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
-
【Nat. Commun.】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实现不同耦合强度的相对论性人工分子
北京师范大学何林教授课题组和北京大学的孙庆丰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针尖操纵技术,实现了在纳米级精度上连续调节两个石墨烯/硒化钨异质结量子点(GQDs)之间的距离,从而系统的研究了从相对论性人工原子到相对论性人工分子的耦合过程。
-
【Nat. Commun.】北师大团队发现三层转角石墨烯莫尔准晶中广泛存在的平带
该工作的实验测量与理论模拟均表明莫尔准晶样品的结构与电子态的分布在超莫尔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理论计算表明,该体系中存在较强的关联效应。在不同填充下,长程相互作用势在实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所有这些新奇特性预示着该体系中可能存在丰富的强关联物相。
-
【Nat. Commun.】石墨烯中轨道角动量耦合引起的单个波前条纹的直接观测
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二维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的轨道角动量对相位奇点的重要影响,也推动了对凝聚态物理低维系统中的相位奇点和波前错位的深入理解。轨道间角动量散射引起的相位奇点的概念有潜力在纳米设备、电子光学装置、和新型显微技术中发挥作用。
-
Nano Lett.:低角度扭转双层石墨烯中局部亚角度晶格旋转的实空间成像
北京师范大学何林教授团队报道了通过在上层引入小周期的莫尔超晶格,利用莫尔的放大效应,直接在实空间成像了小转角双层石墨烯由于重构导致的局域晶格旋转,为研究范德华体系的结构重构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除此以外,他们发现下层小转角石墨烯中的局域晶格旋转还周期性地调制了体系的能带结构,这就意味着晶格重构不仅对结构有影响,对体系的电学性质也有很强的调制作用,相应结果得到了理论计算的支持。
-
PRL:石墨烯/ WSe₂异质结量子点中的分子塌缩态
前期,何林教授课题组与孙庆丰教授课题组密切合作,在实验上证明构筑的石墨烯/WSe₂异质结量子点中同时存在ACSs和回音壁模式(WGMs,Klein散射引起的准束缚态)两种不同类型的准束缚态[8]。最近,两课题组再次通力合作,通过研究石墨烯/ WSe₂异质结量子点中的分子塌缩态发现ACSs的反键轨道态能转化成WGMs,揭示了ACSs和Klein隧穿效应内在深刻的关联。
-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何林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零赝朗道能级耦合在石墨烯中实现一维电子态
通过调控石墨烯的应变结构,赝磁场大小可以达到数百特斯拉,这为石墨烯的电学特性调控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方法。 更有趣的是,赝磁场具有很多真实磁场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我们基于赝磁场能实现真实磁场无法实现的量子物态。在最近的工作中,何林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证明可以利用赝朗道能级作为结构单元来构建新奇量子物态。
-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研究成果
在单层石墨烯中,贝里曲率只在狄拉克点是非零的,外加磁场的改变可以使电子在动量空间的运动轨迹从不包含狄拉克点转变为包含狄拉克点,贝里相位实现从0到π的跳变,见图1(a)和图1(b)。贝里相位的跳变使得量子点中电子能谱在大于临界磁场时多出一套受限能级,能谱中出现能级的跳变现象,此时能谱仍然保持谷自由度的简并,见图1(c)。
-
双层转角石墨烯体系研究进展——通过调控石墨烯层间间距的亚埃级振荡调控其电学性质
该工作不仅提出了调控并探测双层转角石墨烯体系层间间距的新方法,而且为实现二维材料层间超大的动态压强提供了新思路。
-
北师大物理学系何林教授课题组在应变石墨烯中实现对谷赝自旋的调控
何林课题组在应变石墨烯中通过赝磁场和真实磁场共同作用实现了对谷赝自旋自由度的调控 [9]。应变产生的赝磁场虽然能像真实磁场一样在石墨烯中产生朗道量子化,但与真实磁场有几个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