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
-
天津理工大学《Small》:大面积和超薄金属氧化物/石墨烯薄膜,用于高性能可穿戴微型电容器
研究报告了一种通用策略,通过在自组装的rGO薄膜上附着多种MONPs的自组装膜,然后进行碳化,合成大面积、超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MONPs)/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混合结构薄膜。
-
深圳观察:创新南山2024“创业之星”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大赛总决赛初创团队组一等奖获奖项目——石墨烯基柔性储能团队创始人肖菲博士表示,深耕柔性储能领域基础研究20余年,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创新的实践发展中,项目团队已开发石墨烯基柔性超级电容器,并攻克柔性储能器件性能和绿色工业化生产方面的技术瓶颈。
-
印度理工学院Carbon:瞬态焦耳加热法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在碳布上紧密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经过单一50毫秒电流脉冲后转变为大孔石墨烯结构,而通过连续的超短(100毫秒)电流脉冲的KOH激活过程中引入了基平面纳米孔。优化后的激活过程不仅在石墨烯基平面上形成了平均直径为6纳米的均匀纳米孔,而且在激活过程中引入了一些额外的伪电容氧化官能团。与常规的热和化学策略相比,这种电激活过程更为直接,所需的热预算非常低,且能直接得到即用的电极。
-
东北电力大学范晶团队在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界面特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AS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水性乙腈-离子液体(ACN-ILs)在石墨烯表面的界面特性,并探讨了ACN含量和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推动离子液体作为超级电容器电解质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
荆楚理工学院《JPS》:石墨烯/Ni(OH)2异质结,用于高性能混合超级电容器
研究通过一种简便的静电自组装途径构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Ni(OH)2 异质结,其中 Ni(OH)2 纳米片种植在 rGO 基底表面,从而增加了比表面积并加速了电子/离子传输,同时继承了 rGO 出色的循环稳定性。
-
激光诱导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具有抗真菌特性的可持续超级电容器
滴涂电极(E1)的片状电阻为 37.10 Ω,电导率为 12.2 S cm-1,而丝网印刷电极(E2)的片状电阻为 28.25 Ω,电导率为 16.04 S cm-1,表现出更好的性能。相比之下,市售的银墨丝网印刷电极(E3)的片电阻为 3.00 Ω,电导率高达 151.09 S cm-1。这些结果表明,AgNP 的应用方法会显著影响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
-
NETL 研究人员将煤焦油沥青转化为石墨烯以改进超级电容器
NETL 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工艺,它使用煤焦油沥青(一种廉价而丰富的碳原料)和碳酸钾 (K2CO3) 催化剂,通过简单的工艺就能制造出具有高碳质量产量的微观三维石墨烯。
-
南京大学吴兴龙ASS:通过磁场驱动自旋极化增强的Mn-Fe2O3/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结构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异质原子掺杂和界面工程策略,设计并合成了Mn掺杂的Fe2O3/还原氧化石墨烯(Mn-Fe2O3/rGO)电极材料,并详细研究了其在磁场辅助下的磁性超级电容器特性。理论计算显示,将Mn2+掺入Fe2O3可以调节Fe原子周围的电子局域化,从而在Fe 3d轨道电子中产生自旋极化。
-
“济宁银行杯”2024年济宁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高新区举办
经过激烈角逐,“智能诊疗—基于核酸适体的恶性肿瘤早期识别”“百‘废’俱兴—松壳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先驱者”“第三代半导体衬底cmp硅溶胶复氧化铈抛光液生产项目”“沃土重生—新型土壤调理剂助力兴农”“优质大闸蟹养殖技能蟹锦意品牌大闸蟹”“些好商店文创店”6个项目荣获本届大赛金奖。
-
喷墨打印银/石墨烯柔性复合电极实现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科学家们选择 rGO 作为电极活性层的主要材料。在聚丙烯无纺布上原位打印并还原 rGO 活性层,同时插入并还原银纳米粒子,以增加 rGO 活性层的层间间距,从而有效降低了 rGO 的自堆积效应,提高了整体电化学性能。通过形态、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分析,证实了将 GO 和硝酸银成功原位还原为 rGO 和银纳米粒子。
-
北化工《JAC》:Ti3C2TX@PPy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用于超级电容器
研究报告了一种改善 Ti3C2TX 电容和循环性能的方法,即在 Ti3C2TX 夹层中插入聚吡咯(PPy),并通过低温水热自组装方法合成三维 Ti3C2TX@PPy-rGO 水凝胶。三维交联结构有效防止了 Ti3C2TX@PPy 异质结构的团聚。
-
天津工业大学–由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和具有优异界面润湿性的水凝胶电解质组装的高性能高电容微型超级电容器
在这项工作中,展示了一种简单,合理和新颖的策略,通过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微电极和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电解质浸泡在硫酸溶液(SA/PAAM-H2SO4)中来组装微型超级电容器(MSCs)。
-
东华大学《Carbon Energy》综述!:石墨烯纤维超级电容器储能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揭示机理、制造、特性控制和可穿戴应用
基于已建立的结构-性能关系,本文总结了构建 GF 电极最佳表面和结构轮廓的几种关键策略。由于 GFSC 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耐磨性,本综述进一步强调了它们作为使用传统纺织技术构建多功能电子纺织品的基础元素的潜力。总之,本综述深入探讨了GFSC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arbon:石墨烯“燃”起来,焦耳加热助力柔性储能
本文通过焦耳加热技术处理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容性能的微超级电容器(MSCs),即J-LIGP-MSCs。通过四步法:激光转化、原位焦耳加热、激光图案化切割和MSCs组装,实现了J-LIGP-MSCs的制备。利用CO2激光器处理商用PI纸,通过调整激光参数直接转化LIGP,进而通过焦耳加热改善其电导率和亲水性,最终通过激光切割成形并组装成电容器。
-
济南大学《Adv Sic》:氟氯共掺杂对石墨烯的表面电荷调控用于构建超稳定、大能量密度的微型超级电容器
研究通过一步电化学剥离协议将电负性最高的氟(F)和原子半径较大的氯(Cl)共同掺杂到石墨烯中,从而实现了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MSC)的超长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