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
安徽瑞氢取得石墨烯掺杂碳载体铂碳催化剂材料专利
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墨烯掺杂碳载体铂碳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氢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8136869 B,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
王炯/ 王鑫Angew:还原氧化石墨烯中氧化磷稳定高价分子钴位以增强析氧催化
在本研究中,磷(P)原子被掺杂到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中,以连接分子Co2+乙酰丙酮,合成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分子催化剂。
-
【CCL文章推荐】东莞理工学院王彪课题组:采用固定电势法探究氮掺石墨烯负载金属单原子在NRR中的电催化性能
在这项研究中,为了克服传统电中性方法的局限性,团队运用固定电势法评估了氮掺石墨烯负载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M1/N-graphene, M1 = Mo、W、Fe、Re、Ni、Co、V、Cr)在NRR中的电催化性能。
-
J. Catal.:FeNi纳米粒子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析氧的持久电催化剂
混合催化剂由激光生成的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的 Fe50Ni50 纳米粒子(FeNi NPs)组成,并沉积在镍泡沫基底上生长的镍铁层双氢氧化物(FeNi LDH)上。制备的FeNi-rGO/FeNi/Ni泡沫混合催化剂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仅需要234 mV的过电位,比在镍泡沫基底上测试的商用RuO2催化剂低37 mV。此外,这种混合催化剂非常坚固耐用;它能经受10,000次加速老化循环,并能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运行1,300小时以上而不出现性能衰减。
-
Light | 激光固相合成:石墨烯包裹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定制化制备
该团队将激光诱导石墨烯(Laser-induced graphene,LIG)浸没在五种金属前驱体盐混合溶液中,干燥后固态金属前驱体吸附在3D多孔石墨烯结构上,经过激光辐照制备出具有尺寸均匀、无相分离, 石墨烯层包裹特殊结构的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同时,以碳纸为支撑物,直接制备出负载型纳米颗粒自支撑催化电极。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申请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专利,具有制备尺寸均匀且活性高的催化剂颗粒的效果
所述的催化剂包括铁系金属元素、碲元素和石墨烯,其中所述的铁系金属元素的摩尔含量为85~98%,所述的碲元素的摩尔含量为1‑5%,所述的石墨烯的碳摩尔含量为1~10%,所述的催化剂的颗粒的尺寸为10~40nm;本申请的方案具有利用铁系金属元素与VI族碲元素制备尺寸均匀且活性高的催化剂颗粒,并分布于石墨烯载体表面,利用石墨烯超高的比表面积使催化剂颗粒与其形成较强的结合力,并且氧化石墨在水热还原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可阻止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金属颗粒团聚,并使其在裂解反应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熔并的优点。
-
CCS Chem.:溶液腐蚀!制备非晶态 NiFe(OH)x/Fe/石墨烯双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
这项研究不仅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催化剂设计,该设计将原位 Fe 金属粉末加入 OER 活性催化剂中以生成 HER 活性位点以实现双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工业应用的高性能电催化剂的途径。
-
新疆理化所在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与新污染物处理领域获新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备的PET/CoFe₂O₄/GO复合织物具有优越的抑菌活性和化学稳定性,且支持多次重复使用。此外,在不改变PET织物原有结晶度、不影响PET织物纤维质量的前提下,CoFe₂O₄/GO涂层与PET织物基底层建立了良好的接触界面,并提升了PET织物的固有机械强度。
-
“凝共识 聚众智 谋远景” 共同推进绿色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人居环境质量专业委员会在河北省新众业空调博物馆举办,以“凝共识 聚众智 谋远景”为主题,通过专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深入研讨了新风净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问题并分享前沿技术成果。
-
山东沃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北京市公共厕所企业协会会议
会上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增强光触媒系列产品,包括风机盘管回风口/送风口用除醛净味消毒模组,还有组控机组用除醛净味消毒模组、暗装吊顶式除醛净味消毒产品、可移动式除醛净味消毒产品等高效净味消毒装置。这些产品广泛适用于医院、养老院、宠物医院、健身房等各类场所,充分展示了石墨烯增强光触媒技术的广泛应用潜力。
-
日本京都大学Nat.Commun.:一种强给电子石墨烯纳米带催化剂的电化学表面合成
作者开发了一种表面电化学技术,该技术利用双电层上不对称前驱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强电场限制在液固界面。作者成功地证明了在<80°C的温度下,在不分解官能团的情况下,在电极上逐层生长强电子供体GNR。
-
安徽大学/中科院太原煤化所AFM:柔性锌空气电池的石墨烯层和活性位点协同调谐
本文描述了一种协同减薄石墨烯层和构建催化位点的方法,通过多层石墨烯或其衍生物的蒸汽插层来创建优越的双功能氧催化剂。合成的1-2层石墨烯负载的FeN4和FeCo活性位点的小片尺寸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和进化反应的可逆活性,总过电位低至0.648 V。
-
戴黎明院士,最新AM!
这篇综述及时概述了C-MFECs开发的最新进展,涉及材料合成、理论进展、潜在应用、挑战和未来方向。
-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山东大学JEC:理论设计石墨烯/电子化合物异质结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提升硫还原反应催化活性
该工作构建了石墨烯/电子化合物异质结作为单原子催化剂的载体,用于调节单原子的SRR催化活性。电子化合物表面的电子云转移至石墨烯,然后传递到金属单原子,影响金属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与锂硫分子的结合强度。通过计算吸附能、吉布斯自由能、过电势和Li2S分解势垒,进一步揭示了电子化合物对单原子催化锂硫反应的促进作用。同时构建相应的描述符用以阐明高催化活性的来源。这一研究为锂硫电池电催化剂的理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石墨烯增强光触媒技术受瞩目,北京御圣堂中医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参观山东沃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是GPHI石墨烯增强光触媒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界面效应,这种效应显著提升了光催化效率,使得甲醛、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分解更为彻底,细菌和病毒的消除也更为高效。而IFD高压静电技术则通过负离子与空气分子的互动,对细小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