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
山东大学韩琳/张宇团队: 乳腺癌外泌体高灵敏检测的复合石墨烯芯片
近日,山东大学韩琳教授和张宇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 LIG 的一步掺杂,形成了稳定的 2D/3D 结构,构建了外泌体高灵敏度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实现了乳腺癌来源外泌体的高灵敏检测。
-
香港城市大学《CRPS》:基于石墨烯的触觉智能运动跟踪手套,用于医疗培训、教育、体育和娱乐等
该手套包括经过优化的电磁振动器,可让用户准确感知虚拟物体的形状和重量。此外,还开发了石墨烯纤维传感器,用于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上肢运动跟踪。在虚拟互动理疗中进行的评估表明,该手套提高了用户参与康复训练的意愿。此外,用户在评估虚拟病人时,诊断准确率高达 96.1%。HIMT 手套作为人与虚拟互动的综合解决方案,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望在理疗、医疗培训、教育、体育和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东南大学《Small》:交联石墨烯/MXene中的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用于可穿戴微型传感器
具有二羧基和共轭结构的交联剂与石墨烯和 MXene 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为层间电子转移提供了途径,同时抑制了层间堆叠,确保了有效的离子扩散过程。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我们通过集成微型超级电容器组装了微型传感器。组装后的微型传感器可对人体运动和温度信号进行实时监测。这项工作为促进层状复合材料中的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从而设计出下一代多功能微型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Carbon》:3D N掺杂皱巴巴石墨烯气凝胶,用于热电能量收集和高灵敏度压阻式传感
利用冷冻干燥和微波辐照技术,通过控制良好的多孔结构提高了导电性并抑制了导热性。微波辐照 CGAs(MW-CGAs)具有 0.0071 g/cm3 的超低密度,室温下的塞贝克系数高达 29.5 μV/K,比传统的石墨烯气凝胶(GAs)高出 42%。此外,MW-CGAs 还具有高达 800 ˚C 的出色热稳定性和压阻传感能力,响应时间快达 50 ms,对小至 0.13 kPa 的压应力具有高灵敏度。自下而上合成的 CGA 显示出在废热回收和便携式/可穿戴电子产品方面的巨大潜力。
-
综述-智能气体传感器:近期发展与未来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智能气体传感器技术受到了集成、物联网和高级算法的推动,并从当前的刚性便携设备转变为灵活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本综述介绍了电学和光电气体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智能可穿戴气体传感器的完整操作流程、传感器架构以及智能气体传感器在各种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
直立石墨烯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 专业赛暨2024“烯创未来”中国(宁波)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荣获金奖
溢鑫科技执行总经理肖明女士上台发表获奖感言:“非常感谢大赛组委会搭平台、给舞台,我认为获奖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信任、期待和重托。这个舞台让创新团队能够被这个世界看见,同时我在这个平台看见了更多在石墨烯领域创新的坚守者,还有专家学者、投资人以及默默耕耘的人们。我们项目是直立石墨烯薄膜生物芯片应用于医疗健康,愿景是用高科技低成本产品去呵护生命健康与安全。今后山高路远,我们带着大家的重托,在石墨烯万亿级市场里继续奋斗。”
-
长春工业大学《ACS ANM》:rGO/CTAB/CMF复合材料,用于人体姿态信号采集
由于 rGO 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该传感器表现出了高灵敏度和耐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电纺丝技术引入了 PVA 中间层,以增加接触电阻。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器件在很宽的压力范围内都表现出了优异的传感性能(在 0-2.7、2.7-6.91 和 6.91-20 kPa 范围内分别达到了 195.44、65.79 和 25.95 kPa-1 的超高灵敏度)。
-
陕西科技大学《ACS AMI》: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皮革的柔性传感器,用于步态检测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导电皮革(CGL)的柔性传感器,它使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胶原纤维作为柔性基底。
-
研究前沿:生物电子学-石墨烯 |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全面讨论了二维材料及其生物电子学相关的电学、光学、环境和力学性质。还提出了用于组织接口(电子皮肤Skintronics)和器官接口(类器官Organtronics)的二维材料基生物电子器件示例。重要的是,为生物电子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并强调了尚未解决的相关挑战。
-
BGF2024论坛!石墨烯传感分论坛:分享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BGF首次设立的石墨烯传感分论坛受到业界人士广泛关注。该论坛旨在通过交流探讨,共同推进石墨烯传感器的工程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应用。为此,小编特地简要摘录嘉宾们在论坛上的报告主题和内容,以飨读者。
-
苏州坤力美海申请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的晶体管 – DNA 传感器专利,对Hg2+离子高度灵敏检测
该种传感器通过 CVD 方法制备石墨烯,利用 PMMA 作为转移介质,结合 FeCl3 溶液的腐蚀作用,高效地将石墨烯从铜基底转移到硅氧化片上,通过 RIE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精确地刻蚀出所需的石墨烯条带,通过电阻蒸发镀膜机蒸镀金电极,通过控制蒸镀的厚度和形貌,确保传感器良好的电学接触和长期稳定性。
-
用 mGFET 揭开石墨烯传感的未来:向前所未有的简便性和准确性跃进
这篇论文代表了石墨烯传感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展示了 mGFET 的潜力,还强调了非功能化器件如何简化和普及这项技术。在集成了 ML 和 AI 后,这些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健性将无与伦比。这一突破将对石墨烯领域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创新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
-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有毒气体
这一创新系统依赖于嵌入石墨烯表面的金属催化剂纳米带。这种装置的功能就像人造鼻子,能与目标有毒气体分子发生反应。当二氧化氮分子与石墨烯结合时,传感器的电导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该系统能够极其灵敏地检测气体泄漏。
-
【学术聚焦】2024年第47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可帅课题组在《Nano Energy》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团队提出了一种湿适应氨纶/石墨烯/棉纤维/聚氨酯复合纱线(SGCPY)传感器。SGCPY传感器具有高的机械性能(约80%),超疏水性能(>130◦),即使在水中也具有良好的应变敏感性(1.82)和抗疲劳性(12,000次循环),同时SGCPY传感器还能稳定地监测人体运动和进行人机交互,这主要得益于材料优良的物理性能以及其独特的同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