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Yushun Zhao等–通过氟化氧化石墨烯@CeO2实现表面富集增强环氧树脂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

    采用原位生长方法合成了氟化氧化石墨烯@CeO2(FGO@CeO2),并将其作为填料掺入环氧树脂中以提高其抗紫外线老化性能。在紫外线照射下,它促进了改性环氧树脂(MEP)的表面富集,形成了紫外线阻挡层。引入FGO@CeO2在MEP内诱导n→π*电子跃迁并降低电子激发阈值,扩大紫外光谱吸收带并增强紫外吸收强度。与原始环氧树脂相比,MEP 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提高了 785%。经过300小时的紫外线照射后,MEP中的光热温升比纯环氧树脂高13.67±2℃。

    2024年5月22日 科研进展
    14800
  • ChemCatChem:石墨烯负载钯络合物催化剂柔性链长度对Suzuki-Miyaura偶联活性的影响

    在室温下,在H2O/EtOH混合溶剂中,三种rGO-L3-nC-Pd催化剂对不同取代基及不同取代基位置的各种芳香族底物与对甲苯基硼酸之间的S-M偶联反应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可回收再用性。并且rGO-L3-nC-Pd的催化活性与结合在rGO表面的有机钯络合物的柔性链长度密切相关,即柔性链的长度越长,催化剂的活性越大。催化活性的顺序是rGO-L3-8C-Pd>rGO-L3-6C-Pd>rGO-L3-4C-Pd。这种活性顺序并没有因为所用的溶剂、碱和底物的不同而改变。

    2023年6月26日
    45200
  • 合肥工业大学项宏发教授团队|自支撑红磷/石墨烯气凝胶作为高容量钠离子电池负极

    合肥工业大学项宏发教授等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NGCA),通过蒸发-沉积法获得了红磷/NGCA 自支撑负极。气凝胶的多孔特性有利于红磷的均匀负载,而 NGCA 的高电导率、高机械稳定性以及结构中存在的 P-C 键,进一步抑制了红磷的体积膨胀并提升其电化学性能。自支撑负极具有高面容量密度(3.3mAh cm -2)和优异的首次库仑效率(80%),为高容量钠离子电池的构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2022年7月6日
    1.0K00
  • 合工大《Chem. Commun》:简便制备红磷/N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用于钠离子电池阳极

    由于红磷的优化结构均匀地限制在多孔NGCA中,具有高电导率和机械稳定性,独立式 P@NGCA负极表现出出色的钠存储性能,具有3.3mAh cm -2的高面积容量和优异的初始库仑效率80%。一维碳纳米管(CNTs)和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交错形成3D“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利于减轻红磷的体积膨胀并提高导电性。P@NGCA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具有出色的 ICE 和高容量。

    2022年6月8日 科研进展
    90100
  • 合肥工业大学在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瞿昊副研究员以DNA作为识别探针对电解质栅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SGGT)的栅电极进行修饰,实现了复杂大米样品中As(III)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2021年2月9日
    1.8K00
  • 十年专注石墨烯,这家公司欲开启柔性可穿戴领域新时代

    吕鹏给微晶科技的未来制定了三个发展方向:一是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用于研究的石墨烯薄膜样品;二是聚焦生活消费品类产品,如石墨烯眼罩、腰带、理疗毯的市场拓展;三是中高端石墨烯导电膜。

    2020年4月26日 访谈评论
    1.9K00
  • J. Am. Chem. Soc. : 嵌入氮掺杂石墨烯中的单原子钴催化剂助力高硫含量锂硫电池

    结合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作者发现Co-N-C配位中心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分别促进放电和充电过程中Li2S的形成和分解。具有高达90% S质量比的S@Co-N/G复合材料具有1210 mAh·g-1的质量容量以及5.1 mAh·cm-2的面积容量,电极盘上的S负载量为6.0 mg·cm-2时,0.2 C下100个循环后每个循环容量衰减率为0.029 %。

    2019年2月26日 科研进展
    2.0K00
  • 合肥工业大学等研发石墨烯薄膜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

    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制备出一种高强度、自支撑、超薄透明的石墨烯薄膜,并将其组装为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为下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相关成果4月12日发表在《化学》期刊上。

    产业新闻 2018年4月16日
    1.6K00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石墨烯电容器

    合肥工业大学12日发布消息称:该校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石墨烯薄膜,并成功将其组装为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这种柔性超级电容器可为可穿戴设备提供高效安全电源,是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关键设备。

    科研进展 2018年4月12日
    1.0K00
  • 俞书宏Adv. Mater.:仿生界面设计提高石墨烯基纤维的强度和电导率

    研究人员引入PDA-衍生碳物种作为阻力增强剂、粘合剂和导电连接“桥”,获得优良粘附性、表面粗糙度和良好电导率的PDA衍生物。最终,制备了RGO@C纤维,其抗拉强度和韧性分别达到了724 MPa 和9.44 MJ m−3。这种具有优越性能的RGO@C纤维,可能在柔性、便携和可穿戴电子器件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2018年3月9日 产业新闻
    2.6K00
  • 合肥工业大学成功研发新型深紫外光电探测器

    记者27日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成功研发的新型深紫外光电探测器。据介绍,深紫外光电探测技术在导弹预警与追踪、船舶破雾引航等军事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科研进展 2016年10月27日
    1.3K00
  • Adv. Mater.合肥工业大学:石墨烯-β-氧化镓肖特基结用于高性能深紫外探测器

    合肥工业大学罗林保教授课题组研究表明石墨烯与高质量的β-Ga2O3单晶片构成的深紫外光电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探测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2016年10月18日 科研进展
    2.4K00
  • 具有多重储能功能的石墨烯包覆的石墨化中空碳球

    石墨烯外包覆层和中空结构能够有效促进离子扩散,并提供更多的离子存储位点。此外,复合材料中的石墨化部分(石墨烯壳和石墨化碳层)改善了材料的电接触,促进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基于上述结构优势,G-Graphic HCS在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2016年6月24日
    2.0K00
  • 追梦石墨烯产业化

    三年间,他们查阅研读上千篇中外文献,跑了上百个厂家,购买试验原料及生产设备,经过3000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探索出较成熟的石墨烯生产工艺。今年1月,他们在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办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每月可生产近20万平方厘米石墨烯,产品被中科院、香港城市大学等科研机构采购,并远销美国,预计年产值近300万元。同时已申报石墨烯相关专利9项。“如何实现石墨烯产业化量产这一世界难题,我们将努力探索。”面对未来,吕鹏满怀信心。

    2013年7月17日
    1.1K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