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程强团队Small:石墨烯/hBN多层系统间的近场辐射增强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程强教授、罗自学教授课题组与武汉工程大学宋金霖博士合作,制备了石墨烯/hBN异质结构和石墨烯/hBN/石墨烯多层膜系统,并分别测量了异质结系统和多层膜系统中的近场辐射传热。
-
JMCA | 锌氰酰胺原位配位诱导富氮石墨烯高效活化PMS
氮掺杂石墨烯为各种催化反应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材料平台,但由于氮含量低(N,常作为活性中心),且不同N构型(吡啶、吡咯、石墨)之间的可调性有限,导致其活性和选择性相对较低。
-
香港理工/华中科大《ACS EST Engg》:磁性超稳定氧化石墨烯膜过滤器,用于使用点水处理
香港理工大学蒋毅/华中科技大学吕以亮等研究人员在《ACS EST Engg》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磁性超稳定GO膜过滤器,与化学交联等传统方法不同。用原位形成的Fe 3 O 4纳米颗粒修饰的GO纳米片首先通过真空过滤组装成膜过滤器。随后将过滤器置于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 (≤0.50 T) 中,并通过嵌入可磁化微粒的定制多孔载体进行调谐。
-
金属-氮-石墨烯中铂合金的可扩展熔盐合成用于高效氧还原
该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熔盐合成方法,用于制备注入金属氮石墨烯的低铂(Pt)纳米合金。所制备的低铂合金石墨烯具有1.29A mgPt-1的高氧还原活性和超过30000次电位循环的优异耐久性。石墨烯包裹的铂纳米合金的催化剂纳米结构由于强大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提供了强大的抗纳米颗粒迁移和腐蚀能力。
-
华中科大刘逆霜团队Adv. Funct. Mater.:自供电氧化石墨烯湿度传感器!
在本文中,作者报导了一种自供电电位湿度传递机制,该机制通过在氧化石墨烯(GO)固态电解质上进行湿度刺激,来调节两个电极之间测试的电位差。
-
华中科技大学《AFM》:基于电位湿度传导机制的自供电氧化石墨烯湿度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湿度传感机制并设计了一种具有简单的rGO/GO/泡沫金属(镍、铁、锌和铜)夹层结构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具有湿度感应、高响应、快速响应/恢复和高稳定性行为。此外,作者从实验和理论上证明了电位湿度传导机制的可行性和优势。有趣的是,此类传感器的性能并不取决于特定的电极材料,而是与湿度传感层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有关,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
华中大瞿金平院士团队《Chem. Eng. J.》: 具有高效电磁干扰屏蔽和热管理功能的柔性多功能相变复合材料
在本文中,巧妙的运用熔融共混和盐模板法,批量构筑了一种同时具备高导热/导电能力、优异电磁屏蔽效果和力学强度特点的聚丙烯/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PP/CNTs/Fe3O4)多孔泡沫材料,然后结合简单的真空浸渍法吸附相变材料石蜡(PW),制备得到一系列多功能的柔性PP/CNTs/Fe3O4/PW复合相变材料(SSPCC)。
-
华中科技大学赵强/龚江GEE:聚离子液体复合膜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
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制约了其在实际光热产水中的应用。一般,提高氧化石墨烯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物理交联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膜强度较低,难以长期在酸性溶液中稳定,而化学交联法通常会消耗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亲水基团,不利于水传输。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赵强教授和龚江研究员联合提出了利用自交联的聚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的方法,并将复合膜材料应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生产淡水。
-
《自然·通讯》刊发张新亮教授团队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的研究成果
本文报道的超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有机结合了石墨烯光电子学、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以及硅基光子学的优势,具有大带宽、低功耗、微米量级尺寸等特点,为实现高速、高效率及小型化相干光接收机探索了新的思路,有望在数据中心等下一代高速光互连应用中发挥其独特的竞争力。
-
Mater. Today Phys.:基于声子共振杂化优化石墨烯纳米带的热输运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诺教授基于声子共振杂化效应,通过调整石墨烯纳米带上下两侧纳米柱分布,实现对石墨烯纳米带热导率调控。
-
华中科技大学《Adv. Electron. Mater》:柔性磁性薄膜上沉积石墨烯纳米片,用于超高灵敏度的磁敏裂纹传感器
柔性磁场传感器在磁检测和柔性电子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然而,低灵敏度和有限的工作范围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本文,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彬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期刊发表名为“Magnetic-Sensitive Crack Sensor with Ultrahigh Sensi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by Depositing Graphene Nanosheets upon a Flexible Magnetic Film”的论文,研究通过通过红外干燥技术将石墨烯纳米片沉积在柔性磁性膜上的新型磁敏裂纹传感器(M-CS)。
-
华中科技大学肖菲教授来我校做学术交流
在报告中,肖菲教授以癌症标记物实时、在线、活体检测为切入点,总结了近年来课题组在细胞体系小分子代谢物活性氧超灵敏检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新型二维石墨烯材料的优异特性,及其在不同维度上的自组装工艺,以及石墨烯组装体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物的构筑,并将其制备成微电极,插入细胞或者组织中进行活体检测,可以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放/化疗疗效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低维材料研究院接待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参观学习
师生们先在会议室对我院基本情况及石墨烯材料研发项目进行了初步了解,随后参观了公司展厅、热性能测试室、精密仪器室、锂离子电池制备实验室、石墨烯应用检测中心。虽是青春面颊,却掩饰不住对科技探知的热情,在先进仪器设备前纷纷向相关技术工程师请教,并认真听取做详细记录。其中我院首席科学家常海欣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专业知识,并鼓励同学们在大学里多参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参观结束,师生们在我院前台合影留念。
-
多孔材料助力光催化CO2转化
该材料有利于CO2分子吸附并富集在聚合物网络内的TiO2光催化剂表面以进行催化转化,其光催化CO2转化效率是近年来类似反应条件测试结果的最高值。
-
华科Nat. Commun.:多孔超交联聚合物-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用于CO2转化
华中科技大学Jingyu Wang和 Bien Tan团队通过在TiO2官能化石墨烯(TiO2-FG)上原位编织超高交联聚合物(HCP)来开发多孔复合结构。HCPs材料作为纯有机微孔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高的CO2吸收率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这是在众多报道的光催化剂中涉及微孔有机聚合物与光催化剂的组合用于CO2转化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