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散热
-
ISLE 2024|宇视斩获三项大奖,闪耀现场
湘湖系列产品在显示领域创新采用了石墨烯材质,具备优异的散热性能、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以及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各项指标表现优异,同时石墨烯生产加工的低能耗也体现了企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Directa Plus 和 Chronos Corps 推出首款添加石墨烯和指纹识别的高科技包
它具有符合 Chronos Corps DNA 的基本设计和不对称线条,采用 Coating G+® 技术开发,这是一种富含 Graphene Plus 的特殊水性涂层。该技术由 Directa Plus 申请专利,可提供抗菌保护(抗菌和抗病毒)、抗紫外线、耐磨性、抗静电性和导热性。
-
高效散热新方向:石墨烯纸在热界面材料中的应用
自石墨烯优越的热传导特性被发现以来,柔性自支撑的石墨烯导热纸就得以被广泛研究,至今已发展了多种石墨烯纸的制备方法和后处理方法。又因其超高面内导热系数、易于大规模制备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目前石墨烯纸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上升。
-
中南大学《ACS ANM》:石墨烯复合薄膜上的垂直石墨烯散热和电磁屏蔽
研究将添加了少量氧化石墨烯(GO)的 GP 分散液真空过滤、干燥并压制成氧化石墨烯/石墨烯(GO/GP)薄膜。然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ICP-PECVD)技术在 GO/GP 薄膜表面原位生长垂直石墨烯(VG),并在其后进行石墨化处理,从而制备出 RGO/GP/VG 复合薄膜。
-
浙大高超课题组《Carbon》:大规模制备高导热石墨烯纤维长丝
这项工作实现了高强导电石墨烯纤维的大规模制备,拓展了石墨烯多丝的研究领域,拓宽了石墨烯纤维作为热管理材料的应用前景,促进了石墨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研究期待着石墨烯纤维在热管理、电磁屏蔽、功能纺织品等方面的现实应用,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工艺的改进进一步优化其结构和性能。
-
利用石墨烯降低光伏组件温度
当用于光伏冷却应用时,石墨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例如,它可以用作选择性吸收剂涂层或将其作为纳米流体嵌入到工作流体中。石墨烯纳米颗粒还可以添加到用于太阳能模块冷却的热界面材料(TIM)或相变材料(PCM)中。
-
GMG 提供节能涂料 THERMAL-XR® 商业化最新信息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 – 石墨烯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TSX-V:GMG)(“GMG”或“公司”)很高兴提供由GMG 石墨烯支持的THERMAL-XR® 商业化进展的业务最新信息。 Nu-Calgon 在美国推出 CoolWorx® (THERMAL-XR®…
-
高成长企业2024⑥|墨睿科技:塑造石墨烯领域科创样本,引领“政经学研产用”跃上新台阶
“要结合政经学研产用,让石墨烯走出实验室,将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蔡金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墨睿科技已布局热管理、新能源两大领域,深耕石墨烯应用的科技创新,打造新材料学研产用融合的样本企业。
-
聚焦需求,协同创新 | 石墨烯热管理技术交流会在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召开
刘兆平表示,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今天莅临创新中心指导交流,共同交流探讨石墨烯热管理技术和应用。希望各企业专家能够针对应用场景和相关产品,提出石墨烯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需求,创新中心将组织研发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化对接,希望能够面向企业、行业面临的技术难点和瓶颈制约,发挥积极作用。
-
歌尔股份申请复合材料专利,解决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材料难以同时满足轻量化和高散热性的要求
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基体和改性碳纤维;其中,所述改性碳纤维包括碳纤维基体、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和絮状石墨烯,所述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和所述絮状石墨烯分散分布于所述碳纤维基体上。
-
具有多种功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基多孔超材料
同济大学祖国庆课题组受中国传统折纸工艺启发,采用单轴/双轴/三轴热压策略,调控气凝胶多孔结构,构建了具有折叠和内凹多孔结构的高可拉伸、低/负泊松比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合物基多孔超材料。
-
华东理工大学《Carbon》:改性石墨烯薄膜粉末废料,用于再制备高导热柔性石墨散热器
研究首先利用聚多巴胺(PDA)对粉碎的大尺寸石墨纳米片(GNs)粉末下脚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GNs@PDA。然后将 GNs@PDA 与氧化石墨烯(GO)片混合,通过自组装制备出石墨烯/GNs@PDA(G/PG)复合薄膜。石墨化后,石墨化的 PDA 通过共价键将 GNs 与衍生的石墨烯 “焊接 “在一起。
-
同星科技:公司石墨烯换热器产品正在试制,尚未批量生产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有石墨烯换热器吗?
-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ung Hwan Ko教授等:可穿戴热管理应用的功能材料和创新策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热管理材料和创新策略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构成每种策略的每种材料/设备的优势和局限性,然后总结了热调节可穿戴技术的未来前景和挑战,以便为未来的热调节可穿戴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
南京大学姚亚刚等:消除纳米片褶皱后的高导热/高强度石墨烯基复合膜,成功用于冷却柔性LED屏幕和智能手机
南京大学姚亚刚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具有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的石墨烯纳米片/芳纶纳米纤维(GNS/ANF)复合水凝胶网络进行平面内拉伸,抑制了石墨烯纳米片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毛细作用力导致的向内收缩,消除了石墨烯纳米片的褶皱并使之在平面内高度取向排列,从而产生了快速的面内热传递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