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宇

  • 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河海大学倪利晓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时银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孙靖宇教授报告题为“蒙烯材料与清洁能源”。孙靖宇教授首先讲述了新型蒙烯粉体的普适化制备技术为构建纳米电极材料提供新思路,并进一步在不同衬底表面构建石墨烯“蒙皮”,表征并分析了异质结结构的选控生长机制,揭示了其本征构效关系。同时针对直接生长的石墨烯材料品质差,规模化制备难等瓶颈,介绍了其课题组发展的高温生长策略实现2英寸晶圆级绝缘衬底上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生长,同时分析展望了晶圆级石墨烯的无转移制备的应用发展方向。

    科研进展 2023年8月10日
    47800
  • Nano Res. Energy | 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优化石墨烯材料助力构建高性能锂硫电池!

    在本文中,作者从缺陷工程、尺寸调控和异质结构调制三个方面的材料设计路线进行总结,通过选择合理优化的工程调控手段,以制备性能完善的石墨烯。进一步总结了将制备的多功能石墨烯材料用于高性能电催化剂以实现高容量、长循环锂硫电池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石墨烯在锂硫电池应用中扮演的角色和仍需解决的问题。这篇综述将为石墨烯材料的设计提供借鉴,有助于促进锂硫化学的发展,同时促进石墨烯材料的实际应用进程。

    2023年3月21日
    1.0K00
  • 孙靖宇课题组Angew. Chem.:5600 h循环寿命,石墨烯基双添加剂助力锌金属负极

    本文引入了双添加剂的策略,即在典型的硫酸锌电解液中添加XY和GO分子。XY分子可取代锌离子溶剂化壳层中的两个水分子,形成新的配位结构,这种活性水分子的减少有利于改善析氢反应。另一方面,GO可以在锌负极表面自发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从而形成均匀的人工界面层。此外,XY、锌金属以及rGO分子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协同保护锌负极的功效。

    2023年2月1日 科研进展
    75400
  • 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团队综述:气相助剂辅助石墨烯生长

    本文综述气相助剂辅助绝缘衬底上石墨烯制备的方法:首先对绝缘衬底上石墨烯的生长行为进行分析;随后着重介绍几类常见的气相助剂辅助石墨烯生长的策略和机理;最后,总结绝缘衬底上制备高品质石墨烯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3年1月3日 科研进展
    97300
  • 刘忠范/孙靖宇AFM:12英寸石墨烯薄膜的无转移批量制备

    该制备策略的关键在于构建纳米尺度的限域空间,限域空间内气体形成分子流的流场状态,有助于实现石墨烯薄膜的大面积均匀性。同时,限域空间的构建能够束缚住石英衬底在高温下自身释放的羟基物种。理论计算表明,羟基有助于降低碳源分解的能垒、有利于碳原子在石墨烯边缘拼接,从而促进石墨烯的生长。由此制备的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透过率和电学性质。本研究为无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批量制备提供了可行方案。

    2022年12月9日 科研进展
    77800
  • 孙靖宇课题组AFM:一种石墨烯-硒化物异质结构的普适化制备策略用于调节锂硫氧化还原

    我们展示了一种直接CVD技术原位构筑Gr-MxSey@GF隔膜的通用策略。

    2022年12月2日 科研进展
    70100
  • Adv. Mater.:在硅晶圆上生长的准悬浮石墨烯

    北京大学刘忠范教授、苏州大学孙靖宇、Lizhen Huang、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腾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Wen Zhao等使用界面解耦化学气相沉积策略演示了在Si晶圆上无金属催化剂的准悬浮石墨烯生长。

    2022年10月8日
    1.0K00
  • 刘忠范院士/孙靖宇教授ACS Nano综述:直接生长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缘起、现状与展望

