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器件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Li Zheng等–PbS量子点与3D石墨烯的集成用于图像传感器中的自供电宽带光电探测器
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响应和长期稳定性的高性能非制冷近红外PD,该PD由PbS量子点(QDs)/三维石墨烯(3D石墨烯)/Si异质结集成。这项研究释放了硅在近红外检测中的全部潜力,并强调了其在下一代近红外成像和集成电路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
ACS Nano | 石墨烯赋能β-Ga₂O₃ 光电探测器!
研究者采用了层分辨石墨烯转移技术和有限磁场溅射(CMFS)方法,成功地在W/β-Ga2O3肖特基势垒光电探测器中嵌入了石墨烯。研究者通过多个图示来详细展示了实验结果。首先,在图1中研究者呈现了β-Ga2O3 SBPD的制备过程和石墨烯引入的效果。通过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研究者证明了成功转移的石墨烯形成了单层,且在经过后退火处理后依然保持完整。
-
MatEl 项目在 Graphenea 举行会议
该项目旨在通过适应下一代光电器件的要求:高性能、多功能和小型化封装的成本效益,帮助确保欧洲在光子学和电子学领域的领先地位。该项目由来自 5 个不同欧洲国家的 8 个合作伙伴组成。该会议用于审查项目进展、计划项目剩余部分的活动,并亲自展示 Graphenea 的石墨烯生产、转移和技术能力。
-
重庆研究院在可片上探测和预处理的仿生视听光电探测器研究上取得进展
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提出了基于石墨烯-锗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的仿生“视听”光电探测器,通过光学方法在单个器件上融合了视觉和听觉传感功能,来模仿感觉细胞对视听信号的智能感知。
-
基于纳米金属阵列天线的石墨烯/硅近红外探测器
本工作采用金纳米金属低聚体超构表面作为石墨烯/硅(SOI)近红外探测器的天线,实现了光响应度2倍的增强。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研究了低聚体超构表面光电耦合效率的动态过程,为提高光电探测效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
-
Nano Lett.:单层石墨烯晶体管中等离激元辅助的室温谐振THz探测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Juan A. Delgado-Notario等展示了在高质量单层石墨烯制成的短沟道栅控光电探测器中对THz辐射的室温共振探测。这种有趣的谐振状态在室温下的存在最终依赖于单层石墨烯中弱的本征电子-声子散射,这避免了器件沟道中存在的等离激元振荡的阻尼。
-
首尔国立大学Gyu-Chul Yi等–GaN在石墨烯-蓝宝石上的脉冲模式金属有机气相外延生长
在石墨烯涂层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高质量GaN膜可以通过使用热释放带轻易地剥离并转移到外来衬底上。此外,揭示了在GaN生长过程中氨流的脉冲操作是制备高质量独立GaN膜的关键因素。
-
纳米“芯”材 助推“关键电子材料”巨浪——记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逄金波
二维材料具有构建高集成度、高效光电器件的特性,在未来集成光电子器件中有重要前景。按照电学导电性,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等。其种类丰富,半导体具有高迁移率,电子光电器件具有高开关比,可通过异质结任意搭配来进行器件性能改善。其中,基于石墨烯、二硒化钨、贵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电子光电器件性能优异,成为逄金波教授课题组研究的首选课题。
-
物理化学学报 | 北京大学尹建波团队:耦合蝶形天线的石墨烯室温太赫兹探测器
本文报道了一种天线/栅极一体化的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该探测器的核心设计是:利用蝶形天线将入射太赫兹光场缩减至< 1 μm的天线间隙区域,以增强太赫兹波的吸收;同时将天线的两极作为器件的两个栅极,在石墨烯中调控出pn结,使天线间隙区同时成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区。通过同步增加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及分离效率,在室温下实现了对太赫兹的高效探测,在2.7 THz处探测的噪声等效功率达到1 nW·Hz−1/2量级,且该设计具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及可集成潜力,有望成为室温太赫兹探测的解决方案。
-
石墨烯会彻底改变数据处理吗? 欧盟项目 GATEPOST 启动
来自欧洲各地的八个合作伙伴联手提高物联网 (IoT) 的安全性并支持未来的 5G/6G 应用。一个由商业和学术合作伙伴组成的杰出联盟正在从共同愿景转向联合行动。
-
基于石墨烯/α-MoO3/SiC塔姆等离子体结构的高灵敏度完美吸收
GMS是一种典型的高-低-高折射率分布的结构。电场分布如图2 (a)右侧所示,其中能量主要集中在各向异性绝缘介质α-MoO3和石墨烯层。图2 (b)中,GMS结构在谐振波长12.68 μm处具有较宽的吸收带。由于α-MoO3的各向异性,光在GMS结构中沿α-MoO3不同轴向的传播是不同的,如图2(c)、2(d)和2(e)所示。光沿不同轴向传播对共振波长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结构的吸收效率。
-
2DNEURALVISION 获得欧盟资助,开发新型低功耗、恶劣天气、微光计算机视觉系统
Horizon Europe项目2DNEURALVISION于10月9日至10日在巴塞罗那卡斯特尔德费尔斯启动。该计划由欧盟委员会资助550万欧元,旨在研究下一代计算机视觉,并为可在恶劣天气下使用的新型低功耗计算机视觉系统开发支持光子和电子集成电路元件和弱光条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重点专项“晶圆级石墨烯单晶与高速光通信器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彭海琳教授在启动会上回顾了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梳理了项目的任务分解、责任分工、时间进度和节点安排,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四位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于庆凯研究员,北京大学材料学院的林立研究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尹建波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的俞滨教授)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题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专家组对项目和各课题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审阅了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经过与项目负责人和各课题负责人质询及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