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令
-
中国石墨烯器件领军人物又一力作,清华任天令团队研发石墨烯基织物,体征异常可发声提醒
基于热转印技术和激光直写技术,石墨烯纺织品可以监测人体运动和多种生理信号,还可以作为健康反馈执行器发出警报声音,还具有工业兼容、制造成本低、制备效率高等优点。
-
清华大学任天令课题组《ACS Nano》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纺织品用于传感和驱动
GT集成了应变传感、压力传感、生理电传感和发声四大功能,能够在用户处于异常身体状态时检测人体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此外,GT 在应变和压力传感方面都具有高线性度;决定系数分别超过99.3%和98.2%。该设备的性能在高达1000kPa的压力下仍保持稳定。在4.2Pa压力下,GT拥有的响应时间低至85毫秒。因此,由于其功能多样、性能优良,GT的研究有望扩展到健康监测、运动监测等领域。
-
清华大学激光“刺绣”出蜂窝状石墨烯材料,屏蔽99.999999%的入射电磁波 ,可低成本大规模制备 | 专访
基于此,任天令等人使用石墨烯、MXenes(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和金属纳米线,探索具备超低密度、超高电磁屏蔽性能和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物。该石墨烯材料内部模仿蜂巢结构,由微孔结构和丰富的石墨烯边缘和界面组成,能使得入射电磁波被多次反射和吸收,适合用于超高性能电磁屏蔽应用。
-
清华大学《ACS Nano》:蜂窝启发的多孔石墨烯微结构,用于超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和可穿戴应用
具有超低密度,出色的柔韧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高性能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是航空航天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高度期望。本文,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团队在《ACS Nano 》期刊发表论文,研究通过激光划片技术制备蜂窝状多孔石墨烯(HPG)可用于EMI屏蔽和可穿戴应用。
-
贴片“纹身”搞定疾病预警 石墨烯电子皮肤展现光明前景
仅需在皮肤表面贴附一片薄薄的“纹身”,便可以实现心律、心电、血压、呼吸、睡眠等人体信号的采集与监测,甚至还有望辅助聋哑人及喉部切除患者重构发声能力。这种神奇的“纹身”就是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的研发成果——石墨烯电子皮肤。
-
清华大学研发高灵敏度和较大量程的可定制石墨烯压力传感器
该器件实现了可定制的石墨烯压力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量程,可以直接贴覆在皮肤上用于探测呼吸、脉搏等多重功能,并实现了人体多部位血压值和波形采集、足底压力和步态监测,未来在运动监测、智慧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
新型人工喉有望助失语者正常“交谈”
记者了解到,与2017年任天令团队首次提出的石墨烯人工喉相比,第二代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在器件柔性可贴附、声音收发系统集成、动作监测系统、轻型可穿戴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团队在石墨烯人工喉领域再获突破
该器件集收声和发声于一体,可直接贴附于失语者喉部,并将喉部的不同动作转化为对应声音,有望帮助失语者正常与他人“交谈”。在未来,该器件将与声纹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在语音识别、家庭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
清华研发“电子皮肤”可测人体信号
任天令教授团队创造了湿法剥离氧化石墨烯的新工艺。去除石墨烯氧化物,只留存石墨烯,使器件更美观、灵敏度更高、可耐受更高温度。“如果没有剥离工艺,外加力的时候,残留石墨烯氧化物会分散部分受力,从而降低器件灵敏度。”任天令说。
-
可定制石墨烯电子纹身来了
据悉,在图形化的过程中,该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湿法剥离氧化石墨烯的新工艺,去除石墨烯氧化物,只留石墨烯,使器件更美观,灵敏度更高,能耐受更高温度。而且,该项技术衬底超薄,没有穿戴不适感。此外,由于激光直写可编程的优势,石墨烯的图案可进行个性化设计,对于该产品未来的商业化也大有裨益。
-
清华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在纹身式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突破
该器件实现了可定制的石墨烯电子纹身,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直接贴覆在皮肤上用于探测呼吸、心率、发声等多重功能,未来在运动监测、睡眠监测、生物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
清华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在极低功耗阻变存储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实现了阻变存储器在10 pA极低工作电流下工作,其功耗仅为28 pW,远低于传统阻变存储器mW~nW量级的功耗。该器件的仿生突触能耗仅为400 fJ/spike,已经非常接近人脑~1-100 fJ/spike的超低能耗,此项成果对于极低功耗的仿生神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
石墨烯“人工喉” 让霍金也渴求
近日,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助理、长江学者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具有声音感知能力的智能石墨烯人工喉》的研究论文,令人再次感叹科技不可思议的魅力。
-
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纳米快报》发文 首次实现可塑性可调的石墨烯类突触器件
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创新性的采用双层旋转石墨烯,结合氧化铝作为离子传输层实现了类突触器件,同时通过背栅作为神经调节器,来控制突触后输出电流信号的强度。在负的背栅电压下,可实现兴奋型的类突触行为,在正的背栅电压下,能够将突触行为调制成抑制型,并且还能够模拟突触发育的全过程。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类突触器件的可塑性可调,为类脑芯片模仿人脑神经网络更高程度的智能提供了可能,在相关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
清华大学制成可调色石墨烯LED 颜色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教授任天令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从两种不同形式的石墨烯中制作出了新型发光材料,第一次在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发光系统中证明,仅用一个LED就可调整出不同颜色的光,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光谱的所有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