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
-
南京工业大学《Carbon》:MoSe2 /石墨烯异质结构组装而成的混合纤维可改进超级电容性能
南京工业大学ZhenjieYao等研究人员首次通过乙二胺的辅助将膨胀二硒化钼(MoSe2)并入石墨烯纤维中。MoSe2的存在使所制备的混合光纤的体积电容提高了2.2倍(148.6F cm -3) 以及良好的速率性能。
-
圣泉集团:石墨烯改性超级电容产品已经停止生产
有投资者向圣泉集团(605589)提问, 请问公司的石墨烯改性超级电容所用的石墨烯是自产还是外购?
-
西安理工大学《Energy Technol》:玉米渣为原料制备石墨烯修饰的N-O共掺杂碳纳米纤维,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从玉米渣衍生的木质素中制备氮、氧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CNF),然后通过简单的“刷涂和干燥”工艺引入石墨烯(GN)。获得的GN涂层碳纳米纤维 (CNFs@GNs) 具有3D网络结构、丰富的杂原子、优异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 (700.92m2 g-1 ),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
中国科大:“盐包水”水凝胶电解质和N/P-双掺杂石墨烯水凝胶电极,用于柔性准固态高性能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研究将N,P双掺杂的石墨烯水凝胶正极与锌负极和聚丙烯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双网络水凝胶(PAAK/CMC)包裹的乙酸基“盐包水”电解质相结合,组装了高性能的柔性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
广汽集团:目前巨湾技研的3DG石墨烯主要还是应用于超级快充上,今后公司技术将研发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3C、储能系统、超级快充站、工程服务等
有投资者向广汽集团(601238)提问, 请问老师,巨湾技研生产的石墨烯除了用于超级电容和石墨烯基锂电池,贵司无计划向石墨烯晶圆进军?目前,国际上已经将石墨烯定位下一代半导体材料,贵司就没想过朝这个方向转变?石墨烯的商用就没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
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Carbon:自支撑石墨化复合纳米炭电极用于高频超级电容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研究员与苏方远副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证明了超高温石墨化是一种提高炭电极超级电容器频率响应能力的有效方法。石墨化复合膜的高电导率和较少石墨烯边缘的暴露,有利于电子传输和电化学双电层的建立,从而提高高频超级电容器的响应速度。作者利用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边缘对离子吸附行为的影响,提出边缘可能是影响高频超级电容器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同时将SC-2800成功地应用于交流滤波电路。这项工作将为高频超级电容器的合理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见解。
-
Skeleton Technologies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进行了更新
Skeleton的主要技术是其curved-graphene,这是一种石墨烯,但不是标准石墨烯——这种材料与单层石墨烯片完全不同,而是类似于碎裂的石墨烯,导致纳米3D物体。curved-graphene保留了石墨烯的性质(高导电性和大表面积),但与其他石墨烯类型相比,可以更容易插入电极。这使得Skeleton能够在其超级电容器中实现高性能。
-
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布《2021石墨烯储能领域应用专利分析报告》
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科研人员聚焦石墨烯储能领域应用的热点,历时三个月,形成了一部聚焦于石墨烯在储能领域应用的专题性专利分析报告。该报告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电化学储能体系为切入点,对石墨烯储能领域应用技术进行专利检索(检索截止日为2021年3月31日),并从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来源国家、各结构部件中应用专利分布、重要专利申请人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该报告基于目前石墨烯在储能领域的专利申请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专利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
贝特瑞先进石墨烯联手烯晶碳能达成战略合作
未来,双方将以超级电容器和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核心材料国产化为目标,共同打造千吨级高纯度、高导电率、高稳定性的活性炭、硬炭和软炭材料生产线,为超级电容器行业向千亿级产业规模迈进奠定基础。
-
西安交通大学唐伟教授EEM: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具有亚纳米微孔的 N 掺杂二维碳纳米片的通用策略
到目前为止,二维碳材料的合成方法大致可分为气相和液相合成两大类。气相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通过2D模板,可以生产完整的大尺寸二维碳纳米片。然而,该策略的复杂工艺和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液相法可以简单而大规模地生产碳纳米片,通过有机反应制备二维碳纳米。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总是会导致小尺寸和破碎的颗粒,因此需要额外的纯化过程。此外,上述两种方法难以精确控制亚纳米微孔的分布,这也导致研究者对于亚纳米微孔有一定的争议。因此,一种通用且可扩展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2D多孔纳米片上的亚纳米微孔非常具有挑战性。
-
Nano Res.│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课题组:自引发表面修饰优化3D打印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可印刷油墨,氧化石墨烯悬浮液被广泛用于3D打印以制造微型超级电容器。以此制造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通常具有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然而,微型超级电容器受到石墨烯薄片的有限固有电容的影响表现出有限的性能。根据之前的报道,优化石墨烯基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是表面改性,因为它可以将石墨烯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和活性物质结合,对电容性有很大贡献。然而,改性的氧化石墨烯薄片总是表现出不尽人意的亲水性,使得它们与墨水相关的应用非常有限,因此同时获得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可打印性能仍然具有较大的挑战。
-
河北工业大学EnSM:双活性/动力学互促的Li3VO4/石墨烯实现可喷涂高比能锂离子微型电容器
MICs性能受限的主要原因是正负极之间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不匹配,需开发电压平台安全、比容量大、倍率性能好、稳定性好的负极材料;另外微型MICs器件的制备和组装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更为简便的技术路线来满足实际需求。
-
湖南大学《ENERGY RESEARCH》:基于聚苯胺/石墨烯涂层聚酯织物的可穿戴超级电容器
首先制备高浓度的石墨烯油墨,然后通过反复浸干工艺将石墨烯涂覆在聚酯织物上。随后,通过在石墨烯涂层聚酯织物上电化学沉积聚苯胺 (PANI) 制备 PANI/GPT 电极。所得织物电极具良好的速率性能和良好的倍率能力。组装的柔性超级电容器还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弯曲长达 5000 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5.10%。这种高性能的纺织电极和低成本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开发其他可穿戴储能设备。
-
浙江理工大学胡毅教授CEJ: 高导电性EGaIn /丝素墨水用于石墨烯3D阵列结构MSCs
受纺织染整领域低成本、高通量和可扩展印花工艺启发,使基于电子墨水的平网印花工艺在改进柔性可穿戴智能纺织产品的有限制造方法上实现可能。然而,当前制备的柔性电子器件,其电子电导率和离子传输提升仍然存在挑战。研究人员通过探究丝素(SF)对液态金属离子的吸附螯合作用制备出高稳定性镓铟(EGaIn)/ SF墨水,运用平网印花策略在柔性基材上可扩展制备图案化高导电EGaIn集流器,并对其导电恢复机制进行解析。同时,通过调节丝网目数和精准对花印制石墨烯3D阵列结构微型超级电容器(MSCs)电极,进一步解析其多向离子扩散机理。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的MSCs器件表现出出色的机械柔性、集成性和电化学性能,这在未来的柔性可穿戴智能纺织品中具有极大应用潜力。
-
珈伟新能:国创珈伟曾开展石墨烯导电浆料研发、生产工作 石墨烯导电浆料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和常规锂电池产品
有投资者向珈伟新能(300317)提问, 公司拥有石墨烯技术相关专利8项,其中实用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性都应用那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