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Environmental Research》综述:通过闪蒸焦耳热将不同废料转化为石墨烯的最新进展

    本文详细探讨了FJH技术的基本原理、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的进展,以及过去四年中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文章还讨论了FJH技术在不同应用中的潜力,包括混凝土生产、水净化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并分析了FJH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

    2025年2月11日
    26300
  • 黑龙江大学付宏刚团队 | 石墨烯基底上限域合成类团簇状氮化钼用于高效深度氧化脱硫

    该工作成功制备了一种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的类团簇状 Mo2N 催化剂,它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 ODS 催化剂。Mo2N/rGO-A 催化剂结合了小尺寸 Mo2N 和石墨烯载体的优点,暴露了丰富的可接近的表面活性位点,可以很容易地激活 H2O2 氧化剂并形成活性 Mo2N-过氧化物中间体,进而表现出优异的 ODS 性能。这项研究对设计高效、稳定的小尺寸钼基 ODS 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2月11日 科研进展
    7700
  • 大连化物所吴忠帅JEC!钠金属电池寿命大跃升!铟原子修饰石墨烯,抑制枝晶,超稳定循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巧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原子铟装饰石墨烯(In/G)材料,为钠金属电池提供了一种无枝晶的阳极解决方案。借助高氧化态的 In-O-C 配位结构和均匀分布的亲钠位点,In/G 材料能够促进钠在电极表面的均匀成核和平面生长,从而有效抑制钠枝晶的生长。

    2025年2月11日 科研进展
    8100
  • 英国拉夫堡大学刘艺团队《AFM》发表突破性研究:从绿色材料到柔性超灵敏智能温控——月桂酸多功能传感器的创新之路

    拉夫堡大学刘艺副教授团队,联合帝国理工学院,华威大学及南安普顿大学学者等,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月桂酸(Lauric Acid)和石墨烯纳米片(GNP)的弹性复合材料薄膜。该柔性传感器不仅能够在人体体温变化范围内精准响应,还具备自调节加热与被动冷却的双重功能,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年2月11日 科研进展
    8700
  • Angew. Chem.:通过垂直表面功能化实现可控的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界面

    该工作在纳米尺度上系统地调节了异质结的层间距离,从实验和理论角度证明了通过功能化底层材料灵活控制异质结界面的可行性。该策略不仅适用于半导体/金属界面,还可扩展到其他异质结界面的调控,为定制和改善相应器件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25年2月10日 科研进展
    8400
  • 激光诱导石墨烯作为机器学习辅助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嵌入式传感器

    通过商业蓝色激光雕刻机照射后的软木基板上的LIG的属性,其特征评估其作为传感元件的可行性。然后研究合成的LIGs的形态、石墨化质量和电性能,以找到在石墨化质量和LIG几何形状之间提供良好平衡的激光参数。随后,软木基板上的LIG嵌入到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以证明其在落锤冲击试验中的损伤传感能力,用于内部损伤检测和损伤面积估计,并对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结果进行验证。

    2025年2月9日 科研进展
    7400
  • 《Appl. Surf. Sci.》|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NiFe/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辐照缺陷演化机制研究

    该研究建立了具有石墨烯界面的NiGr模型,并创建了具有不同Ni-Fe原子比的FeNiGr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SA的抗辐照性能及其机制。通过级联碰撞模拟了在实际条件下晶格原子的迁移,以研究辐照诱导缺陷的消除和重组机制。采用缺陷插入方法模拟了大量缺陷的演化,以研究长期辐照下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进行了能量计算,以解释抗辐照性能的机制。

    2025年2月8日 科研进展
    12700
  • 西北工业大学Acta Materialia!石墨烯薄膜在CoCrNi/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作用的原子级洞察