    系统解耦了direct-CVD-enabled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多面手角色,深入揭示了其在离子存储、锂硫催化和金属负极保护三个储能体系示例中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并从基底选择、方法优化和器件构筑等角度对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绘制了石墨烯在绝缘衬底上直接生长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2022年8月6日 科研进展
    1.0K00
  • 苏大孙靖宇课题组《AM》:铝集流体上直接生长石墨烯实现无负极钾金属电池

    通过卷对卷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商品化Al箔表面原位生长亲锂的石墨烯层(Al@G)并将其用作无负极钾金属电池的集流体。通过利用强附着力 (10.52 N m -1 ) 和高表面能 (66.6 mJ m –2),所设计的 Al@G 结构确保了高度平滑和有序的K镀/脱工艺。因此,在K金属电镀/剥离过程中,Al@G可以在高达4.0mA cm -2 的电流密度和高达4.0 mAh cm -2的循环容量下工作,在0.5 mA cm –2和 0.1–2.0 mA cm –2的周期性电流波动下长达750小时的稳定循环。此外,还构建了一种由 Al@G 阳极集电器启用的新型无阳极K金属全电池原型,证明改善了的循环稳定性。

    2022年5月23日 科研进展
    1.2K00
  • 刘忠范/孙靖宇/魏同波AFM:超平整石墨烯的直接生长

    无褶皱超平整石墨烯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金属衬底上已发展无褶皱石墨烯的生长方法,然而在绝缘衬底上无转移生长超平整石墨烯尚未报道。基于此,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课题组与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孙靖宇教授课题组近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Toward Direct Growth of Ultra-Flat Graphene”的研究论文。

    2022年4月13日 科研进展
    1.2K00
  • 北大/苏大《ACS Nano》:石墨二炔/石墨烯/石墨二炔夹层碳阳极,用于钾离子电池

    苏州大学 孙靖宇、北京大学 张锦课题组在《ACS Nano》期刊发表名为 “Graphdiyne/Graphene/Graphdiyne Sandwiched Carbonaceous Anode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提出一种GDY/石墨烯/GDY (GDY/Gr/GDY) 夹层结构,在范德华外延策略中提供高表面积和优良品质。

    2022年2月14日 科研进展
    1.2K00
  • 孙靖宇&张锦院士ACS Nano: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的石墨炔/石墨烯/石墨炔夹心碳质负极

    基于此,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北京大学张锦院士报道了采用范德华(vdW)外延设计了一种石墨炔/石墨烯/石墨炔(GDY/Gr/GDY)夹层结构,其中利用高SSA的GDY薄膜形成在化学剥离的石墨烯薄片的两侧。

    2022年1月29日
    1.1K00
  • 刘忠范院士团队Sci. Adv.:晶圆尺寸准单晶石墨烯薄膜的直接生长

    近日,刘忠范院士团队自主设计研发了电磁感应加热石墨烯甚高温生长设备,并借助此设备在c面蓝宝石上直接生长出了由取向高度一致、大晶畴拼接而成的晶圆尺寸单层石墨烯薄膜。

    2021年11月22日 科研进展
    1.3K00
  • 在晶圆级绝缘衬底上直接生长高品质石墨烯,并制成高性能水伏发电器件 | NSR

    制备决定未来,石墨烯要真正走向应用,在介电衬底上直接生长高品质石墨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衬底的催化活性,直接生长的石墨烯往往存在结晶品质低、缺陷多、层数均匀性差等问题,晶圆级绝缘衬底上石墨烯的直接生长仍存在巨大挑战。远程金属催化等传统金属催化方法存在无法放大、金属残留等问题。

    2021年11月15日
    1.4K00
  • WILEY 人物访谈——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

    本周的Wiley人物访谈,我们介绍一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将兴趣贯彻至整个科研生涯,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与困境,只要做到乐于探索,实干推进,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兴趣便是失败向成功转化的高性能催化剂。实干为基,兴趣为两翼,为孙教授带来了累累硕果。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孙教授,走近科学。

    2021年10月31日
    2.1K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