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
【氮化硼】Small:一种三元自催化体系高效制备高品质的BNNTs
液态W-B-Li直接氮化可高效催化生长高品质的BNNTs。实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Li成功嵌入到W2B5晶格间隙中,且发生B-Li作用,从而实现VLS生长。这种三元自催化生长可扩展到含有三元素的金属盐,氧化物,单质的任意组合中。深入分析体系的作用机制可使得更多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金属应用到材料制备中。
-
南京大学《AOM》封面:光纤端面集成的栅控石墨烯电光调制器:设计和演示
该全光纤器件采用光学反射式的三电极晶体管构型,包括以光纤纤芯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两电极、覆盖纤芯的石墨烯、氧化铝绝缘介质层,以及同时作为栅极和反射镜的顶部电极。光从纤芯入射后与石墨烯作用,调制后的光被反射镜反射回光纤,由于避免了光的空间耦合,因此插入损耗极低。
-
南京大学徐飞教授AOM:光纤光电集成–光纤端面集成的栅控石墨烯电光调制器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徐飞教授提出了全光纤集成的石墨烯光电器件的设计与制备工艺,设计出一种能够对石墨烯光吸收进行精细调控的光纤端面电光调制晶体管结构,并通过将电子束光刻工艺引入光纤端面这一特殊的基底上,制备得到了高集成度、低插入损耗的全光纤电光调制器。
-
NanoARPES首项科研成果:上科大团队揭示“魔角”三层石墨烯新奇电子态
近日,陈宇林-柳仲楷团队在该平台上开展的研究取得了首项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对魔角三层石墨烯电子态的观测,揭示了与理论预言一致的共存狄拉克能带与莫尔平带。
-
中国学者《自然》发文: “原子乐高”量子模拟获重大突破
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原子乐高”量子模拟器:基于手性堆叠的转角双层-双层石墨烯(如图1a-c所示,转角0.75°)。该体系具有多条较平的能带,带宽小于10meV,并且随着电场的施加形成陈数为零的孤立平带(如图1f所示),拥有简并的能谷-自旋自由度,是SU(4)同位旋扩展哈伯德模型的理想固态量子模拟器。
-
重磅!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这个领域,我国也实现新突破
南京大学缪峰合作团队通过在“原子世界搭积木”的方式,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度+0.75度的特殊角度叠加,并施加一个垂直电场,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并通过改变垂直电场,在国际物理学界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融化的“中间态”,并揭示了这一量子“中间态”的演化机制。
-
研究透视:Nature-扩展哈伯德模型 | 石墨烯
研究分析表明,通过改变位移场,当广义维格纳Wigner晶体转变为费米液体时,存在量子两阶段临界性,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量子临界点,并出现了量子临界中间相。当施加高平行磁场时,量子两阶段临界性演化为量子赝临界性quantum pseudo criticality。在这样的赝临界性中,发现了量子临界标度,仅在临界温度以上有效,表明其中存在弱的一阶量子相变QPT。
-
声学研究所刘晓峻教授和程营教授课题组关于拓扑声学类碳管结构取得新进展
将单层石墨烯卷曲,可形成一种新型一维材料:碳纳米管,其电子能带结构及拓扑性质由卷曲手性(chirality)以及周期内单元总数决定。然而,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对碳纳米管尺寸、形状以及手性的精准操控,对于碳纳米管拓扑性质的研究仅限于理论模型的分析计算,缺乏相应的实验验证。
-
强国“890”影音馆㊸|他是纳米世界里的“医生”,工作就像“给蚂蚁做手术”
“石墨烯就像一堆蚂蚁一样,蚁群里蚂蚁是一堆一堆的,你没法关注到个体,所以我们就想到给蚂蚁‘打骨折’,用独特的标记追踪它。”普通的石墨烯由碳十二构成,“打骨折”就是将其中一个碳十二换成带放射性的碳十四。“碳十四是永久放射性物质,就像是骨折后又修复的骨头,只要物质存在标记就会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追踪它。”
-
【材料】氧化石墨烯高选择性结合芳香分子
氧化石墨烯片层主要由分离的石墨微域(2.5~5.6 nm)构成,这些微域是其结合芳香分子的位点。石墨微域周围环绕着羟基、环氧基等大量含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极易发生水合,使石墨微域的有效尺寸降至略大于一个苯环。这与苯、单取代苯等小尺寸芳香烃的分子尺寸高度匹配,因此氧化石墨烯可高效结合小分子芳香烃。另一方面,由于位阻效应的存在,氧化石墨烯的石墨微域难以与多环或者多取代苯等大分子芳香烃发生作用,最终表现出对小分子芳香烃的高选择性。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芳香分子极性官能团与氧化石墨烯含氧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位阻效应,即在分子尺寸相当的情况下,氧化石墨烯优先结合极性芳香分子。
-
她16岁研究得出石墨烯上可生长GaN纳米线,22岁被南大聘为副研究员
2015 年,李悦文申请并主持了国创项目“石墨烯基 GaN 柔性 LED 技术”,并于 2016 年以优秀结题。其担任第一作者,相关论文也于 2017 年5月,以《石墨烯上生长 GaN 纳米线》为题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半导体技术》上。
-
Nat. Electron.:石墨烯电荷注入型光电探测器
近日,浙江大学徐杨教授、俞滨教授、高超教授、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合作报道了石墨烯电荷注入型光电探测器。
-
研究透视:Nature-魔角石墨烯,手性和等离激元
莫尔超晶格Moiré superlattices,已经在小旋转角扭曲双层石墨烯twisted bilayer graphene,TBLG中,观测到奇异的电子性质,如超导电性和强关联态。最近,这些发现,激发了对莫尔等离激元新性质的探索。尽管已经通过近场纳米成像技术,研究了扭曲双层石墨烯TBLG基面中的等离子体激元传播,但这些等离子体激元的一般电磁特性,仍然难以捉摸。
-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
他合成了放射性标记的石墨烯,解决了复杂体系中石墨烯难以定量和追踪的难题,阐明石墨烯类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过程与机制及其环境风险,为我国石墨烯类纳米材料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响应国家召唤,作为重要成员参与新建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主持10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5项,组建了一支勇于创新、水平一流的青年科研团队,指导学生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奖、大学生“挑战杯”江苏赛区特等奖等。
-
爱媛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成功合成出翼型纳米石墨烯
高濑副教授表示:“此次通过将氧化还原活性纳米石墨烯用于两翼,根据氧化状态构建了不同的聚集体。近年来已经成功合成弯曲的π电子化合物等。但几乎没有以此为组成单元构建结构可控三维聚集体和空间的例子。如果能实现高机械坚固性和大表面积,就有望用于传感器、成像装置和能源转换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