flatchem综述:闪蒸焦耳加热技术在二维材料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综述详细阐述了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在二维材料合成、金属回收、石墨和正极材料再生以及贵金属回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FJH技术以其快速的加热和冷却能力、高能量利用效率、短合成时间以及显著降低的能耗,为二维材料的合成和电池材料的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优势不仅为提高碱金属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推动FJH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石墨烯碳基材料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项目采购信息公开(科研仪器设备类)
1.设备名称:连续釜式光反应仪;2.数量:1;3.关键技术指标:异相光催化连续反应技术;4.预算金额:70,000.00元;5.拟成交供应商:云谱仪器(上海)有限公司;6.拟成交价格:67,350.00元
-
【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大规模制备的石墨烯集流体可有效调节电池传热,显著提高电池安全性
本文的石墨烯箔材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高达1400.8 W m-1 K-1,比Al和Cu箔高出约一个数量级。采用NCM811||石墨电极材料组装的软包电池具有更快的散热性能,能够有效消除电池内部的局部热集中,避免了快速放热的铝热反应和氢气析出反应,这些反应是导致铝集流体电池组热失控传播的关键因素。这种快速热响应和轻质的石墨烯集流体的设计将确保锂离子电池在安全范围内以更高的输出能量运行,并在极端恶劣的滥用条件下依旧保持安全。
-
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课题组:气凝胶片状电极用于热电池的低品位热能收集
具有高电化学活性表面(ESA)的电极可以为热电池(TECs)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显著提升TECs的输出功率。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课题组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具有大孔隙率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气凝胶片状电极(ASE),该电极拥有更大的ESA,显著提高了TECs的输出功率,为高性能的TECs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
极端制造 | 石墨烯人工突触制造实现光电类脑计算应用
石墨烯突触器件的最新进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制备工艺、器件结构和光电类脑计算应用。首先,石墨烯突触器件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石墨烯材料合成、转移和图案化三方面。另外,突触器件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即两端忆阻器和三端突触晶体管。最后,光电类脑计算应用涉及到,例如光逻辑计算、神经视觉系统和联想学习等。
-
深圳大学《ACS SCE》:卷对卷规模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组装薄膜碳集流体,用于锂离子电池
所制备的石墨烯集流体具有大晶粒(61.18 nm)、高三维(3D)有序度(90.6% AB Bernal 堆积)和良好的层间排列,因此具有出色的轻质(1.57 mg cm-2)、优异的热导率(1531.7 W m-1 K-1)、高电导率(1.09 × 106 S m-1)、优异的柔韧性(30 000 次弯曲)和阻燃性。
-
碳中和时代背景下的二维材料研究
详细介绍了讨论了二维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及其优缺点。文章为二维材料在碳中和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可能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Adv. Funct. Mater.:通过石墨烯增强的金属转移,实现3D金属和2D半导体之间的强范德华接触
本文证明了GEVI策略可以在各种2D半导体上实现强2D/2D/3D vdWs接触,具有原子级平坦且超洁净的界面。单层石墨烯在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从供体衬底释放金属,实现大规模、高分辨且可靠的转移,ii)与2D半导体的强耦合,用于粘附,原子级平坦且紧密的vdWs接触,iii)将2D半导体与金属电极隔离以消除MIGS,iv)改善电荷传输以实现高性能。作为一种低能量集成策略,GEVI在开发基于其他类型薄膜材料(例如碳纳米管、钙钛矿、有机半导体)的器件和与光刻或金属蒸发工艺不兼容的衬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李晓光副教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研究论文报道在叠层石墨烯耦合等离激元衰减调控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我们使用具有氮化硼间隔层的双层石墨烯作为模型系统,证明了耦合狄拉克体系中的等离激元寿命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控制其退激发路径来进行主动调节。
-
NML封面文章:高迁移率大面积石墨烯纳米膜
该工作以商业化的高烯®单层氧化石墨烯(GO)/聚丙烯腈(PAN)薄膜为前驱体,利用“基底替换”和协同石墨化策略,制备了大尺寸和紧密堆叠的组装石墨烯纳米膜(nMAG),其横向尺寸~20厘米;厚度范围为50-600nm。
-
Soft Science深圳大学张希、刁东风教授研究论文 | 可直接批量制造的基于石墨烯纳米薄膜的高性能多模电子皮肤
通过电子回旋等离子体真空直接制造技术,在柔性基底直接批量制备富含垂直石墨烯的碳基功能薄膜,形成了具有高性能弯曲电阻、光敏热敏多模态的电子皮肤。
-
解决锂电充放电痛点 深大教授创业获格林美、中核钛白1.2亿投资
液相低聚物经过逐步的热化学反应,从线性的分子转变成为梯形分子,再转变成为平面分子,最后将其进行碳化,这一过程使得石墨烯结构十分完整,从拉曼光谱的结构来看,获得的单原子层石墨烯含量高达97%。
-
深圳大学陈光明教授《AFM》:复杂手部动作的精确识别?石墨烯复合薄膜的新用途
来自深圳大学的陈光明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结构简单、自供电的热电可穿戴设备,他们将还原氧化石墨烯PEDOT:PSS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rGO/rPEDOT:PSS)作为热电设备的传感元件。由于rGO/rPEDOT:PSS的优异热电性能和机械稳定性,热电可穿戴设备在运动监测中表现出出色的传感性能。结合优化的算法,该热电可穿戴设备实现了手部动作的精准识别,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深圳大学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专职科研岗招聘
(1)单层石墨烯粉体与溶液的制备与研究;(2)锂离子电池及石墨烯复合正、负极材料;(3)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快离子导体;(4)石墨烯负载单原子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析氢/析氧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等);(5)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和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6)石墨烯在大功率碳化硅半导体晶圆制备中的应用;(7)柔性透明薄膜器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李武课题组与合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文解释石墨烯的拉曼线宽
研究团队将声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计算从三声子拓展到四声子过程,并考虑声子重整化和电子-声子耦合,最终发现这三者对拉曼线宽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同时,电声耦合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拉曼线宽,并且电声耦合这部分的贡献的温度依赖关系会随浓度发生反转,这也进一步解释了实验测量值之间为什么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