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与会嘉宾共话“纺织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原军事科学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教授施楣梧、浙江大学教授高超、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分别作了题为《染料智能分子工程》《基于多纤维协同效应的高性价比阻燃面料研发》《石墨烯纤维结构功能一体化探索》《纤维与光热调控》的报告。

    2023年10月21日
    42600
  • 上海微系统所在300 mm SOI晶圆制造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团队基于集成电路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300 mm SOI研发平台,依次解决了300 mm RF-SOI晶圆所需的低氧高阻晶体制备、低应力高电阻率多晶硅薄膜沉积、非接触式平坦化等诸多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国内300mm SOI制造技术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2023年10月20日
    43900
  • 2023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创新应用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探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前景。2023年10月17日,由中国粉体网旗下粉体公开课平台举办的“2023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创新应用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四川大学的王延青研究员、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的丁陈蔓应用工程师和天津大学的沙军威副教授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了精彩的报告。

    2023年10月18日 科研进展
    47100
  • 濯清涟而不妖(静谧液面上的“出水青莲”)

    刘津欣聚焦于石墨烯在液态表面的特殊生长行为,介绍并深入讨论了石墨烯在液体表面的可控生长、蚀刻、自组装和输送过程的进展。

    2023年10月14日
    43200
  • 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Carbon》:具备独特“石墨烯化”结构的超高导电柔性碳薄膜

    文中详细阐述了独特的“高温石墨烯化”机理,并利用一系列的纳米结构表征充分验证了该纳米材料平面内无晶格缺陷,面间无伯纳尔型石墨堆叠次序的核心特点。由该纳米材料制备的柔性薄膜具有目前已有研究报导中最高的电磁屏蔽性能 > 70000 dB cm2g-1并可大规模商业化制备,该研究为未来高导电材料的缺陷调控和石墨化机制的深入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23年10月9日 科研进展
    55300
  • Nano Res.[器件]│台国安教授课题组:硼烯-石墨烯异质结的制备及其高效宽带光电探测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台国安教授课题组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成功原位制备出硼烯-石墨烯异质结,首次构筑了硼烯-石墨烯异质结(B/Gr)基宽波段光电探测器,展示出其在光电探测器件上的应用潜力。

    2023年10月8日 科研进展
    51500
  • (纯计算)美国普渡大学Phys. Rev. B: 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

    研究发现,在室温下,热导率在10 μm体系尺寸时达到饱和,并收敛到1300 W/(m K),这低于金刚石的热导率。这表明四声子散射对总热阻的贡献率为57%,并成为三声子散射的主要声子散射机制。相反,由于弯曲声子的动量守恒正常过程,考虑三声子散射只产生高于金刚石的值和随尺寸而发散。

    2023年10月6日 科研进展
    51200
  • 新学期第一讲——陈皓教授学术报告

    他从传统能源面临的发展瓶颈,新能源研究与应用的方兴未艾及我国的“双碳战略”开篇,从他的研究背景、石墨烯构建超薄锂金属负极、石墨烯组装调控电极扩散及铝-石墨烯电池材料设计等方面娓娓道来,为大家做了一场非常精彩报告,可见陈教授的专业水平与研究功底。

    2023年9月26日
    55600
  • 电化学传感中的 Gii-Sens 电极

    作为一种新型三维石墨烯,Gii™ 的特性使其成为在 PIDA 技术中整合硼酸受体和氧化还原活性分子(如 NHG)的绝佳平台。NHG 会在 Gii-Sens™ 电极上自发形成聚合物,使传感器成为固态,无需使用溶液型氧化还原介质。与现有的传感材料相比,Gii-Sens™ 的高表面积可将灵敏度和再现性提高 10 倍以上,其性能始终优于贵金属替代品。

    2023年9月26日
    24300
  • “引领”的背后,他们曾一波三折

    苦尽甘来。2019年9月,陈辉作为第一作者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并迅速“出圈”。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可按需定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小的“石墨烯折纸”。

    2023年9月26日
    53000
  • 未来之星 | 轻质柔性石墨烯天线技术研究

    本报告阐述了一种基于宏观石墨烯的轻质柔性天线技术,提出了可以用作高性能天线设计的材料电导率标准,实现了金属替代。相比于铜基天线,在保证电性能的基础上,石墨烯天线具有轻量化、可折叠、高导热、耐腐蚀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可为未来雷达天线系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科研进展 2023年9月23日
    63900
  • Angew. Chem. :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片管理碘化铅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在此研究中,设计的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片实现了缺陷去除和晶体稳定两方面的功能。该石墨烯纳米片的处理不仅使钙钛矿薄膜更加均匀,而且减少了非辐射复合中心。瞬态表面光电压测量研究了纳米片引起的载流子动力学,揭示了钙钛矿薄膜中的电荷分离机制:促进钙钛矿/电子传输材料界面中的电子提取,并诱导了更顺畅的空穴传输。

    2023年9月23日
    52300
  • Nat. Commun.:利用场效应动态调节石墨烯界面上的摩擦

    有鉴于此,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Rosa M. Espinosa-Marzal等研究了在外加电场影响下单层石墨烯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端之间的摩擦。虽然大多数系统的主要效果是静电可控的粘附性,但石墨烯与半导体针尖接触时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增强和高度可调的摩擦。本文在考虑粘滑行为、电子-声子耦合和粘性电子流的基本摩擦耗散机制的背景下讨论了这种现象的起源。

    2023年9月22日 科研进展
    52300
  • 一种新型”金属”二维材料:钼烯的能力超越了石墨烯

    研究人员利用微波将硫化钼(MoS2)和石墨烯的混合物在约 3000 摄氏度的高温下加热至炽热状态,从而创造出了这种新型二维材料。在微波电场驱动的反应中,形成了细枝状的毛发结构,也被称为”须”,其中可以找到锥形的钼层。

    2023年9月22日 科研进展
    60800
  • 微电子学院张嘉炜、宋爱民团队在高峰谷比的石墨烯共振隧穿二极管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遵循了该器件设计规则、遏制了边缘掺杂效应之后,本文制备的石墨烯共振隧穿二极管在室温下峰谷比高达14.9,为以往报道结果的至少3.8倍。该结果将有助于开发基于石墨烯室温量子器件的超高频振荡器等。

    科研进展 2023年9月21日
    532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