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材
-
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的应用下一风口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发展,作为直拉单晶硅热场材料的碳/碳复合材料需求大增。2022年太阳能发电可实现平价上网,更进一步刺激碳/碳复合材料的需求。碳/碳复合材料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毛利率不低于60%,将成为继风电之后又一碳纤维应用风口。
-
Viritech Apricale:属于英国自己的氢动力超跑
Viritech的秘密武器是其结构性压力容器,其计划在Apricale上进行验证。这家公司表示,从本质上讲,他们正在为这款车打造一种超轻的石墨烯复合单体车架,这种车架将氢储存功能整合到目前许多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中。它的好处是:超级整洁的包装、无需巨大的气瓶规划、跟螺栓上的氢气瓶相比重量显著减轻。
-
凯赛生物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增长19.45%
公司发展战略包含三个重点:开发具有大型应用场景的生物基新材料,特别是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生物基聚酰胺“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加强在车辆、风电、航空、建筑材料等轻量化应用领域的实施推广。同时,积极探索生物废弃物的产业化利用,拟开发高效的生物质纤维的预处理、纤维素糖化、杂糖生物利用等综合技术,为生物制造所需的大宗原料开辟资源。
-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78期高端青年沙龙–导热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议成功召开!
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导热复合材料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连接学术-科技-产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提升了导热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导热复合材料学科的理论、技术创新与发展,扩大学会青年人才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成果转化与创新能力,促进学会青年人才之间的跨学科技术交流与合作。
-
2021年中国玻璃钢管道行业下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玻璃钢管道作为新型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给排水工程、核电等行业,且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发行人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同时正在积极推进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陆用管道以及电力行业复合绝缘子的研究开发工作。
-
“瘦身”30%!科思创为丰田 LQ 概念车研发新型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为迎接车身轻量化的极致挑战,科思创协助日本丰田汽车集团旗下的零部件制造商——日本丰田纺织株式会社研发了一款新型聚氨酯复合材料体系,用于丰田 LQ 的汽车门板,这也是这一体系的首次应用。
-
IM0088 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到2030年,航空航天市场:8-10万吨;风电:19-20万吨;氢气瓶及CNG气瓶:18万吨;汽车+轨道交通:9-10吨,功能材料:5-6万吨。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今后10年,从商业上,碳纤维的应用主驱动是工业,辅驱动是航空航天;从技术发展上,碳纤维依然是航空航天及工业的双驱动模式,各自驱动的产品规格各有特色!
-
石墨烯材料应用于爱马仕(Hermès)新手表系列
尽管该品牌未详细说明其产品中石墨烯的作用,但可以推测该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旨在实现坚固而轻巧的外壳。
-
一文简要了解碳纤维预浸料及其组成材料的特性
碳纤维预浸料是指连续碳纤维、碳纤维织物或短切碳纤维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经过树脂基体浸渍形成的碳纤维/树脂基体的混合体,它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一种主要材料方式。
-
上犹玻纤合纵连横
2012年,确定以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工业首位产业;2013年,获批省级产业基地;2015年,获批国家级示范基地;2018年,龙头企业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元源新材”)点火投产……短短几年,上犹玻纤产业扶摇直上,走出了“散小乱差”的发展困局,链条企业数量由零散的6家迅速发展到130多家,集群产品种类突破100种,实现五级产业链全覆盖,产业集中度提升至50%,获评“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被省政府列为全省60个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
-
知名饮品连锁店纸吸管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浙江消保委曝光,生产商喊冤
此外,纸吸管的原材料除了原纸之外,还有胶水、油墨等其他原料,邵晨杰表示纸吸管其实不完全属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准确来说是属于复合材料,现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已经删除了“高锰酸钾消耗量”限量指标,未来(正式发布后)行业也会有新的参考。
-
碳纤维上浆剂的作用、分类以及与树脂的匹配
全球碳纤维上浆剂的发展,随着“以塑代钢”浪潮的进一步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不同的应用环境对上浆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耐温性、电磁屏蔽性、透波性、耐腐蚀性等,因此上浆剂必然会朝着高性能化、多功能化、针对具体树脂和具体应用环境的进一步细分化方向发展。
-
让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民用化” 东映碳材:解决“卡脖子”问题后,将着手研究降低成本
叶崇说,“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过程,就好比把米浆做成粉条再热加工的一个过程。只是这个‘粉条’比较小,仅头发的七分之一大。”在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整条生产线下来,需要进行开卷、氧化、碳化、热处理、电解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让沥青丝成为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
-
石墨烯聚氨酯复材以后会拥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墨烯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墨烯在连续聚合物基体相中分散均匀性、结合性和取向性与聚氨酯基体的界⾯作⽤。在制备过程中,扁平⽯墨烯⽚的重新团聚使得单⼀形式的分散变得困难,并且限制了可⽤表⾯与聚氨酯基体的有效相互作⽤,降低了增强效果。⽯墨烯在聚氨酯基体中的状态是横向、纵向等难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对⽯墨烯的改性,实现⽯墨烯在聚氨酯中的分散性、界⾯作⽤及与聚氨酯基团的结合性。
-
高效的”干纤维”技术可以带来更轻、更好的滑雪板
考虑到这些局限性,来自开姆尼茨理工大学的一个团队通过一种被称为干纤维放置的自动化技术的变化,制造了一个雪板原型。这涉及到将单个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从卷轴上拉下来,并围绕着一个木芯将它们直接铺设到雪板的形状中。随后将这些纤维层层叠加在一起时,会加入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