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
冯建东Sci. Adv.:石墨烯纳米孔中的非线性电流体动力离子输运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使用单个石墨烯纳米孔中的极限薄势垒通过实验首次探索了压敏离子传输现象。离子传导的这种压力调制涉及非线性电流体力学耦合,这是线性电动力学理论的经典图像所无法预测的。作者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了大量实验,一致地观察到单层石墨烯纳米孔中的非线性调制。MD模拟显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在电压和压力驱动的输运下,石墨烯膜两侧离子的强电容性积累引起的。因此,这项工作为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对离子传输的主动控制和开发先进的仿生离子器件的有效压力敏感性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
-
浙大高超AM:石墨烯超薄鼓的高效蜂窝状吸声体
原子薄二维石墨烯薄膜具有无与伦比的面内刚度和巨大的面外弹性,从而为纳米机械器件提供了强烈的机械共振。超薄石墨烯特殊的共振特性为制备优良的吸声材料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缺乏适用的形式和组装方法,这一点仍未实现。
-
Sci Adv:石墨烯纳米孔非线性电动力离子输运
神经组织机械敏感度是生物组织的离子通道一种基本功能,合成一种人工纳米流体系统进行模拟这种生物离子通道体系能够改善对生物离子通道的理解和应用。与纳米狭缝或者纳米管中的电流体动力离子输运相比,在单原子尺度通道中实现将流体动力学与离子输运实现耦合仍非常困难。
-
Sci Adv:石墨烯纳米孔非线性电动力离子输运
神经组织机械敏感度是生物组织的离子通道一种基本功能,合成一种人工纳米流体系统进行模拟这种生物离子通道体系能够改善对生物离子通道的理解和应用。与纳米狭缝或者纳米管中的电流体动力离子输运相比,在单原子尺度通道中实现将流体动力学与离子输运实现耦合仍非常困难。
-
ACS Catal:碳基底对Fe-N-C催化位点活性的影响
通过GO、rGO容易分辨的缺陷位点和含氧官能团,能够导致形成不同掺杂物种的组分、结构类型、配位环境。使用Kelvin探针力显微镜分析催化剂的界面电势变化,能够对这些石墨烯催化剂在纳米尺度的定域功函与其空间分布变化情况,能够对催化活性位点,对应的ORR催化活性进行研究。
-
高分子插层辅助的氧化石墨烯高精度热塑成型
本工作通过将聚合物插层进氧化石墨烯(GO)前驱体层间,借由高分子在层间的分子链热运动,实现了整体石墨烯材料的精确热塑加工成型。通过热塑成型,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可以加工成具有不同高斯曲率的形状,并能在膜表面压印出尺寸精度可达360 nm的浮雕图案。在热处理去除聚合物后,塑性加工形成的材料仍保持了完整的结构以及良好的导电(3.07×105 S m-1)和导热 (745.65 W m-1 K-1) 性能。热塑性加工方法极大地扩展了氧化石墨烯材料和其他层状材料的成型能力,并为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灵活的结构设计基础。
-
续航1200公里,可用15年,铝电池“袭来”是要颠覆行业格局?求证来了……
随后,上述工作人员通过社交APP向记者发送一篇公众号文章《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低成本膨胀石墨正极提高铝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该文章发布于2021年9月。文章介绍称,“铝离子电池具有负极容量高、安全性好、资源丰富等优点,在未来的大规模储能和高功率供能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铝离子电池主要采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石墨烯、石墨)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优异的快充和循环稳定性。然而铝离子电池的石墨烯基正极容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深入探讨碳材料正极的储能机制有益于合理设计铝离子电池正极”。
-
Adv. Fiber Mater.报道最新成果:静电纺丝法制备纯石墨烯纳米纤维
将二维氧化石墨烯片组装成一维纳米纤维的形式是一种拓扑变换过程。冷冻干燥等已被提出用于制备石墨烯纳米微粒和纳米管,但其长度低于1 cm。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先进的纳米纤维纺丝方法,虽然可以制备石墨烯含量低于5%的聚合物基复合纳米纤维,但过量的聚合物基体在热退火后会降低功能,甚至产生不连续的纤维或粉末。反之,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大大降低了聚合物的粘弹性,从而无法实现静电纺丝。到目前为止,如何连续制备石墨烯纳米纤维仍然是一个挑战。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SUSMAT综述:3D打印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能量转储材料
浙江大学许震、高超教授团队针对石墨烯基材料的3D打印及其在能量转储装置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概况。重点介绍了制备可打印的石墨烯基墨水的基本性能要求和理论分析,以及现有文献中可行的GO油墨制备策略;并就3D打印石墨烯材料的在能量转储领域的代表性应用,如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蒸汽发电机,和对电热转换等进行了评述。
-
最新《AM》:宏观组装石墨烯纳米膜
作者发展了一种樟脑辅助的冷缩剥离方法,制备了独立支撑的大面积(直径4.2 cm)纳米膜,厚度在16到48nm范围内可控 (图1)。用樟脑替代了传统聚合物,避免了转移过程中残留聚合物的污染;樟脑同时承担界面剥离的作用,规避了金属盐的污染。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课题组:微流控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非球形液滴及其形貌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教授课题组采用微流控方法,以氧化石墨烯水相溶液作为间断相,Isopar G(C10H24)作为流动相,乙酰聚乙烯乙二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包括泪滴形等不同形貌的氧化石墨烯液晶液滴,并探究了表面张力、相对流速和粘弹性对其形貌的影响。
-
浙江大学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成交公告
一、项目编号 ZUPC-DY-HW-2021031G(招标文件编号:ZUPC-DY-HW-2021031G) 二、项目名称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纳贤街6号2幢-1 中标…
-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ACS Mater. Lett.综述: 石墨烯材料在新型钠、钾、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石墨烯材料作为电极,一方面可以作为活性材料参与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导电添加剂来改善电池反应动力学,并作为缓冲结构来支持电极的结构完整性,在提升新型钠、钾、铝离子电池材料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这篇综述中,对通用的石墨烯基电极结构设计原则和提升性能机制进行了归纳、揭示和总结,阐明了石墨烯材料的优点,并重点介绍了可产生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持久性能的电池的石墨烯电极纳米结构的示例。
-
浙大《ACS ANM》:新方法!使用液体创可贴保护层转移石墨烯
浙江大学赵沛副教授课题组在《ACS Appl. Nano Mater.》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市售的 3M Nexcare 液体绷带 (LB) 转移 CVD 合成石墨烯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辅助转移方法完全兼容。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与石墨烯十余年的不解之缘,左手上书架,右手上货架!
说起石墨烯纤维,不得不提到一个牛人,那就是浙江大学高超教授。 高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目前担任Nano-Micro Letters、《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