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Nano Res.[碳]│天津大学封伟团队综述:碳基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材料

    本综述首先介绍了导热、隔热、电磁波吸收和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对四种功能集成的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及性能进行了总结,同时分别针对四种功能集成材料设计的冲突点、制备策略和功能特性展开了讨论。最后,论文提出了热管理和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碳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同时还展望了新型多功能热管理与电磁防护材料的发展前景。

    2023年12月6日
    60100
  • 首次!石英衬底上直接图案化多层石墨烯薄膜

    在石墨烯薄膜制备工艺方面,由于ONCS的凝胶状态,可以轻易地通过刮涂与旋涂等方式获得均匀的前驱体薄膜。相对于传统聚合物碳源,此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有机溶剂的使用。在石墨烯的生长机制方面,在煅烧过程中,由于纳米固体碳源提供均匀的成核位点以及裂解液体碳源产生的自由碳原子提供了均匀的石墨烯生长,使得ONCS可以在无催化剂情况下,实现石英衬底上均匀且可控的多层石墨烯生长。

    2023年12月5日 科研进展
    46700
  • 基于二维材料的印刷式晶体管

    制备基于二维材料的印刷式晶体管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溶液处理法、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机械外延法。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例如,溶液处理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而机械剥离法则适用于研究和实验室规模的应用。基于二维材料的印刷式晶体管不仅具有高度可控的薄膜制备优势,还具有卓越的电子性能,包括高电导率、低功耗和柔性性质。

    2023年12月2日
    399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重点专项“晶圆级石墨烯单晶与高速光通信器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彭海琳教授在启动会上回顾了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梳理了项目的任务分解、责任分工、时间进度和节点安排,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四位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于庆凯研究员,北京大学材料学院的林立研究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尹建波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的俞滨教授)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题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专家组对项目和各课题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审阅了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经过与项目负责人和各课题负责人质询及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2023年12月2日
    43800
  • 钱伟长讲坛第72讲《石墨烯及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顺利开讲

    在讲座中,成会明教授从石墨烯的发现讲起,借从胶带上撕出来的石墨烯的故事,探讨了科学发现的必然与偶然,表现出了学科交叉的意义所在。接着,成会明教授介绍了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在制备方面,成会明教授的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常压CVD来合成单晶石墨烯颗粒和大薄膜的方法;其次,还开发了一种绿色电化学剥离工艺,以生产高质量、大量的氧化石墨烯;此外还介绍了一种模板导向CVD。

    2023年12月1日 科研进展
    22100
  • 郑州大学《Small》:综述!垂直石墨烯的制备、结构工程及新兴能源应用研究进展!

    为了获得更好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和更高的电化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片已成为比其他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纳米管、随机分布的石墨烯和类石墨烯粉末)更有前途的候选材料。本综述对 VG 的制备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分为溶液法和真空法。

    2023年11月29日
    51600
  • 普渡大学最新研究对石墨烯最佳热导体的地位提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的实验误差相对较小,而石墨烯目前还没有足够精确的实验测量。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多层材料中,四声子的相空间比单层要小,导致散射不强。未来需要理论和实验共同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

    2023年11月29日 科研进展
    42100
  • ​意大利技术研究所Camilla Coletti等–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高灵敏度霍尔传感器

    在这项工作中,本研究展示了通过采用单层单晶化学气相沉积(CVD)石墨烯阵列制造的高灵敏度和可扩展的霍尔传感器。

    2023年11月28日
    40700
  • 祝贺上海在石墨烯材料应用领域新增两名科学院院士和一名外籍院士!

    上海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增加两名科学院院士和一名外籍院士,三位科学家均对石墨烯及其它先进碳材料的高端应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也是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张荻教授、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张久俊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祝贺三位院士!

    科研进展 2023年11月27日
    53100
  • 从深圳走出的“95后天才”曹原,有了新动向!

    据UCB官网介绍,曹原的研究方向为低维材料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以及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超材料和微机电系统(MEMS)在内的跨学科方法来设计这些性能并为它们找到应用。曹原现招收二维材料、低温电输运、纳米光子学、超材料、MEMS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2023年11月26日
    44100
  • 嘉庚创新实验室访问学者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诺沃肖洛夫院士与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签署正式协议,以“荣誉杰出教授”身份加盟协同创新中心,开启了自己的“厦大之旅”。同年,厦门大学成立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由诺沃肖洛夫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016年,厦门大学正式敦聘诺沃肖诺夫院士为“名誉教授”(终身荣誉),启动厦门大学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建设(即嘉庚创新实验室前身)。在嘉庚创新实验室成立前期,诺沃肖诺夫院士亲自参与了实验室研发基地能源材料大楼的设计。

    2023年11月26日
    38000
  • 欧米伽书评|Nat. Commun. |氧化石墨烯纳米通道的限制变形研究

    该工作使用葡萄糖(Glc)作为GO的化学转化剂,采用真空过滤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纳米限制能力的层压体,在反渗透体系下(加压)研究了纳米通道的孔壁和内部化学对纳米限制的影响以及纳米限制对水和离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GO纳米片的层间距大小和通道变形行为受GO的还原和Glc分子的插层作用影响。本文使用的Glc改性剂不具有唯一性,上述研究结果对构建受限纳米通道的纳米通道膜具有显著意义。

    2023年11月25日 科研进展
    41400
  • 北京大学等《Nat Commun》:Janus掺杂双层石墨烯增强铜防腐性能

    双层石墨烯之所以具有如此优异的防腐性能,是因为它具有非同一般的金纳斯掺杂效应,其中重度掺杂的底层与铜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限制了界面扩散,而近乎电荷中性的顶层则表现为惰性,减轻了电化学腐蚀。我们的研究可能会拓展铜在各种极端工作条件下的应用场景。

    2023年11月21日 科研进展
    47400
  • 高超教授应邀参加“传道经纬:科学家的故事”北大街100号 UAL 系列讲座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讲座题目为“发现、发明、发展:石墨烯与未来文明浅谈”,由汪芳老师主持。

    2023年11月20日
    66100
  •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Adv Fiber Mater综述—多功能纳米复合纤维:“组合拳”打出大用途!

    系统阐述了多功能纳米复合纤维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文章重点介绍了高分子基纳米复合纤维的六大功能:高力学强度、电磁屏蔽与阻燃、导电导热性、远红外/负离子发生与发电、能源储存、湿度及化学传感;总结了不同功能纤维的设计思路、制备方法和应用场景,提出了现有纳米复合纤维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3年11月20日 科研进展
    452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