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汝全
-
港城大AM:FE近100%!非晶态石墨烯上硝酸盐直接合成氨
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助理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激光感应合成的非晶态石墨烯,包括应变和无序的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可以电催化8电子还原硝酸盐(NO3−)为氨(NH3),法拉第效率(FE)约为100%,在-0.93 V下,氨的产率为2859 μg/cm2/h。催化活性的增强使流动电解能够实现按需合成和释放氨的70%选择性,从而在应用于植物栽培时显著提高产量和存活率。
-
探测极限最低为0.0023m/s,港城大团队联合造出仿生石墨烯纤维传感器
研究中,该团队使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造了基于石墨烯的气流传感器、及其后续的形貌修饰,借此对变形机制做出改变,进而发现基于鳞片状结构的石墨烯传感器,在响应时间、恢复时间、灵敏度和检测阈值方面都达到了优异的性能。
-
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课题组ACS Catalysis:非晶态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拓扑缺陷用于硝酸根电还原制氨
不同于传统石墨烯,原子分辨成像观察到sm-LIG是由六元环晶区和多元环非晶区组成的多相结构,X射线对分布函数和电子顺磁共振揭示了sm-LIG中拉长的碳-碳键和丰富的未成对电子。得益于丰富的非晶结构,sm-LIG在电还原硝酸盐合成氨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无定型结构更有利于硝酸根吸附和促进反应进行。
-
综述:激光诱导石墨烯在智能传感方向的应用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IG和LIG复合物的制备原理,包括形貌和组分的调控,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控制等。接着基于设计原理和工作机制(特异结合型和非特异结合型的化学传感器,基于压阻效应的机械传感器等),对LIG传感器进行总结。最后,作者讨论了LIG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
-
Nano Letters:激光诱导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作为瞬态、可植入的超薄生物燃料电池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再利用性的瞬态电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复旦大学宋恩名、香港城市大学叶汝全和于欣格等人报道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LIG)/金纳米颗粒(Au NP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瞬时葡萄糖酶生物燃料电池(TEBFC)。
-
武汉大学学者证实石墨烯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快速灭活冠状病毒 联合研发可抗菌的石墨烯口罩量产问世
近日,武汉大学联合香港科研人员合作,研究证实疏水性激光诱导石墨烯在温和条件下即可高效快速灭活两种人类冠状病毒。该材料不仅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还能温和杀灭病毒,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的日常保护中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以相关激光诱导石墨烯材料生产的口罩已量产,该技术对环境非常友好,正确消毒后的口罩可重复使用。
-
综述:激光诱导石墨烯在智能传感方向的应用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IG和LIG复合物的制备原理,包括形貌和组分的调控,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控制等。接着基于设计原理和工作机制(特异结合型和非特异结合型的化学传感器,基于压阻效应的机械传感器等),对LIG传感器进行总结。最后,作者讨论了LIG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
-
ACS Nano┃自我反馈式激光诱导石墨烯口罩在光热增强快速杀菌中的应用
埃博拉和COVID-19等疾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人类健康。近期研究表明,外科口罩可有效防止有症状个体病原体的传播。然而,口罩的不当使用和处置会带来较高的二次传播风险。除安全问题外,环境污染和原料供应短缺也是疾病爆发时口罩大量消耗的两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