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
-
磷酸铁锂-石墨烯(LFP/G)原位包覆合成工艺及技术优势
原位合成中,添加少量高质量薄层石墨烯,合成LFP/G材料,工艺兼容,提高晶化质量,使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提高压实密度,提高导电性,将成为LFP最具技术竞争力的升级产品。
-
Appear Inc.推出新的石墨烯电池组
据报道,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更安全,提供快速充电(高达3C)并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1000次循环)。独特的电池还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高达15C),这使得自行车能够在运动自行车中具有快速加速,陡峭的爬坡/更高的扭矩和比赛模式。
-
中国石油大学《Nanoscale》:具有石墨烯气凝胶夹层的核壳Sb@C纳米棒阴极,用于高容量铝离子电池
研究通过聚合物涂层和热还原制备核壳Sb@C纳米棒,作为RAIB的金属基阴极。碳壳和石墨烯气凝胶夹层有效地阻挡了充电产物的扩散和穿梭,从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水系钠电』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CEJ:氧化石墨烯改性隔膜中的选择性离子传输用于稳定的水系钠离子电池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Mianqi Xue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隔膜设计的策略来提高水系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组装的氧化石墨烯(GO)薄膜对玻璃纤维隔膜进行改性,该隔膜只能让碱金属离子通过,而多价阳离子的拦截。
-
TUBALL单壁碳纳米管在锂电池中降低阻抗的作用
在2022年7月12日 举办的第六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上,来自OCSiAl的锂电池高级销售经理王健先生,介绍了OCSiAl TUBALL单壁碳纳米管在锂电池中降低阻抗的作用。
-
复旦大学叶明新/沈剑锋教授团队最新EnSM:多活性位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正极为“锌”电池保驾护航
石墨烯的引入使得聚合物层间距扩大,比表面积增高,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存储阳离子,充分挖掘其理论容量,在0.05 A g–1下表现出超高的实际放电容量456 mAh g−1, 超过目前水系锌离子电池报道的聚合物正极材料实际放电容量。此外,石墨烯的引入还增大H+嵌入比例,提高表面赝电容贡献,使G-Aza-CMP电极具有更快的动力学效应,因此G-Aza-CMP电极还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10 A g–1下有超过200 mAh g−1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大电流密度10 A g–1下循环超9700圈,容量保持率为91.2%)。
-
六十多岁的锂电,是迟暮还是少年?
任何一项当今已经颇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其历史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梳理其过往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论今,科学史的每一步拼起来的画卷又何尝不是人类在无数次头脑风暴后的种种无奈、煎熬与欣喜。我们今日就来看看“锂电”的过往。
-
只需添加石墨烯即可实现更环保的锂离子电池
European Space Agency一直在努力从其神奇的特性中受益。一个将超薄石墨烯添加到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项目为未来的太空电池提供了增强的容量和循环寿命,现在可以以更便宜,更环保的方式制造 – 将有毒溶剂换成水和植物基纤维素。
-
合肥工业大学项宏发教授团队|自支撑红磷/石墨烯气凝胶作为高容量钠离子电池负极
合肥工业大学项宏发教授等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NGCA),通过蒸发-沉积法获得了红磷/NGCA 自支撑负极。气凝胶的多孔特性有利于红磷的均匀负载,而 NGCA 的高电导率、高机械稳定性以及结构中存在的 P-C 键,进一步抑制了红磷的体积膨胀并提升其电化学性能。自支撑负极具有高面容量密度(3.3mAh cm -2)和优异的首次库仑效率(80%),为高容量钠离子电池的构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
Chem. Asian J.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辅助剥离MoS2/石墨烯制备柔性纸电极
近日,上海大学冯欣团队在前期纳米纤维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TEMPO氧化的纳米纤维素(ONFC)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散剂,液相超声法剥离MoS2和石墨烯的混合物,获得了少层或单层的MoS2纳米片和石墨烯的混合分散液。进而,与碳纳米管(CNTs)复合构筑一维/二维互穿异质体的导电网络结构,经过脱水之后获得独立自支撑的柔性MoS2/石墨烯/ONFC/CNTs(MGOC)复合膜,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无需使用任何有机氟基粘合剂和传统的铜/铝集流体。该方法绿色环保,条件温和,所获得的柔性纸电极可为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能量存储。
-
邵元龙课题组AM:石墨烯诱导流变工程构筑高取向纤维电极
然而,纤维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严重受制于电极的制备手段,以往的研究常采用表面涂覆/原位生长活性材料的手段制备纤维电极,无法有效提升活性材料的负载量、纤维电极尺寸同时活性材料在电极表面的粘附力也相对较弱,导致在多次弯折变形后活性材料之间会产生有害的裂缝甚至发生脱落。
-
吴宇平、孙世刚等:具有高暴露Co-N4活性位点的氮掺杂石墨烯类分层多孔碳纳米片用作高效氧电催化剂增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性能
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课题组和厦门大学孙世刚课题组通过氯化钠硬模板法合成了单分散的钴原子锚定在含氮类石墨烯层级结构多孔碳纳米片(SA-Co-N4-GCs)用作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电池技术“突破”得讲“锂”
多年来的电池技术改进,其实都是在电极材料上做文章,比如当下常听到的石墨烯电池,实质上仍是锂电池,使用石墨烯材料的确可以提升充电速度和充放电效率,但对电池能量密度的改善效果有限。
-
动力电池产业的「困」,何以破解?
近几年,电动车卷土重来,增长势头令燃油车望尘莫及,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动力电池技术再一次突破瓶颈。事实上,回顾电动车诞生以来每一个阶段的跃进,都与电池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