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
-
北航领衔!四校合作,3张图,一篇Nature!
他们使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片作为可移动模板,并使用含氮分子作为前体,通过采用过硫酸盐(S2O82−)作为引发剂,并通过与CO32−的阴离子交换插入LDH夹层。去除LDH模板后,所制备的样品表现出均匀的形态,平均横向尺寸超过1 μm。
-
物理学院周武团队揭示动量分辨的STEM-EELS振动谱中石墨烯光学声子信号系统性消失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周武教授研究团队结合动量分辨STEM-EELS振动谱和冷冻声子多片层模拟方法,成功揭示了单层石墨烯在多个布里渊区范围内不同Γ点处光学声子信号系统性消失的机制。
-
刘磊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自然》发文,揭示二维非晶碳材料的构效关系
该工作利用一种环状芳香分子(1,8二溴代B、N杂萘)作为前驱体,选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将金属衬底的温度作为主要调控参数,精确调控分子源热裂解程度及样品的成核生长,得到了不同结构无序度的二维非晶碳(AMC)样品。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电子衍射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揭示了AMC的原子结构,系统分析了AMC中程序差异和原子结构的温度依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