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石墨烯的Z型磁性ZnFe2O4/TiO2可见光催化材料研发

    项目通过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和水热法等工艺,开展了ZnFe2O4/rGO、管状TiO2/层状ZnFe2O4和ZnFe2O4/TiO2@rGO等一系列磁性二元/三元异质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性能表征和应用基础研究,探讨复合光催化剂的构效机制及其光催化、回收和重复利用性能。项目产品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该材料易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回收,具有高效率、性能稳定和易回收再用等特点,项目研究在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键合界面等微观结构调控上有创新。

    产业新闻 2024年10月17日
    21100
  • 一种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通量和良好抗污染性能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纳滤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在染料中单价盐脱除中的应用。

    科研进展 2024年3月27日
    25900
  • 胡晓君教授:坚持原始创新,也许是攻克一个科研难题的前提

    当然,产学研合作也是金刚石功能化应用推广的一个必经之路与重要手段!胡晓君教授认为“一项基础性成果转化成产品,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很多的研究,还有磨合!企业来转化基础研究的成果,首先需要有足够强的资金实力以及研发实力,还需要有相当大的格局。创建初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会立竿见影,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件易事,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思想准备。”

    2022年4月13日
    85300
  • 浙江工业大学徐立新/叶会见课题组:利用功能型超支化聚乙烯制备可室温UV固化的高性能碳基混杂电热涂层

    浙江工业大学徐立新/叶会见课题组研究发现:通过在机械剥离法制得的石墨烯中引入一定比例单分散碳纳米管,借助自主设计合成的UV反应型超支化聚乙烯可实现两者UV混杂固化,基于碳管的致孔效应和架桥作用,可制得兼具高柔性、高电热转换效率和高耐折耐磨性能的碳基混杂电热涂层,相关研究有助于弥补机械剥离法石墨烯因尺寸小而带来的性能不足,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应用。

    2021年12月13日 科研进展
    1.2K00
  • 浙江工业大学《ADV MATER INTERFACES》受蜘蛛蓬松腿启发的石墨烯气凝胶,用于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作为电子皮肤、柔性和可穿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外部刺激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电子信号,其中灵敏度是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浙江工业大学吴化平教授团队等研究人员以蜘蛛蓬松的腿为灵感,基于具有仿生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膜(GAF)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

    2021年7月21日 科研进展
    4.1K00
  • 温岭校企合作研发新材料助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航空与海洋功能涂层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为未来校企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提供了平台,双方将以石墨烯改性、纳米材料改性等技术研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作优势,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2021年3月9日
    1.5K00
  • 【大材之光·第4期 】叶长辉:痴心于用智能材料改变世界的材料人

    叶长辉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做出用以检测人的体温、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智能穿戴设备。随着AI、VR、AR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可穿戴设备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迈向多功能,同时具有更加便携、实用等特点,在医疗保健、导航、社交网络、商务和媒体等许多领域有众多可开发应用,并能通过不同场景的应用给未来生活带来改变。

    2019年10月8日 访谈评论
    636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