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
南大《Adv Mater》三维石墨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王学斌课题组近来发展了锌诱导分层碳化法——即锌辅助的固态有机物热解法(zinc-assisted solid-state pyrolysis,ZASP)。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以锌粉作为分层剂;在加热葡萄糖进行热裂解生成焦的同时,金属锌蒸发渗入焦中。
-
两篇Nature来相遇:一篇来自南京大学,一篇破解半个多世纪争议!
CVD是生长高品质石墨烯的重要方法,已经发展了十年之久。问题在于,石墨烯与生长基地之间结合牢固,导致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褶皱,极大地影响了石墨烯的最终应用效果。那么,这些褶皱到底对石墨烯性能有多大影响?能否做出没有褶皱的石墨烯呢?
-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据悉,该成果所涉及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CVD)生长石墨烯,是目前制备大面积、高品质单晶晶粒或者薄膜的最主要方法。然而,由于石墨烯与基质材料能够产生强耦合作用,使得石墨烯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褶皱。这一现象严重限制了大尺度均一薄膜的制备,阻碍着二维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
《Nature》南京大学在石墨烯薄膜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本工作中,研究人员推测了质子在穿透石墨烯后,有一定概率会再次与电子组合成氢。为此,课题组通过氢气、氘气(D2)、氦气(He)等离子体的作用效果对比,验证了所设想的模型。因此,唯有增加质子密度,则成为减弱二者耦合作用的关键途径。有鉴于此,研究团队采用氢气等离子体处理褶皱化的石墨烯薄膜,并辅以高温,可以逐步减弱并彻底消除石墨烯褶皱。如果在生长石墨烯的同时,引入氢气等离子体,则生长出来的石墨烯则为完全无褶皱。
-
南京大学最新Nature: 质子辅助生长用于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
众所周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式生长的石墨烯薄膜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因此在柔性电子学、高频晶体管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石墨烯与基质材料能够产生强耦合作用,使得石墨烯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褶皱。这一现象严重限制了大尺度均一薄膜的制备,阻碍着二维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
160多项江苏科技成果亮相宁夏科技成果对接会
南京大学研发的一种集成石墨烯温度传感的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苏州大学研发的金葫芦通用嵌入式计算机GEC、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机……8月26日,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会员单位的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9所高校携带160多项科技成果,亮相我区科技成果对接会。
-
能源黑科技!给我一块“蛋糕”,开发海洋锂资源
使用锂离子固态电解质陶瓷膜作为锂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分隔开阴极区和阳极区,该陶瓷膜仅允许锂离子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微型可调谐太阳能板恒流电源向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恒定电流,使阳极区海水中的锂离子源源不断地通过固体陶瓷膜,在阴极铜片表面还原生成金属锂单质,成功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单质。
-
南大研发出新型“三明治”结构电子元件:可耐340℃高温
7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最新研发的不怕热“三明治”结构电子元件将有效解决大部分电子产品不耐高温的问题。据悉,该团队的研究成果近日已在《自然·电子学》(NatureElectronics)杂志上发表。
-
石墨烯薄膜提供高效、便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负责研究的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朱嘉说,太阳能海水淡化利用光蒸馏原理,无需其他能量即可产生淡水,是理想的海水淡化方案,但由于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一直无法大规模应用。
-
科学家用石墨烯实现高效海水淡化
为此,朱嘉课题组提出一种新思路,它有两大创新之处:一是利用石墨烯制成可折叠而且轻便的薄膜,用来吸收太阳能蒸馏海水,大大增加了便携性;二是让石墨烯吸收体与海水分隔开,降低热导损耗。
-
难以海水淡化?石墨烯太阳能吸收器驾到
海水脱盐一直被用于制备淡水,但长期以来,这一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南京大学的科学家运用氧化石墨烯材料,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不想来看看吗?
-
云南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建成投产
该生产线由曲靖焜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依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强大的科研力量进行科研与生产。该公司拥有由9名博士和4名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并请到3名国内一流物理学教授作为专业指导。公司的研发中心设在南京大学,生产中心建在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王欣然:一名“80后”教授的石墨烯情结
斯坦福大学是一片科学研究的沃土。王欣然师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Hongjie Dai教授,从事下一代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在石墨烯纳米材料及电子器件方面,攻克了诸多国际难题。
-
黑龙江首条自主研发石墨烯生产线问世 可实现批量生产
富莱德公司与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的王振廷院长组成了石墨烯研发团队以后,又在哈尔滨高开区领导与哈尔滨市科技局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在哈尔滨高开区科技创新城企业加速器的4号楼注册了哈尔滨富莱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