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设计出新型石墨烯夹层材料
针对这一问题,近日,化工学院李明涛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二维结构g-C3N4/石墨烯保护层的正极材料,获得了长循环寿命的锂硫电池。
-
玉龙股份:石墨烯改性正极材料可运用到未来的柔性电池领域
玉龙股份(601028)11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在锂电池产业链其他领域研发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公司的石墨烯改性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一部分是可以运用到未来的柔性电池领域的。
-
丝网印刷规模化制备微型超级电容器
储能单元的小型化是下一代便携式电子设备发展的关键。微型超级电容器(MSCs)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作为芯片上的微型电源和能量存储单元,补充电池和能量收割系统。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可扩展生产具有成本效益和高通量的处理方法,是MSCs广泛应用的关键。
-
Small Methods:从生物质到三维激光转化石墨烯:一种超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电极制备技术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直接转化为高功率石墨烯电极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避免了从活性物质到电极之间的涂覆过程,可以直接用于现有的有机电解液超级电容器体系,因而,是一种很有潜力商业化的电容器电极制备方法。
-
AEM封面文章 | 石墨烯缺陷如何影响锂金属电池性能?
SEI层与Li枝晶的生长有关,使得其使用周期变短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法,包括使用电解质添加剂和碳基载体(如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氮掺杂石墨烯)来稳定锂金属阳极。
-
J. Am. Chem. Soc. : 嵌入氮掺杂石墨烯中的单原子钴催化剂助力高硫含量锂硫电池
结合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作者发现Co-N-C配位中心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分别促进放电和充电过程中Li2S的形成和分解。具有高达90% S质量比的S@Co-N/G复合材料具有1210 mAh·g-1的质量容量以及5.1 mAh·cm-2的面积容量,电极盘上的S负载量为6.0 mg·cm-2时,0.2 C下100个循环后每个循环容量衰减率为0.029 %。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利用石墨烯及聚氨酯材料研发柔性超级电容
据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一组工程师在讨论,应如何利用石墨烯与聚氨酯层来制作一款柔性超级电容,可吸收并存储能量,供后期使用。
-
崔屹Nano Lett.:褶皱石墨烯笼用作锂金属优良载体
最近,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课题组,研究了一种新型褶皱石墨烯笼载体(WGC)用于金属锂负极,WGC提供优异的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质量更好的SEI。
-
干好每一天丨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节后项目签约3.5亿元
年产2万吨包覆石墨烯锂电石墨负极材料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两期建设,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包覆石墨烯锂电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生产线。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时间12个月,计划建设年产1万吨包覆石墨烯锂电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生产线。两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小尺寸CuS/N,S共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
这种纳米尺寸的CuS均匀负载在石墨烯中不仅为锂离子的嵌入提供了更多位点,而且缩短了离子扩散的距离。同时,还原氧化石墨烯基体在抑制多硫化物溶解的同时还能有限缓解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与收缩。
-
鲁北集团新旧动能比翼齐飞
除此之外,凭借在国内独有的以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为主要特征的鲁北生态工业模式,鲁北集团还顺利地对接石墨烯等新兴产业,组成了技术创新纵向延伸、循环经济横向联接的产业集群。
-
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二期项目预计6月试投产
目前,我们现有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车间计划满产达3000吨。后续二期开发项目,已有两栋厂房封顶了,计划4月份新设备进厂调试,预计6月份试投产。一期、二期全部达产后,计划全年产能达到13000吨,全年计划实现产值12亿元。
-
vivo高端子品牌iQOO首款新机曝光:采用可折叠屏+石墨烯技术!
而除了可折叠屏之外,有消息称,iQOO的这款手机还将采用石墨烯电池技术,以提升电池的充电速度,以解决大屏幕耗电的问题。
-
温州大学王舜Angew: 新型高密度杂原子掺杂多孔碳助力超级电容器实现超高体积能量密度
该工作通过卤化共轭二烯和含氮亲核试剂之间的原位脱卤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高密度杂原子掺杂多孔碳作为水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所制备碳材料被各种杂原子高度掺杂,使其具有高密度和丰富的多峰孔隙,展现出优异的体积电容性能。N,P,O-三掺杂多孔碳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高堆积密度(2.13 g/cm)和特殊的体积能量密度(36.8 WhL-1),甚至可以与Ni-MH电池相媲美。
-
崔屹Nano Letters:冷冻电镜下褶皱石墨烯笼实现高容量锂金属负极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新型褶皱石墨烯笼载体(WGC)用于金属锂负极。与以往报道的无定形碳球不同,WGC的机械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卓越的固态电解质界面保护(S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