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
综述-智能气体传感器:近期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智能气体传感器技术受到了集成、物联网和高级算法的推动,并从当前的刚性便携设备转变为灵活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本综述介绍了电学和光电气体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智能可穿戴气体传感器的完整操作流程、传感器架构以及智能气体传感器在各种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
具有多种功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基多孔超材料
同济大学祖国庆课题组受中国传统折纸工艺启发,采用单轴/双轴/三轴热压策略,调控气凝胶多孔结构,构建了具有折叠和内凹多孔结构的高可拉伸、低/负泊松比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合物基多孔超材料。
-
同济大学Adv Mater:MXene/rGO轻便耐褶皱的抗电磁干扰可穿戴器件
同济大学陆伟、Zhihui Zeng等报道通过Zn2+扩散和硬模板法合成海绵启发的多级多孔微观结构的超薄MXene/还原石墨烯/Ag泡沫复合材料。通过在Ag纳米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MXene/rGO复合材料和多孔结构,从而具有优异的抗电磁辐射能力,比表面屏蔽效能达到109152.4 dB cm2 g-1。
-
同济大学–基于双功能石墨烯信号放大和可控巯基组装BiOBr/Ag-NP微界面的无固定化阿特拉津光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巧妙设计的双功能石墨烯不仅可以通过强大的π–π堆叠效应作为ATZ适体的分子“桥梁”,获得石墨烯-适体复合物,作为同质识别元件,还可以作为定量检测目标物质的信号调制开关。
-
同济大学《JMCA》:3D层状/柱状RGO/CNT气凝胶,用于高性能可压缩电子产品
RGO层之间生长的高排列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不仅可以赋予RGO/CNTs气凝胶在高压缩应变下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在RGO层之间提供充足的电荷传输通道。这种独立的3D层状/柱状RGO/CNTs气凝胶也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活性材料一起功能化,用于其他具有高性能的可压缩电子产品。
-
同济大学《JMCA》:利用快速和超稳定的锌离子存储的亲锌多层石墨烯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石墨微晶的重排改善了碳材料阴极在水性ZHCs中的电化学性能,导致MLG在无定形碳基体中形成。受益于多孔碳和MLG的统一,暴露了更多的亲电位点,并构建了更快的电子路线。实验表征和动力学分析表明,结构良好的MLG能够衰减活化能障碍并加快离子传输,促进了电极表面的极好可及性。优化后的无定形碳结构显著提高了碳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为高效储能碳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思路。
-
二维材料改进锌离子电池负极的原理、进展和挑战
自从几十年前石墨烯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物理和机械性能,在能量存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二维材料作为一类超薄层状结构纳米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大量暴露的活性位点、优异的机械强度,柔韧性以及导电性,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多种策略实现锌离子电池先进负极的制备。
-
Nano Res.[单元]│张弛课题组:D-π-A型石墨烯纳米共轭材料中的级联电子转移和光物理性质
将具有强拉电子基团的酞菁和四苯基卟啉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依次键连到石墨烯表面,石墨烯在形成的三元杂化体系中起到桥连作用,延长了杂化体系的电荷分离态,增强了该有机-无机纳米共轭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性能。
-
Nano Res.[合成]│张弛课题组:强耦合卟啉-石墨烯纳米共轭材料首次对飞秒激光产生强烈响应
该材料的制备通过β位取代的2,3-二氨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与氧化石墨烯边缘的α-邻二酮基团发生缩合反应得到,该反应使得卟啉和氧化石墨烯之间通过刚性的吡嗪环连接,且二者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
同济王正洲教授、南昆大宋平安教授 CEJ:苯基次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材料的阻燃、力学和导热性能
为同时提高EP材料的阻燃、力学和导热性能,该课题组首先通过原位自组装的方法将苯基次磷酸铁(FeHP)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的表面,合成出FeHP@GO。其次,将FeHP@GO添加到EP中,制备出EP/FeHP@GO纳米复合材料。
-
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实现新突破!同济与石墨烯平台推动风扇叶片产业化
在非等温RTM模具系统的真空环境中,通过精确的控温和控压,基体树脂被注射到钛合金与碳纤维混合结构预制体内,随后加温固化,打造成形状精准、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钛合金混合结构”风扇叶片。在制造过程中,石墨烯平台生产的石墨烯纳米材料也有用武之地,提升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
同济大学《JES》:石墨烯-碳纳米管网络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半/全电池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协同效应,再加上硅颗粒的内部空隙,提供了有希望的电化学性能。这种简便的结构策略将为高性能LIB中有效硅阳极的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
-
复旦大学《CM》:通过收缩控制实现高导热性碳气凝胶
具有致密结构的脱气膨胀石墨 (D-EG) 气凝胶为声子/电子转移提供了更紧凑的途径。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浸渍的 D-EG 的热导率为9.92Wm–1K–1质量含量为 11.83wt%。这种简单的策略侧重于提高热传输路径的密度,同时保持石墨的取向,并展示了一种优化碳泡沫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可行方法。
-
地球上最大天然碳洋葱的发现
福建永安煤田二叠系煤层中发现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洋葱(洋葱状富勒烯), 也是首次在地质样品中发现了多核天然碳洋葱。研究认为,岩浆热变质煤中的天然碳洋葱是化学气相沉积成因。《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22年第9期报道了该研究成果。
-
复旦大学卢红斌课题组在碳泡沫材料研究最新进展!
基于毛细管力,我们提出了一种液相缝合法,通过化学膨胀直接由鳞片石墨构建CFs。构筑得到的石墨烯泡沫很好地继承了鳞片石墨无缺陷的高结晶性,导致CFs中形成了高导电通路。因此,CFs在极低的面密度(2.0 mg cm-2)下表现出112 dB的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效能。我们的方法具有经济效率和可扩展性,对CFs的实际工业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