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Go to Go 2023”第七届氧化石墨烯论坛 在太原顺利召开
与会专家共同聚焦国家战略,研讨前沿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发展,对氧化石墨烯领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发展道路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论坛同期确认“Go to GO”第八届氧化石墨烯论坛将在大连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忠帅研究员接过接力棒。不负殷切期待,担当青春使命,感谢所有为会议付出的志愿者。
-
飞秒激光高效制备三维石墨烯,上海光机所研究新突破
该研究表明,短脉冲激光可用于高效制备三维石墨烯,并实现了内部微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对微观层面的光热转换、热质输运等限域调控规律。此外,基于激光制备多孔石墨烯的微观可控和优异的热学特性,有望拓展其在包括航空航天领域在内的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
江苏大学许晖教授“Adv. Energy Mater.”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铁原子电化学还原CO2
本研究已经证明了分散在氮掺杂石墨烯上的低含量原子Fe,用于在0.1 m KHCO3中将CO2高效还原为CO的活性。详细的结构表征,包括HRTEM,HAADF-STEM,和EDS揭示了氮掺杂的石墨烯衬底上的Fe原子的均匀分散。
-
多层石墨烯/真空/α-MoO₃/真空异质结构间近场辐射传热的激元耦合
该工作研究表明,当真空间隙较小时(d0< 50 nm),在石墨烯/α-MoO3 周期性异质结构中加入真空层会抑制近场辐射换热,而当真空间隙较大时,真空层则会增强近场辐射换热。上述现象可以归因于表面等离激元和双曲声子激元的耦合情况不同。此外,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石墨烯化学势、真空层厚度和 α-MoO3 层厚度对耦合激元以及近场辐射换热作用和影响规律。
-
研究前沿:浙江大学顾臻/徐凯臣Nature Electronics | 激光诱导石墨烯
低温气氛增强了有缺陷的多孔石墨烯和水凝胶内的结晶水之间的界面结合。利用水凝胶作为能量耗散界面和平面外电路径,可以在激光诱导石墨烯LIG中,诱导连续偏转的裂纹,增强了固有拉伸性的五倍以上。该项方法,有望创建用于皮肤监测的多功能可穿戴传感器和用于体内检测的心脏贴片。
-
Rare Metals 江苏师范大学王庆红:垂直生长于石墨烯上的富缺陷结构MoS2纳米片用于高效钠存储
1.垂直生长的MoS2纳米片缩短了Na+的传输路径;2.富缺陷结构提供更多活性位点,有助于Na+的存储。
-
北京大学马仁敏教授团队 Nature:基于扭曲光子石墨烯晶格中的光学平带的Moiré纳米激光器阵列
该研究提出并展示了基于扭曲光子石墨烯晶格中的光学平带的Moiré纳米激光器阵列,其中实现了从单个纳米腔到可重构纳米腔阵列的相干纳米化。
-
物理化学学报 | 北京大学尹建波团队:耦合蝶形天线的石墨烯室温太赫兹探测器
本文报道了一种天线/栅极一体化的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该探测器的核心设计是:利用蝶形天线将入射太赫兹光场缩减至< 1 μm的天线间隙区域,以增强太赫兹波的吸收;同时将天线的两极作为器件的两个栅极,在石墨烯中调控出pn结,使天线间隙区同时成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区。通过同步增加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及分离效率,在室温下实现了对太赫兹的高效探测,在2.7 THz处探测的噪声等效功率达到1 nW·Hz−1/2量级,且该设计具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及可集成潜力,有望成为室温太赫兹探测的解决方案。
-
SCMs|氧化石墨烯包埋普鲁士蓝复合物的高效电容去离子和水消毒研究
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同时实现电容脱盐和除菌,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李鹏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聚苯胺/普鲁士蓝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类法拉第电极用于电容去离子和水消毒应用。
-
研究人员成功在柔性石墨烯基板上生长 GaN microLED 阵列
研究人员使用金属有机气相外延在覆盖有微图案 SiO2 掩模的石墨烯层(生长在蓝宝石基板上)上生长 GaN 微盘。然后将微盘加工成 micro-LED,并成功转移到可弯曲基板上。
-
Chem. Rev.:柔性电子中二维材料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作者全面回顾了使用2D材料开发柔性电子设备的进展。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柔性应用的材料、可扩展材料生产和器件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各种柔性和可穿戴电子应用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最后,作者讨论了该领域的机遇、当前的挑战、潜在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基于石墨烯/α-MoO3/SiC塔姆等离子体结构的高灵敏度完美吸收
GMS是一种典型的高-低-高折射率分布的结构。电场分布如图2 (a)右侧所示,其中能量主要集中在各向异性绝缘介质α-MoO3和石墨烯层。图2 (b)中,GMS结构在谐振波长12.68 μm处具有较宽的吸收带。由于α-MoO3的各向异性,光在GMS结构中沿α-MoO3不同轴向的传播是不同的,如图2(c)、2(d)和2(e)所示。光沿不同轴向传播对共振波长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结构的吸收效率。
-
扬工院化学工程学院: 推进科教融汇 鼓励师生创新
该院还在石墨烯生物膜材料、化工企业污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曼彻斯特大学《Carbon》:高导电丝网印刷石墨烯油墨的可持续方法,用于无线RFID传感应用
研究报告了一种通过回收纤维素溶剂制备高导电丝网印刷石墨烯油墨的可持续方法。该油墨循环使用烯丙基(Cyrene)溶剂,生产出高浓度、高导电性的石墨烯油墨,解决了石墨烯油墨因纤维素溶剂成本高昂而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