    本研究通过原子级模拟,深入探讨了石墨烯薄膜在CoCrNi/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揭示了其在位错成核和界面行为中的关键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引入不仅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还通过影响位错的成核和传播行为,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特别是,界面结构的复杂性和石墨烯的扭转角度对位错行为的影响,强调了在设计新型复合材料时考虑微观结构的重要性。此外,研究还指出,石墨烯的尺寸和形状对位错传播的影响,提供了在未来材料设计中优化石墨烯增强效果的潜在方向。

    2025年2月7日 科研进展
    7100
  • 亚历山大大学《ENVIRON RES‌‌》:综述!通过闪焦耳热将不同废料转化为石墨烯的最新进展

    本文,亚历山大大学Mohamed Hosny等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FJH石墨烯的基本原理、自动化以及过去四年中该工艺的扩展情况,该工艺的目标是每天生产100吨石墨烯。文章讨论了FG的各种表征技术、FG 与传统石墨烯相比的优势,以及 FJH 所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

    2025年2月6日
    30200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Adv. Funct. Mater.: 基于氟化扭转双层石墨烯的二维共价莫尔超晶格

    该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证明氟化促进了扭转双层石墨烯中相邻石墨烯层碳原子间化学键的形成。氟化过程从AB/BA堆叠区域开始,最终扩展到整个表面。在氟化扭转双层石墨烯(F-TBG)中,维持莫尔结构的相互作用变为共价键而非范德华力。与vdW莫尔材料相比,这种新型莫尔化学化合物在其电子结构中表现出显著更强的莫尔调制,导致能谱中出现大量平带。

    2025年2月5日 科研进展
    9200
  • Empa 青年科学家奖学金: 青年研究员揭示量子分子的奥秘

    她打算将纳米石墨烯分子与所谓的发色团(一种能发光的分子)结合起来。如果纳米石墨烯的自旋发生变化,发色团的光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在没有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测量光。该研究人员最近因其项目获得了为期两年的 Empa 青年科学家奖学金。

    科研进展 2025年2月5日
    6000
  • Angew. Chem. :近平衡条件下SiC(0001)表面独特的石墨烯形核机制

    发现在衬底表面碳前驱体浓度较均匀的条件下,石墨烯倾向于在台阶表面形核,而实验中普遍观察到的台阶边缘成核应是由台阶边缘处的局部碳前驱体浓度较高导致的。结合进一步的计算,文章提出可通过近平衡生长环境实现碳浓度在衬底表面的均匀分布,避免台阶聚束,实现在SiC(0001)衬底表面生长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

    2025年2月5日
    9800
  • 更便宜、更准确的 DNA 测序

    它是如何工作的?这种 DNA 测序方法(确定 DNA 中核苷酸的序列)对核苷酸的电子特性非常敏感。DNA 由四个核苷酸组成,缩写为 ACGT。如果 DNA 字符串在石墨烯之间通过,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将使我们能够通过特定核苷酸通过时的电流强度来识别每个独立的核苷酸。这样就可以进行 DNA 测序。

    2025年2月4日
    9000
  • 氧化石墨烯光致变质难以解决?光还原才是“罪魁祸首”

    在过氧化氢存在的环境下,由羟基自由基主导的间接光解通过引起GO破碎和降解对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而该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早期阶段,光还原是产生多孔还原GO(PrGO)的主要反应。然后过氧化氢将PrGO分解成碎片,最终,碎片化的GO被•OH自由基转化为CO2。早期光还原过程中多孔结构的产生是后续光降解的关键前提,而没有多孔结构的GO薄片不能被过氧化氢和•OH破碎降解。

    2025年2月4日
    10100
  • 氧化石墨烯涂层促进玉米幼苗生长

    结果表明,GO 种衣剂显著改善了玉米幼苗的生长,总根长明显增加。在经过 GO 处理的秧苗中观察到的根系发育增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得到了改善。GO 的理化特性还可能影响促进生长的植物信号通路。有趣的是,虽然根系发育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植株高度却相对保持不变,这表明根系在早期幼苗培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研进展 2025年2月3日
    20000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