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ACS Nano》:章鱼状皱褶石墨烯颗粒,用于粘合剂涂层
所开发的方法利用激光与微液滴的相互作用,在有限的空间(小于1μm)内提供高达约107Pa 的驱动力,使微液滴中的前体发生局部皱缩。局部皱缩的颗粒具有皱缩和未皱缩两种结构,类似章鱼的头部和柔软的身体。在粘附性测试中,章鱼状颗粒在空气中、水中和柔性基底上都表现出很高的粘附性。
-
上海交大Nano Letters:超强高韧的仿生砖砌构型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研究团队在仿生砖砌构型铝基复合材料中首次实现了超过1GPa的超高强度,接近铝基体强度的理论极限,且模量和能量耗散密度分比铝基体提高了20%和2.5倍,实现了强韧性同步提高的关联重构,支撑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关键应用。
-
ACS Nano观点:应用导向的高导热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黄兴溢教授团队总结了具有高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导热性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路线图,系统分析了各种导热增强策略,阐述了纳米填料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增强作用。然后,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在可穿戴电子器件、热界面材料、电池热管理、介电电容器、电力电气设备、太阳能储存、生物医疗、二氧化碳捕集和辐射制冷等不同领域的重要意义。最后,展望了导热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为开发具有高导热性能的新兴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些见解。
-
上海交通大学《Carbon》:构建具有双连续互穿网络的石墨烯基气凝胶作为多功能微波吸收体
在这些气凝胶中,C-FeCNF6GO 的传导损耗得到了改善,阻抗匹配性能也得到了优化,因此在厚度为3毫米时,其微波吸收率较高(11.7 GHz 时为 -68.3 dB),有效频带较宽(8.8-15.7 GHz)。此外,双连续互穿网络结构和优化的成分赋予了 C-FeCNF6GO 极佳的噪声吸收能力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
双层armchair手性石墨烯纳米带生长新进展
研究发现,采用镍催化颗粒生长的纳米带的armchair手性纯度最高可达97.3%,这种优异的手性选择性来源于不同手性纳米带边缘及纳米带/催化剂界面的形成能的显著差异。电输运测试结果表明所生长的超窄双层armchair 手性纳米带表现出准金属性,即带隙非常小。该准金属性得到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双层纳米带能带结构的进一步支持。
-
科学家研发近场红外技术,对石墨烯封装器件堆垛方式实现成像,达成石墨烯制备的实时监控
该团队通过调节入射红外光的波长,借此找到一个十分合适的波段,并让这一波段刚好处于六方氮化硼垂直方向的声子模式波段。在该波段之下,六方氮化硼就像波导一样,能将石墨烯的光学信号传导到六方氮化硼的上表面。这时在六方氮化硼的上表面,针尖就能够扫描到石墨烯的红外信号。
-
上海交通大学:石墨烯@PSE-PLIGE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宽工作范围
报道了一种高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造,该传感器由多孔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和多孔导电弹性体组成。使用NaCl模板方法将rGO与多孔有机硅弹性体结合而获得杂化弹性体。这种压力传感器具有极宽的检测范围(542Pa至1.5 MPa)、强大的稳定性(超过15,000次循环)以及识别细微脉搏和喉咙发声的卓越能力。上述优异的性能使得该传感器在医疗监测和人机交互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上海交通大学《CEJ》:基于细菌纤维素/壳聚糖/石墨烯的碳气凝胶,用于多功能压阻式传感器
碳气凝胶具有独特的片状和纤维状交替结构,反映了结构良好的 “桥梁 “的稳定性。在这个类比中,层状结构起到了稳定 “大梁 “的作用,而纤维则是不可或缺的 “支撑索”。有序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均匀的应力传递,从而产生了一种基于碳气凝胶的传感器,它具有很高的压阻线性灵敏度(150 kPa-1)、出色的机械稳定性(3000 次压缩循环)和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120/90 ms)。
-
关于“石墨烯贴片型太赫兹法布里-珀罗谐振天线及其实现方法”等2项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本校相关规定,拟通过转让的方式对下列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现予以公示。 本次项目公示期为15日。如有异议,请于本公示发布后15日内向本校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出。 联 系 人:徐老师 E-mail:…
-
研究前沿:上海交通大学陈国瑞 Nature Nanotechnology | 石墨烯
该项研究发现,彰显了特殊堆叠的多层石墨烯器件的高效制造,并表明晶体多层石墨烯是一种理想平台,用以研究由库仑相互作用驱动的大范围对称破缺。
-
陕西科技大学《ACS AMI》:柔性氟化石墨烯/聚乙烯醇薄膜,实现高热管理能力
FG/PVA 复合薄膜是通过连续真空过滤 FG 分散液和 PVA 溶液得到的,这种方法通过氢键增加了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声子传输效率。经过自然干燥和热压后,含有 10.4 wt % FG-400 的 N-FG-400/PVA 复合薄膜显示出卓越的面内热导率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 7.13 W m-1 K-1 和 51.1 Ω cm。此外,N-FG-400/PVA 薄膜还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达 60 兆帕,断裂伸长率为 28%,有望成为柔性设备热管理的一种材料。
-
科研进展|上科大物质学院于平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分子轨道对称性对开壳纳米石墨烯磁耦合强度的影响
研究团队在超高真空的环境中,将由三个苯环组成的苯烯基纳米石墨烯构建成三种不同链接对称性的开壳纳米石墨烯自旋二聚体D1、D2、D3以及自旋三聚体T,并对其结构进行原子级精准的结构表征。
-
Sci. Adv.:基于膜受体双单层探针和石墨烯晶体管阵列的可扩展仿生传感系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Rui Qing,麻省理工学院Shuguang Zhang,Tomás Palacios提出了一种仿生的自上而下的平台来规避这些困难,方法是将“双单分子层”生物识别结构与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晶体管阵列相结合。
-
科普世名丨石墨烯制备新技能:超临界流体技术
世名致力于差异化功能性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寻求高性能石墨烯的低成本宏量制备技术。在双方的紧密合作下,该超临界流体石墨烯制备实验线安装及调试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设备也通过了运行状态测试。目前,中试设备已经可实现公斤级产能,所获得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
上海交大王世勇与合作者JACS:氮掺杂纳米石墨烯结构中的关联量子磁性
该研究拓展了一种新的[2+2+2]咪唑环三聚表面化学反应,在Au(111)单晶衬底表面成功合成出了氮掺杂纳米石墨烯,使用STM/(nc-AFM)技术对其精确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观测到了其中的集体量子磁性,与海森堡量子自旋模型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