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
科学通报|绝缘衬底上二维单晶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徐小志教授团队近日在《科学通报》发表题为“绝缘衬底上二维单晶材料制备研究进展”的评述文章。该文从绝缘衬底上不同种类二维单晶材料的生长行为展开探讨,回顾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石墨烯和氮化硼在绝缘衬底上的生长策略以及机理,对绝缘衬底上制备高质量二维单晶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综述-石墨烯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介绍了石墨烯在柔性物理信号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和这些器件在可穿戴技术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传感器的新发展方向,如小型化、智能化和多模式。还重点介绍了相关传感设备的最新技术进展,并指出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方向。
-
Nano Res.[合成]│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AB堆垛双层石墨烯单晶生长
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针对AB堆垛的双层石墨烯目前存在的随机成核问题,提出了一种在Cu/Ni(111)箔上制备AB堆垛双层石墨烯单晶薄膜的方法。采用一种耐热盒辅助策略有效消除了Cu/Ni(111)表面上的颗粒,大大减少了随机扭曲岛和无法控制的多层的发生。
-
低维材料的限域催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采用双层石墨烯与铜基底构成的二维限域系统作为研究模型,原位可视化地研究了其反常的刻蚀与生长行为:一是,被铜和上层石墨烯限制的下层石墨烯出现了有趣的反常刻蚀行为(比上层石墨烯的蚀刻速度快十倍以上);二是,在较低的温度下(~530 ℃),下层被蚀刻的碳可以在受限的界面内传输,并以非常高的效率(约12%)转移到上层石墨烯晶格,实现了在无碳源供给情况下的石墨烯生长。
-
华南师大周国富/王耀教授团队《Small》:用于室温一氧化氮气体传感的具有碳-铁电子传输通道的卟啉-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论文将血晶素(Hemin)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HNG用于室温一氧化氮传感,并首次提出了基于碳-铁电子传输通道的传感机制。
-
华南师范大学《ACS AMI》:氧缺陷水合二氧化钒/石墨烯作为水性锌电池的优良阴极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侯贤华教授团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发表名为“Oxygen Defect Hydrated Vanadium Dioxide/Graphene as a Superior Cathode for Aqueous Z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构建了具有丰富氧空位缺陷和石墨烯修饰的三维海绵状水合二氧化钒复合材料(Od-HVO/rG)。由于稳定的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位点,Od-HVO/rG 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Nano Res.│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铜上超纯石墨烯制备
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在铜箔衬底上利用CVD方法合成本征的超高纯度单层石墨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