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峰
-
宁波材料所《JMSME》:低成本高柔性和导电性石墨烯薄膜,用于RFID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机械剥离分散法,制备了高导电GF,成本低、简单、环保石墨烯油墨。扫描电镜表明,在PET上刮涂石墨烯油墨制备的GF表面均匀,拉曼光谱结果表明GF中的石墨烯纳米片存在较少的缺陷。这些结果表明,我们采用格芯的RFID标签作为商业金属标签的低成本和环保替代品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
一鉴观察|降薪20%、八成人员流失……他们15年熬成石墨烯“国家队”
通过刘兆平等人不断奔走联络,拥有160多家产业上下游单位的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创新中心实现联合运作。此外,深圳烯旺、厦门凯纳、宝泰隆新材料等国内石墨烯行业骨干企业在入股创新中心6600万元的同时,实现了与创新中心的协同开发。“汇聚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翘楚,全国石墨烯行业TOP10企业有9家入股创新中心。”周旭峰说道。
-
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周旭峰AFM人造石墨纸作为长寿命锂金属电池的耐腐蚀集流体
本文采用轻质导电柔性石墨纸(GP)代替铜箔作为锂金属阳极的集流体。结果表明,GP的应用防止了电池的电偶腐蚀,并在循环过程中保持了锂箔与GP集流器的紧密稳定接触,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由Li@GP阳极和LiNi0.8Co0.1Mn0.1O2阴极组成的1.08 Ah袋电池在有限Li、高阴极负载和低电解质条件下表现出240次循环的长寿命,容量保持率为91.6%。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ACS AMI》:具有3D结构LiF保护层的锂/石墨烯复合阳极,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证实了3D LiF保护层的存在,并详细讨论了Li/G骨架的功能。3D结构的LiF保护层通过提高锂的利用率和抑制死锂在对称和全纽扣电池中的积累来实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此外,遵循实际电池行业参数的0.85Ah袋式电池,可稳定工作140个周期,内阻逐渐增加。这种新型锂/石墨复合阳极在锂/碳复合阳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本文提出的简便的热氟化反应方法为构建锂金属负极的3D结构保护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和周旭峰课题组–可扩展制造大面积锂-石墨烯阳极:面向长寿命超高能量密度的袋装型锂金属电池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热引发转化方法,通过加热诱导锂粉、石墨烯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之间的局部反应,制备得锂/石墨烯复合阳极。使用简单的混合-涂覆-干燥-加热程序,可以用薄膜流延机以卷对卷的方式获得了大面积Li@G阳极。这种复合阳极中LiC6骨架的形貌和功能减轻了“死锂”积累现象。
-
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首位博士后顺利通过中期考核
会上,郭玉芬博士针对课题研究内容,从项目背景、项目进展、项目特色及优势、项目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几方面详细汇报了在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研究成果。对评委们针对技术路线及工艺设备、能耗、原材料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经评审小组讨论,对郭玉芬博士在站期间研究成果和综合表现表示肯定,提出了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完成技术、论文等指标和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等建议,一致同意通过中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