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
-
CEJ:用于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镍锡氧化物/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在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镍锡氧化物/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SR)。由NSR 2 作为正极和声化学制备的 RGO (SRGO) 作为负极组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ASC) 器件在工作电位下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
济南大学徐彩霞、刘宏,中科院物理所谷林AM:电化学剥离同步掺杂石墨烯构筑可集成柔性微型储能器件
济南大学刘宏、徐彩霞教授课题组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教授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谷林教授课题组采用电化学剥离的方法制备了高品质氯掺杂的石墨烯材料,并用于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开发。
-
Skeleton进军波兰市场,宣布与ZPUE就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达成协议
两家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根据该意向书,Skeleton应从2023年到2025年以每年200兆瓦的速度为铁路路边存储提供超级电容器。这些系统允许在列车制动期间捕获能量,并在加速期间提供能量。骨架还应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为电网稳定性应用提供160兆瓦的存储空间。作为合作的起点,这些机会代表了超过3000万欧元的商业价值。
-
Sebastian Pohlmann博士在6月的先进汽车电池会议上发表讲话
Skeleton汽车与业务发展副总裁Sebastian Pohlmann博士将于6月15日星期三就Skeleton的创新发表演讲,这次是针对重型应用:“在15秒内存储60 Wh / kg:新型超级电容器技术”。
-
世界上最大的展会之一的倒计时已经开始 –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与Skeleton见面!
除了与Skeleton团队会面外,您还有机会聆听我们的汽车和业务发展副总裁Sebastian Pohlmann博士于5月30日11:15 – 11:30在氢+燃料电池欧洲论坛上就“汽车和运输的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池混合解决方案”发表演讲。
-
高性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团队联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在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
Skeleton的风能和电网行业解决方案将在Cleanpower 2022上展出
预计有6000名与会者和370多家公司展示他们的产品,Cleanpower是清洁技术公司的重要交汇点。要了解有关Skeleton储能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
CAP-XX和Ionic Industries将开发石墨烯增强型超级电容器
该协议是与澳大利亚的Ionic Industries达成的,该公司正在为各种市场开发新形式的石墨烯,并涉及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其他储能设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商业化。
-
中科院电工所《AFM》:二维石墨烯/MnO异质结构可实现高性能柔性固态锂离子电容器
总之,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界面工程路线,将 卷心菜状MnO纳米锚定在3D rGO“土壤”内,作为 LICs 的优良阳极。这项工作为具有高能量/功率输出的柔性 LIC 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扩展的基于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的电极设计策略。
-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Carbon》:快速制备高质量的少层石墨烯,用于高能量密度离子凝胶基微型超级电容器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在《Carbon》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了一种在聚乙烯醇 (PVA) 基水凝胶介质中仅使用0.05M K2SO4作为电解质的温和(<1 小时超声处理)阴极剥离石墨的通用且快速的制备方法。重要的是,凝胶剥离石墨烯还与离子凝胶电解质兼容,可实现 3.4 V 的高电压,并产生具有竞争力的14.5 mWh cm -3能量密度,优于大多数报道的基于石墨烯的 MSC。MSC表现出出色的长循环性能,在 10,000 次循环中保持近 100% 的电容。我们还展示了串联和并联连接的 MSC 的机械灵活性和集成度,为未来的微型柔性电子设备供电。
-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ACS EL》:利用双极性氧化还原电对显著提高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赝电容性能
本文,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傅强研究员团队合作在《ACS Energy Letters》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在高浓度ZnCl2电解液中加入具有双极性氧化还原电对的ZnI2电解质,实现在石墨烯正负极同时引入赝电容,构筑出高容量、长循环水系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
-
千吨级电容炭工业化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
4月14日,山西中科美锦炭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美锦)千吨级电容炭工业化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内。
-
Integrated Graphene团队:第 18 期 – 工艺开发工程师 Michael Buhagiar
MB: 我每天的工作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试生产线上的工艺开发工作,这是我从零开始设计和指定的;另一部分是实验室中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这使我每天的工作都充满变化和挑战,并且每天都要与开发科学家团队密切合作。在我的工作中,我不断尝试进一步拓展工艺边界、排除故障、优化和标准化。与此同时,我还致力于设计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工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但又令人生畏的前景,因为这些工艺非常新颖,我们实际上是市场的开拓者。
-
2021年度山西十大科学新闻、山西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2021年8月18日,随着山西中科美锦炭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约仪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与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攻克的“电容炭”技术难题,不仅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估,还具备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目前已进入生产线的建设阶段。研发过程中,709课题组科研人员首次打通了淀粉基“电容炭”批量化制备路线,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高品质“电容炭”,实现产品定型和工艺固化,并与终端用户无缝对接,为国内“电容炭”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陈成猛 | 炭材料未来可期:从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
近日,《Carbontech Magazine》有幸采访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成猛,陈成猛及其团队在炭材料领域贡献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超级电容炭技术正从中试迈向产业化,有望解决超级电容行业关键材料国产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