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
-
Adv. Funct. Mater. 闪电般编织:基于焦耳加热的石墨烯纤维单元自我组装
这项研究利用焦耳加热的优势,设计了一种连续合成石墨烯纤维的动态系统。短时间高温处理有利于获得优异结构,同时电流诱导的整齐排,能提升性能。理论分析给出了合成机理,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整体来说,该研究利用焦耳加热技术有效地合成了高性能石墨烯纤维。
-
复旦大学《Nat Commun》:连续低碳生产闪石墨烯
本研究开发的集成自动化系统和热解-FJH技术,实现了生物质闪蒸石墨烯的连续生产,并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优化生产过程,使用中等温度的生物质炭作为原料,避免了碳黑的添加,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所生产的闪蒸石墨烯具有高纯度和良好的应用性能,如优异的分散性、催化性能和太阳能吸收性能。这些成果不仅为生物质闪蒸石墨烯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减少碳排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闪光焦耳加热石墨烯新技术!
该技术利用高功率直流脉冲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快速而强烈的电阻加热,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修复LIG的拓扑缺陷。通过对LIG图案进行短时高温处理,称为F-LIG,研究人员成功地改善了其结晶度和电导率,并实现了对缺陷结构的修复。这一技术的出现为LIG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高性能电子器件和抗菌表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新材料产业“生根”,90 后博士返乡成“双一流” 高校硕导丨爱上河南的N个理由
在实验室里,赵楠正穿着一件白大褂,全神贯注地测试着产品的稳定性,他说,“我研究的材料主要以生物基石墨烯为主,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真的很有成就感。”
-
石墨烯取代沙子 制造更轻、更坚固的混凝土
节省沙子并不是唯一的好处。与使用普通骨料制成的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的重量减轻了 25%,韧性提高了 32%,峰值应变提高了 33%,抗压强度提高了 21%。但从另一方面看,其杨氏模量降低了 11%,而杨氏模量是衡量材料抗拉伸变形能力的指标。
-
只需4秒!废弃塑料制取超低成本的石墨烯和氢气
闪焦耳热刚被用于废塑料制取石墨烯时,他们只是观察到有大量挥发性气体出来,还不知道具体成分,只认为是小碳氢化合物和氢的混合物,但受限于当时气体成分分析设备没有明确下来。这次在在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的资助下,研究人员获得了分析气化内容物所需的设备。经过测试,他们发现这一过程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
-
毫秒焦耳热:50毫秒升到3000℃,已发多篇Nature和Science论文
赛因新材料推出2024款先进的脉冲电闪蒸焦耳热反应器,自动化控制各种放电参数,可以将克级原料在1秒内最高升温到4000℃,可以在3000℃内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可以毫秒控制放电达到3000℃热冲击,为广大材料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加热利器。
-
用废塑料制造氢气可以收回成本 莱斯大学研究发现石墨烯副产品抵消了“闪蒸”制氢成本
“当我们第一次发现闪蒸焦耳加热并将其用于将废塑料升级为石墨烯时,我们观察到大量挥发性气体产生并从反应器中喷出,”怀斯说。“我们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怀疑是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和氢气的混合物,但缺乏仪器来研究它们的确切成分。”
-
NETL 支持的技术将煤炭和煤炭废物转化为比钢强 200 倍的纳米材料
Universal Matter 是一家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设有研究设施的国际研发公司,通过合作协议获得了 NETL 煤炭加工项目的支持。该公司展示了一项名为闪速焦耳加热(FJH)的突破性石墨烯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包括煤炭和煤废料在内的碳质材料原料转化为高质量石墨烯。
-
莱斯大学:实验室用煤生产公斤级石墨烯
总之,PWM的实现增强了对FJH系统电容器组放电的控制。这允许在FG合成过程中控制加热剖面,使闪光能够围绕单个原料进行优化。一致性的提高,PWM允许自动化系统在石墨烯质量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执行连续闪光。此外,放大可以减少FJH过程中的电力需求。
-
1秒升到4000℃,闪蒸焦耳热开放实验室免费做实验啦
闪蒸焦耳热设备有各种加热功能,有各种适配粉末或薄膜的反应架。您只需要带上粉末或薄膜反应物,不管导电还是不导电,都可以直接进行闪蒸焦耳热实验。欢迎联系我们!
-
1秒最高升到4000℃,闪蒸焦耳热开放实验室免费做实验啦
为了使更多的研究人员了解和掌握这种闪蒸焦耳热技术,赛因新材料在北京和太原两地同时推出首家闪蒸焦耳热开放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闪蒸焦耳热反应器和各种不同的反应装置,并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大家可以通过焦耳热技术加热各种粉末、薄膜,制备各种新型纳米材料。
-
【会议展示】太原赛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特邀您参加2023第十届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
主要从事焦耳热设备的开发、集成和技术服务,提供脉冲电闪蒸反应器和脉冲焦耳热反应器,为新型纳米材料制备、固废处理、城市采矿、废塑料循环利用、废橡胶转变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等提供科研-小试-中试-生产整体解决方案。
-
利润潜力为莱斯实验室的塑料废物项目提供了希望 “闪焦耳”技术有效地将潜在的污染转化为有价值的纳米材料
“这次我们的结果真正有趣的是,我们能够制造出这些碳纳米管,其末端附有一些石墨烯,”Wyss 说。“你可以把这种新型混合纳米材料的结构想象成类似于豆芽或棒棒糖。这些通常很难制作,而我们能够用废塑料制作它们这一事实真的很特别。”
-
AM: 废塑料转化为混合碳纳米材料
在纳米复合材料中,F1DM优于商业的碳纳米管。与当前的1D材料合成策略相比,FJH合成的累计能源需求减少了86–92%,全球变暖进程减少了92–94%。该工作表明,FJH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高且可持续的途径,其可以将废塑料转化为有价值的1D石墨材料和混合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