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
-
青岛科技大学:石墨烯/聚苯胺/多孔碳复合材料,用于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三元复合材料由 PANI、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C800)和低氧化石墨烯(LGE)组成。得益于 C800 和 LGE 的协同作用,PANI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容保持率明显提高。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显示出 162 mF-cm-2 的高电容值、24.9 μWh-cm-2 的显著能量密度、数千次充放电循环后 90% 的电容保持率,以及即使在大角度弯曲时也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
江南大学《ACS AMI》:MnO2/rGO混合纤维电极,用于可穿戴超级电容器
FSC有望成为柔性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所揭示的工程策略不仅为制备高性能混合纤维电极提供了一种简单、连续和可扩展的方法,还为开发先进的可穿戴能源纺织品提供了启示。
-
南京林业大学《DRM》:双向冷冻制备多功能纤维素纳米纤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碳气凝胶,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和应变传感器
总之,我们采用简单有效的双向冷冻干燥和热退火策略,精心设计并制造出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分层超轻 BCRCA。
-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Min Li等–富含氧缺陷的赤铁矿纳米棒@还原氧化石墨烯芯鞘纤维用于高质量的柔性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本文合理设计和制备了氧缺陷赤铁矿纳米棒@还原氧化石墨烯(Fe2O3-x@RGO)芯鞘纤维。引入氧缺陷可以同时提高电导率,形成介孔晶体结构,增加活性表面积和活性位点。这导致了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高,在5 mV s-1下表现出525.2F cm-3的高比电容和优异的倍率能力(从5到100 mV s-1保持53.7%)。
-
北航《Carbon》:一种全激光方案制备铅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优化铅含量的制备方法为金属化合物修饰LIG的制备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和经济高效的范例,尤其适用于强力储能电极的制备。
-
北京服装学院《ACS AEM》:PPy@PANI/石墨烯复合纤维,用于可穿戴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功于其核-鞘微结构、大量的活性位点以及聚苯胺、聚吡咯和石墨烯纳米片的强大协同效应。这项研究为构建可控结构和成分特征的二维材料混合纤维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可用于可穿戴储能设备,促进了未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实际应用。
-
量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力
Lutkenhaus表示,这种反复运动可能会导致机械应力的积累,从而导致设备故障。她的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设备,可以检测储能材料充电和放电时的机械应力和应变。
-
河北农业大学Ningzhao Shang和河北大学Yongjun Gao等人—氧化石墨烯基铝复合离子超级电容器
通过KNO3辅助爆炸并遵循毛细管致密化工艺,开发了一种用于铝复合离子超级电容器(Al-SC)的石墨烯氧化物基碳电极材料,该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存储正负离子的活性位点。
-
延世大学《JMCA》:MnO2修饰多孔3D打印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用于光合电力系统
该系统克服了之前展示的 TM 涂层生物太阳能超级电容器系统的性能限制,采用了高多孔 MnO2 层以获得最大的超级电容,以及三维打印多孔石墨烯电极以获得大表面积和光吸收。
-
研究人员开发rGO增强结构超级电容器 新的储能材料也可用于构建电子产品
电极由编织成织物的碳纤维制成。这种碳纤维织物本身提供了相当大的结构强度。此外,它还涂有由导电聚合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组成的特殊混合物,可显着增强离子流和能量存储能力。
-
Astra宣布与SET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联合协议将提供下一代混合石墨烯/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储能解决方案
SETI Power Pack(“SPP”)是该公司的下一代储能解决方案,它是一种混合石墨烯/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旨在取代传统电池的需求。当与SETI电源组结合使用时,Holcomb Energy Systems(“HES”)In-Line Power Generator(“ILPG”)和 HES自持式发电厂尤其经过优化,可为最终用户提供近乎连续的发电能力。将SPP与ILPG串联安装将提高充电和放电周期的整体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HES自持发电厂的运行效率。
-
青岛大学《CEJ》:开空镍MOFs/石墨烯气凝胶电极,用于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这项突破性研究为制备基于 MOFs 和石墨烯的三维多孔气凝胶电极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灵感,可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其他柔性储能设备。
-
宁波大学《ChemistrySelect》:由聚丙烯腈掺杂石墨氮化碳或三聚氰胺制备的多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应用
研究在聚丙烯腈(PAN)薄膜中掺入了三聚氰胺和由三聚氰胺热缩合得到的氮化石墨碳(g-C3N4)。然后通过热解复合薄膜制备氮掺杂多孔碳。虽然所有多孔碳的氮含量都很高,至少达到10%,但g-C3N4的掺氮效率比三聚氰胺高。氮含量随着每种掺杂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g-3(从质量比为 3 的 PAN/g-C3N4 复合薄膜中获得的多孔碳)的氮含量最高,达到19.0%。
-
深圳大学《Nano Energy》:高性能OCNTF/3D-石墨烯/TMO电极线,用于线形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独特的OCNTF/3D-rGO纤维,即在氧化CNTF上形成三维多孔网络状rGO框架,分别沉积纳米尺寸的MnO2和Fe2O3作为柔性电极,用于制造高性能、线状、全固态、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F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