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
【TICNN成果】高离子浓度环境下的pH监测:石墨烯基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首先采用CVD法生长石墨烯,利用光刻和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硅/二氧化硅衬底上制造铬金电极。之后将PMMA旋涂到预生长有石墨烯的铜箔表面。将铜/石墨烯/PMMA浸入过硫酸钾溶液中,直到铜箔被完全刻蚀。之后,将带有PMMA层的石墨烯转移到电极上。随后,将样品浸入丙酮中以去除大部分PMMA,少部分仍会在表面残留。接下来用光刻胶覆盖石墨烯和残留的PMMA层,之后用氧等离子体反应离子蚀刻精确去除沟道区域外的石墨烯。在此图案化过程中,由于该蚀刻过程产生的能量,通道区域中石墨烯表面的PMMA发生交联。随后,将光刻胶掩模溶解在丙酮中,露出石墨烯/交联PMMA层。最后使用光刻胶作为绝缘层,防止测试过程中出现短路情况。
-
依镁而立 因镁而兴——东义镁公司高质量发展纪实
东义镁公司与天津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
海河英才谱 在新材料产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图)——记天津市新碳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思达
2021年,吴思达带领团队创立了天津市新碳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她担任总经理,致力于将先进碳材料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的“低温负压化学解理石墨烯制备方法”,成功破解了传统制备工艺瓶颈,加速石墨烯材料的量产进程。在此基础上,吴思达所在团队还研发出高通量新型碳基过滤材料。这一创新突破了传统活性炭材料“高性能必然大体积、多孔必然不导电”的局限,为超级电容器和复合水体净化等应用领域带来新的可能,实现高端活性炭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
ACS Nano:基于ReS2/h-BN/石墨烯异质结的超高速多位存储器
该器件具有超快且多级非易失性存储特性,特别是具有113.36 V的超大存储窗口,107的擦除/编程电流比,30 ns的超快工作速度,超过1000个周期的出色耐久时间和超过1100 s的保留性能。此外,该器件表现出电和光可调谐的多级非易失性存储器行为。通过控制电压和光脉冲参数,器件实现了130电平(>7位)的电存储状态和45电平(>5位)的光存储状态。
-
运河两岸澎湃“绿”动力!济宁市任城区打造绿色经济长廊
“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一点不浪费,一滴不外排。”近日,距京杭大运河直线距离约10公里的山东金宇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企业首席专家、天津大学教授苏延磊正在水循环系统旁认真记录净化水的各项指标。“废水零排放全靠企业自产自用的这张膜。”他拿起刚下线的一件产品介绍,企业引进天津大学低能耗水处理膜研发团队的技术,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到水处理膜中,提高渗透通量的同时,降低产水能耗。
-
缺陷诱导双层石墨烯-铜原子杂化体及其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空位缺陷对双层石墨烯(Bilayer Graphene,BLG)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石墨烯层间结合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界面拉伸力学性能和滑移机理的影响。
-
废水零排放,全靠这张膜! ——金宇石墨烯增强水处理膜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水循环利用率近100%
金宇膜科技质检员岳凡介绍,该项目以绿色生物碳源柠檬酸为原材料,通过热解法制备石墨烯,绿色、无污染。巧妙利用石墨烯材料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强等优点,将制备的不同比表面积的石墨烯,以极低用量,复合至水处理膜中形成产品,可显著提高渗透通量和抗污染性能,降低产水能耗。
-
天津大学孙哲JACS:基于单线态双自由基的独特关环反应用于构建纳米石墨烯分子
本工作表明开壳的有机共轭体系作为反应前体可以提供独特的反应活性,从而实现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共轭体系的合成,从而为功能有机电子材料、手性发光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RB 速递 | 天津大学冯亚凯教授和青海民族大学朵兴红副教授团队共同研究成果: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改性 GQDs 具有作为高效基因载体的潜力。它们通过电荷和其他非共价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基因分子,大大提高了基因递送的效率,确保基因在细胞内顺利释放。这一创新策略为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
天津大学《SmartMat》:以三维石墨烯包覆泡沫铁为阳极控制Fe3+的高功率微生物燃料杂化电池释放
我们利用均匀涂覆 rGO 的铁泡沫制备了三维 rGO/IF 阳极。在这种阳极的基础上,铁离子可用作电子介质,并建立了一种结合了 MFC 和电镀电池组件的混合电池。混合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 5330 ± 76 mW/m2,由 MFC 和电镀电池组件贡献,循环四次后的功率密度为 2107 ± 64 mW/m2。
-
Nano Res.[碳]│天津大学封伟团队综述:碳基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材料
本综述首先介绍了导热、隔热、电磁波吸收和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对四种功能集成的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及性能进行了总结,同时分别针对四种功能集成材料设计的冲突点、制备策略和功能特性展开了讨论。最后,论文提出了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碳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同时还展望了新型多功能热管理与电磁防护材料的发展前景。
-
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Manman Du等–基于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的环境病原微生物直接、超快速、灵敏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的归一化电流响应比其他微生物高约一个数量级,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性。未修饰的rGO FET传感器和用抗大肠杆菌O157:H7修饰的生物传感器在4℃保存30天后的电流损失率分别约为8%和15%。最重要的是,rGO-FET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真实样品而无需预处理。与其他技术相比,rGO-FET生物传感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宽的线性范围检测病原微生物,这对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预警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天津大学《AFM》:N-石墨烯/CoSe2复合材料,用于复杂恶劣环境的EMW吸收
研究基于电磁波传输理论,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获得超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高衰减设计策略,并将硒化钴(CoSe2)确定为超薄吸收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满足超薄吸收特性的介电参数范围并改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轻质特性,设计了一种CoSe2改性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CoSe2)的复合材料。
-
天津大学《ACS AEM》:基于电子束直接写入的高性能石墨烯电极制备
在本研究中,根据提出的方案,使用 AZ5214 通过电子束直写成功制备了高性能三维石墨烯电极。系统研究了所制备电极的电特性与各种制备参数的关系,包括束流能量、剂量和前驱体浓度。
-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Qi He等–单波长激光探测石墨烯敏化微环气体传感器
具体来说,我们的传感器在理论上实现了1.259 × 10-5 RIU/ppm的灵敏度,5.1 ppm的检测限和5135 ppm的检测范围。我们的研究有望为开发芯片集成、低成本、高灵敏度的光学气体传感器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