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材
-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揭开神秘面纱!实现中国航天多个首次
“探测器多一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远超一克黄金。”杜冬说,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
ACS Nano:具有增强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高性能多功能碳-碳化硅复合材料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宋强,陕西科技大学冯雷副教授报道了通过在rGO泡沫中沉积一层碳强化层,然后通过前驱体浸渍热解(PIP)方法交替填充热解碳(PYC)和碳化硅(SiC),成功制备了一种增强还原氧化石墨烯(SrGO)加强的多界面碳-碳化硅(C-SiC)n基复合材料((SrGO/(C-SiC)n)。
-
西工大史学涛副教授/顾军渭教授《J Mater Sci Technol》: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成果
玻璃纤维布(GFs)表面活性官能团少,和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差,严重影响GFRP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层间剪切强度(ILSS)。此外,GFRP具有较低的面间热导率(λ┴),也阻碍其成为大型导热/结构一体化制件发展的瓶颈问题。
-
【市场观察】2020年电子产品领域用复合材料市场回顾
为了回顾2020年复合材料市场,本公众号市场观察板块推出了2020年度各领域用复合材料现状及概述专题评述,前几期文章中分别介绍了建筑工业、压力容器、航空航天领域用复合材料市场概况。本期将详细盘点了电子产品领域用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
合成树脂上市公司有哪些,合成树脂上市公司名单
1月4日盘后分析,合成树脂概念报涨,天赐材料领涨,百利科技、道明光学、金发科技、飞鹿股份等跟涨。据南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其中关系到21家上市公司,以下是部分相关上市公司:
-
中国 · 丹阳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会议同期举行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的换届仪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京当选为第四届碳纤维分会轮值会长。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在会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透露双方将在风电叶片用低成本大丝束开发、碳纤维拉挤板和售电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
英国这家公司造出了石墨烯增强型火箭!并获得2400万美元投资
该运载火箭壳体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材料进行开发,其中包括与添加剂制造商SLM Solutions(德国吕贝克)合作,采用无接缝的3D打印工艺打印火箭发动机。该运载火箭的主要结构和燃料箱也是石墨烯增强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让创新在合肥迸发澎湃动力
2012年,由安徽省、市、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目前,该院已建设研发平台61家,孵化科技型企业264个,涌现出农林废弃物生物转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
-
长海股份:外销产品采用“经销商+展会”模式
公司董事长杨国文表示,公司外销产品采用“经销商+展会”模式。一方面由经销商采购公司产品,以“常海”品牌进行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国内定期行业展会展示产品、接洽国外客户。公司参与的主要展会包括:世界最大的复合材料展会法国JEC展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新加坡JEC展会等。
-
什么样的外衣 让“嫦娥”比钻石还刚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耐受120℃左右的温度,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火箭整流罩、卫星结构件等;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耐受200℃以上的温度,主要应用于火箭防热底板、仪器舱舱段等;而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则可耐受500℃左右的高温,可应用于火箭及航天器的耐高温部件。
-
年终特稿|复合材料:小企业受影响 总体增长明显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复合材料行业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受益于军工、风能、航空、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增长,复合材料总体增长还是比较明显。
-
【市场观察】2020年压力容器用复合材料市场回顾
不觉间已经临近2020年末,本公众号市场观察板块将推出2020年度各领域用复合材料现状及概述专题评述,上期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建筑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概况,本期则主要介绍压力容器用复合材料市场概述情况。
-
【市场观察】2020年建筑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回顾
当人们在谈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领域时,建筑工业往往不是位居榜首,但它却一直在发展。全球建筑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经济体之一,也是最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费领域之一,它同样也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全面需求,复合材料在其中可以发挥作用。
-
“中国·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指数”发布 将成行业价格“风向标”
据枣强县官方介绍,复合材料指数可以综合反映价格变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景气等多方面信息,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提供系统、连续的数据服务,直观了解产业发展概貌,明晰行业薄弱点和发展方向,为产业决策提供依据,助推产业升级。
-
复合轨枕 时代新材技高一筹 应用于国内3座干线铁路大桥上
复合材料轨枕,具备诸多优势,包括使用寿命长,50年免维护;重量轻,较混凝土轨枕减重约80%;强度高,保持轨距性能好;耐耐酸、耐碱、耐盐雾、紫外线,湿热老化性能好;绝缘、阻燃、防虫害;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