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
-
韩国科学技术院和北京理工大学Shoujun Zheng等–具有磁化石墨烯的自旋选择性薄膜晶体管
我们报告了一种在反应性反铁磁材料 CrI 3上具有磁化单层石墨烯的自旋选择性薄膜晶体管。石墨烯和CrI 3原子层之间的自旋相关杂化使得单层石墨烯中的自旋选择性带隙打开以及特定CrI 3层中磁化的电场控制成为可能。我们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运输数据的理论分析阐明了微观工作原理。我们通过电气手段对磁邻近效应进行微妙的操纵,实现了可靠的记忆晶体管操作(即存储器和逻辑器件组合操作)以及磁化石墨烯中朗道能级的自旋选择性探针。
-
北京理工大学《RSC Adv》:蒲公英状Sm2O3/Co3O4/rGO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蒲公英状结构的复合电极(SCGN),该电极由 Sm2O3、Co3O4 和二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组成。
-
北理工司黎明团队: 可调控石墨烯超表面高灵敏生物分子无损无标记检测
通过改变费米能级调控石墨烯表面电导率,利用人工超表面获得电磁场极限空间限制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可有效应用于生物分子指纹检测与折射率传感双功能复用。该工作引入元像素超表面和动态可调石墨烯的概念,将特定元像素分配给多个共振频率,从而建立了一对多的空间和光谱信号映射。
-
北京理工大学Xuge Fan、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皇家理工学院–用于NEMS传感器的由石墨烯带和附加验证质量组成的谐振换能器
我们展示了由双层石墨烯制成的带弹簧和由硅制成的验证质量的谐振换能器,并通过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法研究了它们在空气和真空中谐振时的非线性力学。
-
BIOCHAR | 低氧炭比水稻秸秆沼渣生物炭基涂层防冰性能
光热性能测试表明,MoS2负载后的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在一个太阳光强照射下涂层能够快速升温至58.3 ℃,并具有良好的光热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涂层有较低的腐蚀速率,这是由于MoS2的负载能够作为物理屏障减少腐蚀介质与基底的接触,从而提高了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本研究对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防冰领域的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
-
北理工《ACS AMI》:基于异形飞秒激光的氧化石墨烯/金复合材料的可控光还原多功能传感器
本文分析了 GO 和 HAuCl4 光还原过程中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激光诱导光还原和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光还原过程,发现光还原过程对激光通量有很强的线性依赖性。
-
北理工《ACS AMI》:基于石墨烯泡沫的高效防冰除冰方法
石墨烯泡沫板作为底层粘结在受保护的基底上,基底上覆盖着一层填充有 TiN 和 SiO2 纳米颗粒的聚合物复合涂层。通过电加热和光加热实验来研究这种基于 GF 的材料的防冰/除冰性能。
-
北理工曹茂盛等:氧化分子层沉积剪裁仿生态纳米结构,以操纵电磁衰减和自供电能量转换
利用oMLD技术对微结构进行可控地剪裁,可以灵活地调整其电磁特性,实现选频微波吸收,最佳反射损耗达到-58 dB。通过对仿生态纳米结构的深入洞察,直观地揭示了电磁响应的材料基础。
-
北理工《AFM》:新型石墨烯植入液晶弹性体复合材料,用于无线智能致动器
具有丰富介电基因的rGO作为电磁活性相,引起极化弛豫主导的电磁能量介电损耗和高效的能量转化为热量。rGO的成功植入使LCE-rGO复合材料在不损失可逆变形能力的情况下继承了EM能量收集能力。同时,rGO的超低负载(0.1–0.3 wt%)有效地降低了LCE-rGO的微波驱动阈值。
-
交叉科学求创新 独辟蹊径攀高峰—-记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黄元教授
为了解决二维材料解理技术中的瓶颈问题,黄元在壁虎的爪子上获得灵感,对固体表面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成功找到了制约范德华力的关键因素:原子间的距离和偶极相互作用。在澄清了界面作用机制以后,黄元与合作者发展了氧气等离子体辅助和金属膜辅助的解理技术,成功制备出了40多种大面积二维材料,有效解决了样品制备效率和尺寸的难题,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姚裕贵教授在反常霍尔效应、硅烯、石墨烯、拓扑材料等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还创立科普品牌,传播科学文化
-
北京理工大学《ACS AMI》: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基体促进铋纳米片上的CO2电还原
研究提出一种合理调制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基质(NGA)可以通过调节铋的电子结构和调节化学反应和传质环境的界面,显著提高铋纳米板(BiNP)的CO2RR性能。
-
Friction丨石墨烯超滑综述
本文重点介绍了石墨烯体系材料的超滑研究进展,将石墨烯体系材料的超滑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石墨烯固体超滑”和“石墨烯液体超滑”,总结了石墨烯超滑的相关机理,并提出石墨烯超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刘磊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自然》发文,揭示二维非晶碳材料的构效关系
该工作利用一种环状芳香分子(1,8二溴代B、N杂萘)作为前驱体,选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将金属衬底的温度作为主要调控参数,精确调控分子源热裂解程度及样品的成核生长,得到了不同结构无序度的二维非晶碳(AMC)样品。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电子衍射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揭示了AMC的原子结构,系统分析了AMC中程序差异和原子结构的温度依赖特性。
-
北理工《AFM》:原子分子工程定制石墨烯微层压板以调谐多功能天线
微层压板通过改变聚(3,4-乙烯二氧噻吩)循环可实现可调的电磁损耗(虚介电常数从0.93到3.94,虚部磁导率从0.17到0.25),衰减常数达到160。在此基础上,构思了多功能天线,实现了频率选择响应,能够从信号源稳定收集>90%的电磁能量,并巧妙地回收废热能和机械能。这项研究将为未来的信息传输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