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
石墨烯应用研究的探路尖兵 ——唐润理素描
从“0”到“1”的跨越,极其不易。“2017年那年特别辛苦,是技术攻关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8点左右,我就进实验室了,一直要到深夜十一二点才出来。”唐润理说,从材料的pH值、元素含量、结构组成、微纳尺寸等,每一项数据都要经过若干次复杂组合的比对分析。从原始结构建立到导热、导电关联,再到控制目标结构,直至稳定制备,这一切都很复杂、很难把控。最终,她与同事和客户一起,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粉体和电子终端导热膜整个链条产品的批量生产。
-
武汉大学学者证实石墨烯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快速灭活冠状病毒 联合研发可抗菌的石墨烯口罩量产问世
近日,武汉大学联合香港科研人员合作,研究证实疏水性激光诱导石墨烯在温和条件下即可高效快速灭活两种人类冠状病毒。该材料不仅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还能温和杀灭病毒,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的日常保护中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以相关激光诱导石墨烯材料生产的口罩已量产,该技术对环境非常友好,正确消毒后的口罩可重复使用。
-
迷你又精巧 这个科研团队给机器人穿上“防滑跑鞋”
刚回国的时候,我们制作仿生黏附材料设备是比较欠缺的,所以说我们就自己搭建设备,通过不断的优化,我们设计的一系列的这样一个超强黏附材料,在这基础上我们也设计了以石墨烯和硅橡胶复合材料为主体的软体机器人。
-
新材料让机器人“脚”力十足 石墨烯/PDMS复合材料+硅橡胶
长2厘米,重0.3克,不仅身段灵活还能负载重物,也可以应对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7月6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工业科学研究院薛龙建教授课题组对外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可精准控制方向和速度、综合性能极佳的迷你软体机器人,不仅破除了以往迷你软体机器人只能在特定表面行走的瓶颈,拓宽了其作业温域和地域,还能在狭窄空间进行活动,未来有望在废墟狭缝以及生物体内完成各种复杂作业。
-
石墨烯应用海水淡化新思路 二元石墨烯薄膜可高效淡化海水
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袁荃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采用石墨烯纳米筛和碳纳米管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二元结构的石墨烯薄膜,兼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分离效率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
二元石墨烯结构: 编织结实高效的海水淡化膜
袁荃等这次制成的新型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不需要聚合物支撑就结实耐用,并兼具多种渗透效率优点,为石墨烯应用于海水淡化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若解决量产问题,未来人们或将能喝上“石墨烯淡化水”。
-
纳米孔过滤薄膜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筛/碳纳米管薄膜,具有高的水渗透率、离子和分子截留率以及优异的抗污染性能。此项研究克服了二维材料在实际分离领域的局限性,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实际分离应用的关键一步,实现了二维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分离薄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突破。
-
一篇Science!武汉大学袁荃/段镶锋团队:大面积石墨烯复合纳滤膜为海水淡化带来希望!
虽然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单层纳孔石墨烯膜具有超快的水渗透和选择性分离能力,是优异的海水淡化膜材料,但要将其实际应用起来仍然存在不少挑战,其中最核心的挑战在于:规模化制备具有充分机械强度的的石墨烯基纳滤膜。
-
武汉大学付磊教授课题组:石墨烯单晶生长新纪录
最近,武汉大学付磊教授课题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液态铜上实现了石墨烯大单晶的快速生长,其最快生长速率高达79 μm s‒1,刷新了目前关于石墨烯快速生长的记录。该工作发表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上。
-
武汉大学Adv. Mater.综述:石墨烯在液体表面的可控生长
本文着重介绍了石墨烯在液体表面的可控生长。由于独特的催化生长和蚀刻行为,研究者能够在液态表面获得具有均匀单层、可控形貌和多级结构等特征的石墨烯晶体。
-
沅陵首条石墨烯生产线正式投产
12月22日,沅陵县石墨烯产学研项目开机启动仪式在沅陵县工业集中区举行,由武汉大学与湖南汉沅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首条石墨烯生产线正式开始生产“新材料之王”石墨烯。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诺沃肖洛夫爵士来访
2017年8月27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做客珞珈讲坛第195讲。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进行了题为《材料的平面结构》精彩报告。
-
[楚商大会]五大科技项目路演 聚焦新能源和互联网+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付磊在做题为“黑金”的路演时表示,石墨烯材料在能源领域有广阔发展空间,该材料可以应用在眼镜、汽车后视镜的除雾上,在血糖监测上监测灵敏度可以提高十倍。付磊在现场希望通过技术转让,与企业合作,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