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
-
从深圳走出的“95后天才”曹原,有了新动向!
据UCB官网介绍,曹原的研究方向为低维材料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以及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超材料和微机电系统(MEMS)在内的跨学科方法来设计这些性能并为它们找到应用。曹原现招收二维材料、低温电输运、纳米光子学、超材料、MEMS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
95后天才少年曹原又在国际顶刊发文,被称为石墨烯驾驭者
根据行业媒体介绍,该文报告了超导魔角扭曲四层和五层石墨烯的实验实现,因此将交替扭曲魔角多层石墨烯建立为可靠的莫尔超导体家族。这一发现表明,成员共享的平带在超导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我们在平行磁场中的测量,N = 2 和N> 2 层结构,这与它们对磁场的轨道响应之间的差异一致。我们的结果扩展了新兴的莫尔超导体家族,为设计新的超导材料平台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潜在的影响。
-
导师高度评价从深圳走出的“石墨烯天才”曹原 他将成为行业青年领军人物
Pablo Jarillo-Herrero谈到了“以前的学生曹原”。他是这样评价曹原的:“他在很多方面而言都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聪慧、勤奋并且富有创造力和效率。他不仅是我前面提到的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更是该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此后一直在该领域做着杰出贡献。他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麦克米兰奖(授予青年凝聚态物理学家的最负盛名的奖项)和最近的国际萨克勒物理学奖。能与他合作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我想,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他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我相信他将成为他那一代科学家中的领军人才。”
-
“顶刊狂魔”Ali Yazdani教授的第25篇正刊,揭开魔角石墨烯超导的秘密!
2021年10月20日,《Nature》在线刊登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和复合材料中心主任Ali Yazdani 教授团队对MATBG超导状态进行实验测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观察到MATBG 中非常规超导性的几个关键实验特征(图2),从而为MATBG超导机制的争论画上了休止符。
-
“石墨烯驾驭者”MIT曹原获2021凝聚态青年物理学家全球最高奖
25 岁的他,成为 2021 年度麦克米兰奖(McMillan Award)获奖者,这个奖项也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资料,曹原的获奖理由是“扭曲双层石墨烯中超导性和相关量子现象的开创性发现和探索”。
-
25岁石墨烯天才少年曹原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
该奖项成立于1986年,由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颁发,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每年都会向凝聚态物理领域的1-2位杰出青年研究员颁发年度奖项,旨在表彰年轻凝聚态物理学家在理论、实验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杰出成就。
-
超导材料新大陆: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呈现出惊人抗磁超导性
曹原等人研究了θ等于“魔角”(约1.6°)的扭曲三层石墨烯,在这个角度下,整个系统会处于电子强耦合状态。他们观测了这种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 MATTG)的超导性,并研究了这种超导性的自旋性质。
-
专家解析丨MIT曹原第8篇Nature:“魔角”三层石墨烯或是罕见的防磁超导体
魔角石墨烯的相关研究再发 Nature,这一次的论文作者又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曹原及其团队。这已经是他在 Nature 发的第 8 篇论文,距离上次发表 Science 仅过去 3 个月。
-
汇总:这是一个人两年发的Nature、Science! 很多很多
7月22日,“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已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关于魔角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自2018年3月,两篇“背靠背”成果引爆了学术圈后,曹原一直保持着超高频率的顶刊发表速度,此次发表的成果已是他人生中的第八篇Nature,如此丰硕的成果,着实令人艳羡。
-
超燃!95后天才少年曹原再发Nature,第八篇!
在该研究中,曹原等人在魔角扭曲的三层石墨烯(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MATTG)材料中观察到一种罕见的超导现象。研究发现,当 θ 等于大约 1.6° 的“魔幻”角时,MATTG在低温(低至1开尔文)下电阻为零,变为超导体。令人惊讶的是,MATTG在高达 10 特斯拉的惊人高磁场下仍然表现出超导性,这比传统超导体所预测的材料所能承受的磁场高出三倍!
-
曹原,又一篇Nature!
作者在较高的磁场中观测到在较窄的载流子浓度区间和偏置电压中能够重复获得超导性的现象,说明在三层魔角石墨烯材料中产生的超导性来自于非自旋单重态的Cooper对,通过外部磁场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同相之间转变。作者通过相关研究,展示了Moiré超导量子材料中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作用规律,为发展和设计新型量子材料提供帮助,说明魔角石墨烯作为一种比较罕见的防磁超导材料。
-
MIT曹原再领石墨烯新动向!实现“能量势垒”的直接调控,后石墨烯转角电子学时代正式到来丨独家解析
继麻省理工学院(MIT)Pablo Jarillo-Herrero 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曹原及团队 4 月份 16 天内在 Nature、Science “三连发” 后,5 月 4 日,该团队在魔角石墨烯领域的首篇 Nature Nanotechnology 发布,而距离上次的研究发表仅过去半个月。
-
天才少年曹原最新Science:超导魔角石墨烯的向列性和竞争序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和曹原(共同通讯作者)团队等人带领下,报道了在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TBG)中识别具有破碎旋转对称性的缠绕相。利用横向电阻测量,发现一个强各向异性相,位于超导圆顶的欠掺杂区域上方的“楔形区”内。当它与超导圆顶交叉时,观察到临界温度的降低。此外,超导态表现出对与方向相关的面内磁场的各向异性响应,揭示了整个超导圆顶的向列有序。这些结果表明,向列波动可能在魔角TBG的低温相发挥重要作用。
-
炸裂!曹原等人今日再发2篇Nature!
通常,电子在更高的温度下会更加自由地运动。然而,近期的研究已经观察到,在一个由两块堆叠且稍有错位的石墨烯薄片组成的体系中,当温度升高时,电子却会一反常态,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