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

  • 《自然·通讯》刊发张新亮教授团队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的研究成果

    本文报道的超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机,有机结合了石墨烯光电子学、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以及硅基光子学的优势,具有大带宽、低功耗、微米量级尺寸等特点,为实现高速、高效率及小型化相干光接收机探索了新的思路,有望在数据中心等下一代高速光互连应用中发挥其独特的竞争力。

    科研进展 2021年8月20日
    2.4K00
  • (经观东西)后摩尔时代,中国机遇几何?

    对硅基材料的替代被业界寄予厚望,如果能够产业化,将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因为随着芯片制造工艺逼近2纳米,硅基材料芯片的潜力已被挖掘殆尽,启用新的材料被认为是一条根本性解决问题的出路。各国都投入力量进行碳基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实验,希望掌握后摩尔时代的技术制高点。

    访谈评论 2021年8月3日
    1.1K00
  • 刘忠范院士:我国石墨烯玻璃晶圆氮化物材料外延取得“0到1”的原创性突破

    记者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获悉,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刘志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高鹏等合作,提出了一种纳米柱辅助的范德华外延方法,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国际上首次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异构外延”出连续平整的准单晶氮化镓(GaN)薄膜,并制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相关成果7月30日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

    科研进展 2021年8月1日
    2.4K00
  • Nano Res.│周期性“咬型”缺陷交替石墨烯纳米带的构筑与物性探测

    成功在石墨烯纳米带边缘引入周期性限制,在热退火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中间结构键由C-Au-C金属配位键转变为C-C键,并对脱卤反应和脱氢环化表面反应进行了表征。STS光谱结果表明,所制备新型石墨烯纳米带带隙为1.65 eV。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能带结构模拟,我们发现“咬型”缺陷的引入使带隙相较于无缺陷纳米带增大了约0.61 eV。我们的分析揭示了自下向上合成石墨烯纳米带新策略,该策略允许我们获得周期性边缘限制的纳米带,调控边缘的电子和磁性特性,在纳米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具有潜在应用。

    2021年7月19日
    1.9K00
  • Laser Photonics Rev.:一种提高石墨烯/p型硅异质结光电探测器探测率的简便方法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Byoung Hun Lee教授等通过用聚乙烯亚胺(PEI)掺杂石墨烯,将石墨烯/p型硅光电探测器的肖特基势垒高度从0.42 eV调制到0.68 eV,成功实现了探测率和暗电流的同时优化。在0.26 eV的势垒高度调制下,暗电流降低了三个数量级,从980 nA到219 pA,与未掺杂的石墨烯/p型硅光电探测器相比,850 nm处的探测率提高了529%。如此显著的性能提升证实,在器件制造之前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掺杂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探测能力。

    2021年7月18日 科研进展
    4.4K00
  • 深圳大学张晗、郭志男Adv. Sci.:基于石墨烯隔离层的纳米二维范德华力异质结构的光电探测器

    作者在黑磷(BP)和InSe之间插入石墨烯层的纳米界面,该层抑制层间复合并大大提高了光检测性能。此外,器件的传输特性由石墨烯引起,从少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到多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这两个原因加上内部的光发射效应,使得基于BP/G/InSe的光电探测器在室温下具有超高的特异性。结果表明,高性能的vdW异质结构光电探测器可通过对异质结界面进行纳米级的简单结构操作来实现。

    2021年6月20日 科研进展
    2.6K00
  • 北大等《Small》:综述-晶圆级石墨烯薄膜的可控合成:现状、挑战和前景

    本文涵盖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 (CVD) 合成晶圆级石墨烯薄膜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主要挑战和现状。特别是,在对 CVD 过程中反应动力学和气相动力学的讨论的基础上,突出了流行的合成策略。

    2021年6月10日 科研进展
    1.8K00
  • SmartMat:不同功能偶联剂组装的全石墨烯FET器件——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地检测废水中的汞离子

    济南大学刘宏教授和张丛丛博士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易于化学改性以及在不同的组装方式下其电学性能不同的突出优点,引入了(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和5,10,15,20-四(4-氨苯基)-21H,23H-卟啉(TAPP)两种结构及电学性能不同的偶联剂,通过简单的溶液处理技术和一步还原法,制造了两种智能碳材料从而构筑了一种超稳定的全石墨烯FET(AG-FET)。

    2021年6月7日 科研进展
    1.4K00
  • 暨南大学《Adv. Optical Mater》:掺杂石墨烯材料在高性能光电探测的应用

    二维材料和铁电材料的结合是下一代高性能光电器件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对基于石墨烯的 LiNbO 3光电探测器的研究为下一代多功能、节能和光电应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021年6月7日 科研进展
    1.6K00
  • Light Sci. Appl.:石墨烯/硅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性能改进策略

    近日,厦门大学尹君副教授和李静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提出了一种通过碰撞电离效应增强光电流倍增的工程化隧穿层,并在石墨烯/硅异质结光电探测器上进行了实验演示。

    2021年6月6日 科研进展
    1.5K00
  • 揭秘光刻胶产业,打破美日垄断,十四个中国玩家全公开【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 X射线等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光刻胶目前被广泛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加工制作, 约占IC制造材料总成本的4%,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方证证券的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 从光刻胶的基本构成、下游应用、发展历程和行业格局等多方面还原这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的现状。

    2021年5月29日 访谈评论
    2.1K00
  • 【为学故事】“石墨烯与纳米线的联姻”——新型纳米腔光学性能研究

    众所周知,单层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但是由于其零带隙的特点,目前它在光学方面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极薄碳层具有的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质,这使得单层石墨烯在未来有望成为高性能光电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

    2021年5月28日
    1.7K00
  • 这篇Nature,解释了石墨烯的一些争议!

    有鉴于此,魏茨曼科学研究所E. Zeldov等人利用尖端的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进行纳米尺度的热成像和扫描栅成像,证明了石墨烯边缘常见的电荷积累会导致巨大的非定域性,产生支持长程电流的狭窄导电通道。

    2021年5月28日
    1.5K00
  • 石墨烯最新Nature!

    单层、双层、少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莫尔超晶格中也观察到了显著的非局域效应。然而,这些二维非局域效应的起源备受争议。石墨烯在电中性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非局域效应,其起源仍存在较强的争议。

    2021年5月27日 科研进展
    1.6K00
  • 中芯国际:公司目前业务未涉及石墨烯晶圆领域

    每经AI快讯,中芯国际(688981.SH)5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业务未涉及石墨烯晶圆领域。

    产业新闻 2021年5月24日
    1.5K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