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大(北京)《 ACS Omega》:以烟煤为原料制备少层石墨烯,用于锂离子电池
我们以煤为前驱体,通过激光诱导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特性的几层多孔石墨烯基材料。C-LIG 具有类似蜂窝状的形貌,并具有多孔特征,主要为介孔结构,同时在孔壁中观察到许多尺寸较小的孔。
-
“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徐州高新区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圆满举办
中国矿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代表分别就《钙钛矿光伏电池与器件》《燃烧在线监控及智能发电技术》《高端矿山智能运输装备研发及应用》《激光显示高端膜材料研发》《超高温焦耳热闪速制备锂电石墨烯导电剂》进行了项目路演。
-
21秒合成强吸附剂:3D多孔石墨烯
研究还探究了在不同碳酸盐比例和不同闪蒸电压下3D PFG的孔隙结构变化,掌握了FJH过程中分级孔隙结构的可控合成条件。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3D PFG作为吸附剂,对甲基蓝和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能。FJH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合成过程,不仅简化了3D HPG的制备过程,还为煤炭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方法。
-
科学家揭示石墨烯/垂直排列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夹层异质结构界面上的声子热输运过程
该研究团队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Gr/CNTs/hBN)夹层异质结构的界面热阻,其中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VACNT)阵列与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层共价结合。研究发现,Gr/VACNT/hBN夹层异质结构的界面热阻(ITR)比相同平面尺寸的Gr/hBN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界面热阻(ITR)小一到两个数量级。研究人员观察到共价键有效地增强了Gr和hBN层间的声子耦合,导致Gr和hBN之间态声子密度的重叠因子增加,从而降低了Gr和hBN的ITR。
-
地球上最大天然碳洋葱的发现
福建永安煤田二叠系煤层中发现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洋葱(洋葱状富勒烯), 也是首次在地质样品中发现了多核天然碳洋葱。研究认为,岩浆热变质煤中的天然碳洋葱是化学气相沉积成因。《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22年第9期报道了该研究成果。
-
中国矿业大学《Adv Mater Technol 》: N/P 双掺杂和电解质优化的3D石墨烯气凝胶,用于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中国矿业大学Xinran Gao等研究人员在《Adv Mater Technol 》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成功合成具有分层孔隙、增大的层间距和高掺杂水平的 N/P 双掺杂 3D 石墨烯气凝胶(NPGAs),其对 PIBs 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11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学术报告——石墨烯表面摩擦调控与智能研究
报告题目:石墨烯表面摩擦调控与智能研究时间:2019.5.22,16:00-17:00报告人:彭倚天教授地点:机电学院A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