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
科学通报|绝缘衬底上二维单晶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徐小志教授团队近日在《科学通报》发表题为“绝缘衬底上二维单晶材料制备研究进展”的评述文章。该文从绝缘衬底上不同种类二维单晶材料的生长行为展开探讨,回顾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石墨烯和氮化硼在绝缘衬底上的生长策略以及机理,对绝缘衬底上制备高质量二维单晶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华南师范大学张振:纤维素纳米晶和氧化石墨烯共乳化Pickering乳液制备光热相变微胶囊用于太阳能和热能存储
该团队以纤维素纳米晶(CNC)和氧化石墨烯(GO)共稳定的PCM 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了以密胺树脂(MF)为壳层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PCM微胶囊。CNC具有优异的Pickering乳化能力,可促进GO在油水界面的固定,从而构筑了CNC和GO共稳定的PCM Pickering乳液。然后通过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MF前驱体的原位聚合和交联,在CNC和GO共稳定的PCM Pickering乳液表面原位形成聚多巴胺(PDA)层和MF壳层。由于多巴胺的还原作用,GO被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所制备的 PCM@CNC/rGO/PDA/MF微胶囊具有均匀的微米级尺寸、优异的防漏性能、高相变焓(175.4 J/g)和高PCM芯材含量(84.2%)。而且rGO和PDA 的存在使PCM微胶囊具有出色的光热转换性能。在1 W cm-2的光照下,PCM@CNC/rGO/PDA/MF微胶囊浆料(15 wt.%)的温度可高达到73 ℃。因此,光热PCM@CNC/rGO/PDA/MF微胶囊可应用于太阳能收集、热能储存和释放,在节能建筑和智能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综述-石墨烯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介绍了石墨烯在柔性物理信号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和这些器件在可穿戴技术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传感器的新发展方向,如小型化、智能化和多模式。还重点介绍了相关传感设备的最新技术进展,并指出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方向。
-
华南师范大学王耀团队: MOF/石墨烯叠片结构实现高稳定室温呼气 NO 传感
本工作分别制备含有 Fe-N4 活性位点的卟啉 MOFs 纳米片 [DLS-2D-Co-TCPP(Fe)] 和含有 D-Π-A 小分子(5-氨基萘-1-磺酸,ANS)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 (ANS-rGO)。再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将两种纳米片结合,构筑“片叠片”异质结 [DLS-2D-Co-TCPP(Fe)/ANS-rGO] 作为化学电阻式 NO 室温传感材料。
-
Nano Res.[合成]│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AB堆垛双层石墨烯单晶生长
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针对AB堆垛的双层石墨烯目前存在的随机成核问题,提出了一种在Cu/Ni(111)箔上制备AB堆垛双层石墨烯单晶薄膜的方法。采用一种耐热盒辅助策略有效消除了Cu/Ni(111)表面上的颗粒,大大减少了随机扭曲岛和无法控制的多层的发生。
-
华南师范大学《J RARE EARTH 》:用氧化钕/石墨烯复合材料改性隔膜以提高锂硫电池性能
综上所述,Nd2O3修饰的纳米多孔材料使用简单的水热反应涂覆在聚丙烯上组装了Li–S电池。其中,Nd2O3中未填充的4f空位可促进电子传输,加速多硫化物的催化转化,加快电池反应动力学。更重要的是,多硫化物可以被材料结构网络中丰富的多硫化物催化中心有效转化和吸收,从而对穿梭效应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
华南师范大学Zixuan Zhao等–通过插入Al2O3隧穿层的界面工程来提高石墨烯/GaAs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本文中光电探测器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Al2O3隧穿层对界面状态的有效改变以及基于DT和FNT两种隧道机制的作用。
-
华南师范等《Small Sci》:CoFe2O4@rGO作为先进锂硫电池的隔膜涂层
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和退火过程,开发了CFO@rGO复合材料,为先进的锂-S电池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多功能LiPSs屏障。这项工作验证了尖晶石氧化物在锂-S电池系统中的突出应用潜力,它可以在未来的高效储能发展中发挥有益作用。
-
华南师范大学《IJER》:超分子驱动的多孔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纳米片的严重重新堆叠和单电双层电容器储能机制仍然阻碍了石墨烯基材料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华南师范大学舒东教授团队研究通过超分子驱动的原位共掺杂方法巧妙地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N/S-rGO)。
-
低维材料的限域催化研究获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采用双层石墨烯与铜基底构成的二维限域系统作为研究模型,原位可视化地研究了其反常的刻蚀与生长行为:一是,被铜和上层石墨烯限制的下层石墨烯出现了有趣的反常刻蚀行为(比上层石墨烯的蚀刻速度快十倍以上);二是,在较低的温度下(~530 ℃),下层被蚀刻的碳可以在受限的界面内传输,并以非常高的效率(约12%)转移到上层石墨烯晶格,实现了在无碳源供给情况下的石墨烯生长。
-
华南师大周国富/王耀教授团队《Small》:用于室温一氧化氮气体传感的具有碳-铁电子传输通道的卟啉-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论文将血晶素(Hemin)与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HNG用于室温一氧化氮传感,并首次提出了基于碳-铁电子传输通道的传感机制。
-
华南师范大学《ACS AMI》:氧缺陷水合二氧化钒/石墨烯作为水性锌电池的优良阴极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侯贤华教授团队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发表名为“Oxygen Defect Hydrated Vanadium Dioxide/Graphene as a Superior Cathode for Aqueous Zn Batteries”的论文,研究构建了具有丰富氧空位缺陷和石墨烯修饰的三维海绵状水合二氧化钒复合材料(Od-HVO/rG)。由于稳定的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位点,Od-HVO/rG 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Nano Res.│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铜上超纯石墨烯制备
华南师范大学徐小志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在铜箔衬底上利用CVD方法合成本征的超高纯度单层石墨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