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 主动电子皮肤:实现环境触觉交互的理想界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王党校教授团队在npj Flexible Electronic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ctive electronic skin: an interface towards ambient haptic feedback on physical surfaces”的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主动电子皮肤(Active electronic skin,AE-Skin)的概念、关键技术、潜在应用及未来发展。

    2024年5月16日 科研进展
    31100
  • Biosensors&Bioelectronics:多功能激光诱导石墨烯电路和激光打印纳米材料用于无创人体肾脏功能监测

    采用激光诱导的具备亲水-疏水界面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路用于制备平面三电极电路。激光可以在聚酰亚胺基底上分别诱导生成亲水的疏水的石墨烯,使得三电极传感区域亲水,而电路部分疏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汗液吸附在传感区域,防止汗液向电路部分倒流造成信号干扰。

    2024年5月15日 科研进展
    24800
  • “未来感科技:石墨烯与碳纤维通用应力传感器的研发探索”

    综上所述,利用石墨烯中G峰位移和单轴应变劈裂的知识来解释各种CF类型的力学响应。对于偏振测量,精确测定G峰位移和应力分裂是评估石墨烯单元(或堆叠)相对于纤维(应变)轴的平均方向,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于光学蒙皮模量的平均方向的途径。通过比较石墨烯和碳纤维的结果,建立了石墨材料G峰位移与应力或应变的通用关系图。换言之,声子变形(原子尺度)以相同的方式标度到施加应力(宏观尺度)范围内具有不同模量但相关形貌的CFs。

    2024年5月10日 科研进展
    25700
  • 一个世纪理论的新转折提升了生物启发材料高效传质的潜力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气凝胶证明了他们的理论。他们通过控制材料中冰晶的生长,精心改变了孔隙的大小和形状。他们的实验表明,遵循新提出的通用Murray定律的微观通道对流体流动的阻力最小,而偏离该定律的通道则会增加流动阻力。

    2024年5月8日
    25900
  • 塞浦路斯研究中心率先开展医疗诊断项目

    MultiLab 项目旨在通过创建任何人都能快速使用的易用型传感器来解决这些局限性。MultiLab 项目由 CyRIC 负责协调,是欧盟地平线欧洲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于 2024 年 1 月 1 日启动,为期四年。

    2024年5月7日
    34100
  • 浙大高超课题组《Small》:高柔韧性和超弹性石墨烯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智能手语

    这种机械稳健性源于其跨尺度多孔结构,该结构由双曲微孔和多孔纳米纤维组成,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柔性和超弹性GNFA 作为电传感器在检测拉伸和弯曲变形方面表现出的高灵敏度和超稳定性。将GNFA 传感器安装到人的手指上,并通过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高精度的手语智能识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柔性、高弹性的石墨烯气凝胶,可用于传感器技术中的可穿戴人机界面。

    2024年5月6日 科研进展
    32300
  • Tachmed 与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合作

    “远程健康监测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测量体重、血压、血氧水平和血糖。Tachmed 系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高质量诊断功能,大大扩展了可在家中进行的健康检测范围,并可与全科医生或医院直接连接。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全科医生就诊,加快了治疗速度,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繁忙或行动不便的人来说。

    产业新闻 2024年5月1日
    36900
  • 食环学院:开展“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的声表面波甲醛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专题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汪老师由“什么是材料”作为切入点开始讲解,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的种类,讲座的最后结合汪老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复合材料气体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向同学们做了重点的介绍。

    2024年4月29日
    26400
  • 未来的心脏监护仪可以剥离和粘贴

    Kireev 的目标是制造两种设备:一种是可以轻松贴在皮肤上的可穿戴设备,另一种是可植入设备。这些监测器的目的是了解动脉僵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这是导致高血压、中风和冠状动脉疾病等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核心问题。

    2024年4月29日
    26500
  • 【CCL文章推荐】激光诱导石墨烯智能传感器用于儿茶酚异构体的多重探测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直写加工技术和丝网印刷技术实现了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大规模制备三电极体系的LIG电化学传感器(LIGS)。通过对其电化学性能的评估,LIGS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性能,具有替代传统玻碳电极、丝网印刷电极的潜质。此外,将LIGS用于检测对苯二酚(1,4-二羟基苯,HQ)、邻苯二酚(1,2-二羟基苯,CC)和间苯二酚(1,3-二羟基苯,RC),LIGS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

    2024年4月28日 科研进展
    28000
  • 综述:基于石墨烯的触觉传感器研究进展

    这篇综述文章介绍了基于纯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种形态制备触觉传感器的技术路线,通过各种印刷技术,将不同形态的石墨烯与聚合物基底结合,形成单层及多层结构的传感器薄膜。这些传感器在机器人触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4月27日 科研进展
    32900
  • 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如何为生物标记物检测带来变革

    它的高比表面积使各种生物分子得以附着。最终,正是通过石墨烯的表面,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才得以提高。其出色的电子传输能力可快速检测生物标记物,提供实时诊断和监测。石墨烯固有的强度和灵活性进一步促进了可穿戴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使健康监测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

    研报资料 2024年4月23日
    36800
  • 石墨烯为英国半导体带来第二次机会

    Paragraf 公司已将这一项目从实验室带入实验室,将晶圆级单层石墨烯纳入半导体制造工艺。迄今为止,该工艺已生产出石墨烯传感器,可用作量子计算中的霍尔效应磁传感器,以及可检测多种生物分子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下一步,晶圆级石墨烯将用于制造更复杂的设备,如射频电路中使用的设备。

    访谈评论 2024年4月20日
    18300
  • INFRACHIP – 允许用户使用最先进洁净室设施的欧盟倡议

    AMO特别参与了 “SENSE”、”THINK”和 “CONNECT “三大支柱项目,在先进传感和神经形态计算元件开发以及射频元件和射频前端设计方面提供专业技术。

    2024年4月19日
    24200
  •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单像素可重构石墨烯超表面支持的超宽带太赫兹指纹增强传感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工作将有助于开发具有便捷性、超宽带、低进样量、高分辨率等特征的痕量分子指纹增强传感平台,并且在空间光调制器、光通信网络及高速太赫兹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024年4月18日
    313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