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 锂电池“长寿”密码找到

    南开大学梁嘉杰、陈永胜教授课题组与江苏师范大学赖超课题组合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优化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结构的银纳米线—石墨烯三维多孔载体,并负载金属锂作为复合负极材料。这一载体可抑制锂枝晶产生,从而可实现电池超高速充电,有望大幅延长锂电池“寿命”。

    科研进展 2018年10月24日
    706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总结

    8月15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在南开大学召开项目中期总结会。

    2018年8月16日
    2.9K00
  • 新型传感器可精确“读懂”人体微表情

    梁嘉杰课题组利用富勒烯、金属银纳米线、氧化石墨烯等多种纳米功能材料的协同效应,通过在刚性的具有层状结构主体材料中引入摩擦系数低的客体材料来提高主体材料柔性,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界的难题。

    科研进展 2018年7月4日
    1.1K00
  • 石墨烯超表面实现深亚波长动态调控高阶异常反射

    近期,南开大学陈树琪研究团队通过在金层上对石墨烯十字结构进行排列设计,实现了高阶异常反射和超高阶涡旋光束。

    2018年3月9日
    3.0K00
  • 南开石墨烯柔性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取得进展

    近期,南开大学牛志强研究团队结合原位复合和金属还原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支撑柔性石墨烯/硫纳米复合薄膜,石墨烯连续的网络状结构不仅为离子和电子传输提供了有效途径,还可以有效吸附多硫化物并抑制其溶解。

    科研进展 2016年11月23日
    2.3K00
  • 自支撑柔性石墨烯/硫纳米复合物薄膜:柔性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南开大学牛志强研究团队结合原位复合和金属还原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支撑柔性石墨烯/硫纳米复合薄膜,复合物薄膜中石墨烯具有连续的网络状结构,硫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的表面,石墨烯连续的网络状结构不仅为离子和电子传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还可以有效吸附多硫化物并抑制其溶解。

    2016年11月7日
    1.8K00
  • 欣旺达布局石墨烯领域 并拟设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国内锂电池模组制造商——欣旺达今天公告,公司与南开大学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双方就“石墨烯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材料及其关键技术”项目事宜进行全方位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共建“石墨烯新能源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等。

    产业新闻 2016年4月1日
    1.6K00
  • 欣旺达进军石墨烯 投资1亿设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欣旺达与南开大学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双方就“石墨烯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材料及其关键技术”项目事宜进行全方位合作 ,引领石墨烯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材料和关键技术在电池相关领域的推广和使用。

    产业新闻 2016年3月31日
    1.4K00
  • 中美科学家首次研获单原子厚度“硼烯” 洞开二维硼世界

    继石墨烯之后,科学家希望找到更多具有优良特性的二维材料。元素硼因是碳的“近邻”而成为首要目标。然而,硼烯并非自然存在,只能人工合成。科学家对硼烯的理论结构预测已逾10年之久,但从未成功合成。即便有个别的薄膜等样品,也由于其结构异常复杂而难以表征。因此,硼烯的制备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物理界公认的世界难题。

    2015年12月23日
    1.1K00
  • 南开大学周震教授来南京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子科学计算中心主任、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教授应邀12月8日来南京师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于当天下午在新化学楼226会议室作了题为“Materials Innovation for Energy Storage via Computations”的学术报告。

    2015年12月16日
    1.6K00
  • 南开大学研制开发石墨烯锂二氧化碳电池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储能体系——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方面,最近取得重要进展。该校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已被国际顶级期刊选为热点论文,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的资助。

    科研进展 2015年7月15日
    1.7K00
  •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光动”石墨烯材料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和物理学院田建国教授的联合科研团队通过3年的研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石墨烯材料。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千倍以上。该研究成果令“光动”飞行成为可能。

    科研进展 2015年6月19日
    1.9K00
  • 南开研究“可呼吸”电池获进展 首次以石墨烯用作空气电极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储能体系——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首次将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以金属锂作负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2015年6月5日
    2.2K00
  • 通讯:周启星:一位环境学者的“美丽中国”梦

    在石墨烯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刊物《ChemicalReviews》(化学评论IF=45.661)上发表,这是中国环境界迄今在这一国际顶级刊物发表的第1篇论文。周启星一直“操心”着几件事:推动国家层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系统研究,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尽早制订积累科学支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新型材料石墨烯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研究。污染土壤修复问题,周启星最为关心,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呼吁各方重视。

    访谈评论 2015年6月4日
    98600
  • 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有了雏形 能连续充放电20次以上

    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这种电池以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以金属锂作负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科研进展 2015年5月19日
    2.0K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